光唇鱼苗规模化培育的陆基圈桶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 赣州市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光唇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202101125094);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光唇鱼引种驯化与示范推广》 (2024yyztg -01)
郭婧等
光唇鱼 ( 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 俗称石斑鱼, 属鲤形目、 鲤科、 鲃亚科、 光唇鱼属鱼类 。 近几年来, 大宗淡水鱼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养殖效益一直不佳, 而光唇鱼等特色溪流性鱼类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而备受养殖户青睐, 光唇鱼养殖业快速兴起, 导致光唇鱼苗种需求大量增加。 目前, 光唇鱼苗种培育方式主要是池塘培育和水泥池培育 , 尚未见关于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培育技术方面的报道。 为探讨光唇鱼苗种培育新模式, 解决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规模化培育技术, 保障光唇鱼养殖所需的大量种苗问题, 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联合崇义县光唇鱼养殖有限公司、 崇义县长龙镇广猷石斑鱼繁育基地等单位共同开展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规模化培育技术研究与试验,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就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供同行参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327a9956b0356a311bc139ea1f9a17.jpg)
1 场地条件
1. 1 场地环境
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培育基地应选择在当地政府规划的可养区内, 具有与培育规模相匹配的荒山或者荒地, 有设施农用地手续。 场区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对养殖环境构成危害的污染源, 交通通讯便利,电力供应有保障。
1. 2 水源水质
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培育基地要求水源条件良好, 最好为溪河水。 水源供应点与设置圈桶的培育基地有一定的落差, 便于圈桶养殖用水能够实现自流。水量充足, 能够满足苗种培育所需水量。 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其中水温 4 ~30℃, 悬浮物≤5 mg/ L、 溶解氧≥7 mg/ L、 pH 值 8. 0~9. 0、 化学需氧量≤8 mg/ L、 五日生化需氧量≤2mg/ L、 总锌≤0. 002 mg/ L、 总铜≤0. 004 mg/ L、 总磷(以 P 计) ≤0. 05 mg/ L、 总氮 (以 N 计) ≤0. 5 mg/L、 硫化物≤0. 01 mg/ L、 总余氯≤0. 005 mg/ L,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不得检出。
2 圈桶结构及其配套设施
2. 1 圈桶结构
陆基圈桶一般由镀锌管和帆布或者镀锌铁皮和帆布做成。 镀锌管直径为 33 mm 和 25 mm, 主框架镀锌管直径为 33 mm, 支架镀锌管直径为 25 mm。 镀锌铁皮厚度 0. 8 ~1. 0 mm, 呈波纹状, 用铆钉焊接成所需直径和高度的圈桶。 帆布厚度为 1. 0 mm。 圈桶上部分为圆柱体, 直径 6. 0 ~ 8. 0 m, 高度 1. 2 ~ 1. 5 m,底部圆锥体, 由四周向底部中间倾斜, 坡比 1∶10 ~1∶8。 圆锥体的最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排污 (水) 口。 圈桶设置在经平整的土地上, 圈桶的圆锥体部分位于地面之下, 先用机械或人工根据设计好的坡度开挖锅底型的椎体部分, 锥形底开挖好后经平整再垫上毛毯,以防砾石或尖锐物品刺破帆布。
2. 2 配套设施
圈桶的配套设施主要有进水和排水系统、 增氧系统、 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等。
2. 2. 1 进水和排水系统
进水系统主要有沉淀池、 总进水管、 进水分管、进水支管等。 沉淀池建在水源处, 水泥池、 圆柱体圈桶或者长方体帆布池均可, 蓄水量一般为 50 ~ 100m 3 。 总进水管为直径 200 ~ 300 mm 的 PE 管, 从沉淀池一直连接到培育基地。 进水分管为直径 110 ~ 160mm 的 PVC 管, 视培育圈桶的布局和数量分数路, 一端与总进水管相连接, 另一端与进水支管相连接。 各圈桶分支进水管为直径 33 mm 或 25 mm 的 PVC 管,一端与进水分管连接, 另一端位于圈桶的上方, 并安装一个阀门或者水龙头, 采取斜切 (30° ~ 60°夹角)方式入水。 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分管和排水总管 (或排水沟) 组成。 排水分管为直径 50 ~ 75 mm 的 PVC管, 从圈桶圆锥体底部向圈桶外排水总管处延伸, 靠近排水总管 (排水沟) 一端连接有可控制圈桶水位高低的水位控制管。 排水总管为直径为 200 mm 的PVC 管, 如果是排水沟, 采取砖砌或水泥现浇明沟的形式, 上面盖上活动盖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912bc4393edb8c3f6d9a01dad5894b.jpg)
2. 2. 2 增氧系统
增氧系统有罗茨鼓风机、 PVC 管和纳米增氧盘等组成。
2. 2. 3 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一般采取 “三池二坝” 的方式对苗种培育尾水进行处理, 即养殖尾水通过 “沉淀池 - 过滤坝 - 曝气池 - 过滤坝 - 生态净化池” 的程序进行处理, 使之达标排放。
3 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
3. 1 圈桶清洗与水体消毒
苗种放养前先对培育圈桶进行清洗, 清洗完后放水至正常水位, 检查是否渗漏, 如有渗漏需及时处置。 确定圈桶不渗漏后加水至 50 ~ 80 cm, 用聚维酮碘 (有效碘: 10%) 溶液泼洒消毒, 用量为 45 ~ 75mg/ m 3 。
3. 2 鱼苗放养
选择晴好天气, 将在室内培育池培育至可以平游的光唇鱼水花苗用塑料桶 (箱) 带水转移至圈桶进行室外培育。 注意室内外水体温差不能超过 2℃, 如温差超过 2℃, 需进行调温。 水花鱼苗的放养密度宜控制在 2000 ~2400 尾/ m 3 水体。
3. 3 饲料投喂
刚入圈桶的光唇鱼水花鱼苗投喂丰年虫和粗蛋白含量 50%以上的粉状饲料, 按照每万尾每次丰年虫 5g、 粉料 5 g, 每天投喂3 次连续投喂10 d 后改为全部投喂粉状饲料, 约 10 ~15 d 后, 鱼苗全长达到 2 cm,此时换成破碎料, 破碎料的粗蛋白仍然保持在 50%以上, 每天 3 次, 每次每万尾饲料用量 30 ~40 g, 培育时间 40 ~45 d, 鱼苗规格达 3. 0 cm 后开始选用硬颗粒饲料进行投喂, 饲料粒径 0. 5 mm, 粗蛋白保持在 48%以上, 每次每万尾饲料用量 100 ~120 g, 培育时间 50 ~60 d, 鱼苗规格达 5 cm 后开始选用浮性饲料进行投喂, 粗蛋白保持在 45% 以上, 按照鱼苗体重的 5% ~ 6% 每天分 3 次投喂。 饲料质量符合 《饲料卫生标准》 (GB 13708) 和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27 号) 的标准。
3. 4 日常管理
3. 4. 1 水质管理与调控
圈桶培育光唇鱼苗的日常水质管理十分重要。 有条件的养殖基地尽可能在苗种培育期间保持长流水,无法做到长流水养殖的要及时足量更换新鲜水。 注意水源是否稳定, 溪流水量不足时需补充深井水; 夏天暴雨过后需注意加强对水源水质的处理, 防止泥浆水和腐殖质进入圈桶; 加强日常水质监测, 包括溶氧、pH 值、 氨氮、 亚硝酸盐、 水中悬浮物等, 发现水质指标异常, 及时处理; 保持水体溶解氧充足, 水体中溶氧达 6. 0 mg/ L 以上, 饲料投喂前应加大增氧力度,确保饲料投喂期间溶氧达到 7. 0 mg/ L 以上, 以提高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
3. 4. 2 及时清除残饵、 死鱼和粪便
及时清除圈桶内的残饵、 死苗和排泄的粪便。 每天排污4 ~6 次, 每次喂料后1 h 左右排污1 次, 其余排污时间灵活掌握, 一般间隔时间为 4 ~6 h。 每次排污时间的长短以观察到从圈桶内排出的水看不到明显污物或水色和圈桶内表层水颜色相近时即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7d3ccb9e6a75633515084068ea7bd5.jpg)
3. 4. 3 做好日常检查
每天定期检查进排水口是否堵塞, 保证进出水流通畅。 检查增氧设备和线路是否正常, 保证增氧设备正常运转。 认真观察鱼苗摄食情况, 适时调整投饵量, 保证鱼苗吃足、 吃好。 检查尾水处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4 苗种销售与运输
苗种全长达 4. 0 cm 以上时可开始销售。采取尼龙袋加水充氧的方法, 每袋装水量为袋体积的 1/3, 视尼龙袋大小每袋可装全长 4 cm 的鱼苗1500 ~3000 尾, 充氧密封后放入泡沫箱运输。 到达目的地后, 将装有鱼苗的尼龙袋放入养殖池 30 min 左右再打开袋口, 往袋内注入适量池水进行缓水处理,2 ~5 min 后将鱼苗缓缓倒入养殖池中。
5 培育效果
2022—2023 年, 崇义县光唇鱼养殖有限公司和崇义县长龙镇广猷石斑鱼繁育基地分别培育光唇鱼鱼种 1000. 5 万尾和 712. 5 万尾, 合计共培育光唇鱼鱼种 1713 万尾, 鱼苗平均成活率 78. 2% ~ 82. 6%, 鱼苗规格 (全长) 3. 5 ~ 6 cm。 崇义县光唇鱼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规模化培育效果情况见下表 1, 崇义县长龙镇广猷石斑鱼繁育基地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规模化培育效果情况见下表 2。
表 1 2022—2023 年崇义县光唇鱼养殖有限公司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规模化培育鱼苗成活率与规格情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3c7909541c7e47827e20ea783e4818.png)
表 2 2022—2023 年崇义县长龙镇广猷石斑鱼繁育基地光唇鱼苗种陆基圈桶规模化培育鱼苗成活率与规格情况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a0449a19dfa3b2f474f155a49df358.png)
6 小结
采取陆基圈桶培育光唇鱼苗, 是一种新的鱼苗集约化培育方法。 陆基圈桶由镀锌管和帆布或者镀锌铁皮和帆布做成, 直径 6 ~ 8 m, 高 1 ~ 1. 2 m, 养殖水体体积 50 ~ 60 m 3 , 放养光唇鱼水花 2000 ~ 2400 尾/m 3 水体, 全程投喂配合饲料, 经过 105 ~135 d 培育,光唇鱼鱼种全长可达 3. 5 ~ 6 cm, 鱼苗平均成活率78. 2% ~82. 6%, 每个直径 8 m 的圈桶可培育光唇鱼夏花鱼种 8. 8 万 ~ 10. 5 万尾, 夏花鱼种培育密度为1652 ~1876 尾/ m 3 水体, 培育效果良好。 光唇鱼苗种圈桶培育过程需要良好的水源水质条件, 溪流水最好, 水温 4 ~30℃, 有条件的基地可采取不间断流水的方式, 无法实现不间断流水的, 需要深井水作为补充。 增氧设施尤为关键, 要确保圈桶水体中溶解氧≥6 m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