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生草技术

秦柳钱 2025-02-07 21:38:36

葡萄园生草技术

孟 晶等

葡萄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不仅在农业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葡萄酒、果汁、干果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原料,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限逐渐增长,葡萄园土壤管理和生态环境的维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土壤退化、肥力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低以及病虫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土壤管理模式,如清耕和化学除草,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导致果园土壤贫瘠板结,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因此,探索一种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升土壤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一些国家自上世纪中旬就开始使用生草技术进行果园土壤管理,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保持在2%以上,而我国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大多低于此数值。要提升我国果园土壤质量,除了施用有机肥外,果园生草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果园生草指在果树行间播种有益草本植物种或选留原生有益杂草,使其完全覆盖地表,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丰富微生物群落、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达到果草互补的效果,属于果园土壤管理模式的一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葡萄园生草技术,明晰草种选择注意事项及播种技术要点,分析葡萄园生草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1.葡萄园生草的意义

果园生草技术的应用为果园耕作制度带来了一场技术革新,该技术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创造适宜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品产量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和潜力 。

1.1 坡地种草可减少水土流失 坡地果园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降雨时容易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不仅会导致水土流失,还可能带走土壤中的养分,对果园的生态环境和果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生草后,草体可通过有效截留避免水流冲刷,从而维护水土稳固,以此防止水土流失所引发的土壤贫瘠问题 。

1.2 避免土壤板结 果园实施生草措施后,每逢降雨,雨水会顺着草根系统渗透至土壤深层,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同时,由于地表被草层覆盖,土壤的水分蒸发显著减少,有助于土壤长期维持湿润的状态。因此,果园生草不仅降低了果园的浇水频次,还有利于维护土壤的通透性,从而有效预防土壤出现板结现象。

1.3 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提高土壤的经济效益 果园若长期维持清耕状态,会导致大片土地裸露,浪费土地及光能资源。生草后,草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之后通过刈割和深翻转变为土壤中的有机质,为葡萄植株生长提供营养,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1.4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果园进行生草后,短期内会使土壤孔隙度增加,透气性增强,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葡萄根系呼吸。生草多年后,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会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1.5 减少病虫危害 果园人工生草后,其草叶密集覆盖地表,能有效阻挡降雨时泥水飞溅,避免果树叶片和果穗受到污染。因此,依靠风雨传播的病菌,如白腐病和霜霉病的病原菌,就减少了侵染果树的机会,从而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同时,果园行间生草还能吸引一部分害虫在草丛中聚集,使它们不再上树造成危害,进而减少了对果树的直接威胁,也降低了农药使用的频率。

1.6 调节生态环境,改善果园小气候 在夏秋季节,生有草本植被的果园园内温度通常比未生草的果园低 3~5 ℃。这种温度差异能够有效防止果实和叶片因高温而遭受日灼伤害,因此人工生草技术在葡萄园尤其是丘陵坡地的葡萄园中值得大力推广。

2.草种选择与播种技术

2.1 草种选择 葡萄园人工种草应选用耐干旱、耐践踏的草种,同时要求草种生长迅速,对肥水需求量少且与葡萄肥水需求期不同,没有易感染葡萄的病虫害发生。常选用禾本科和豆科草种,其中禾本科草种有草地早熟禾、黑麦草、鸭茅、猫尾草、羊茅属的紫羊茅和苇状羊茅、狗牙草、地毯草等;豆科草种有紫花苜蓿、三叶草、百脉根、羽扇豆等。生产中使用较多的红三叶和白三叶均属于三叶草属,该属草种生长较快,产草量高,较耐荫且木质纤维含量少,是进行果园生草的理想草种。一般在草长到 30~40 cm 左右时,及时刈割,全年可多次割草,并中耕翻压或覆盖树盘。

2.2 播种技术

2.2.1 时期 在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少雨且气温较高,播种容易失败,所以一般选择雨量较大且天气凉爽的夏秋季节进行人工生草,该时期草种易发芽生根且生长较迅速。

2.2.2 用种量 三叶草(红三叶和白三叶)每 667 m 2用量 0.75~1.00 kg。

2.2.3 方法 播种前彻底清除行间杂草,并深翻行间土地,之后耧平,以备播种草籽。将准备好的三叶草种子与细沙按 1∶20 的比例搅拌均匀,均匀撒在行间并耧平。夏秋季节,雨量较大,草种容易生根发芽,播种深度以 0.5~1.0 cm为宜,不可过深,否则不易出苗。

2.2.4 播后管理 三叶草种子播种后3~5 d即可发芽出土,要及时除掉其它杂草。初夏播种时,当年初秋刈割 1 次;秋季播种时,当年不刈割,从第 2 年开始每年刈割 2 次,持续割 6 年左右。当草种根系衰老后进行翻耕,1 年后再播种。刈割下的草叶覆盖到葡萄栽植沟内,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腐烂成为有机肥,从而草种与葡萄产生共生效应,进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葡萄园生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土壤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等挑战,还显著提升了果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草种选择与播种管理,果园生草技术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与优化,果园生草必将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0 阅读:2
秦柳钱

秦柳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