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匪首,曾霸占上百名妇女,动用7000人才将其剿灭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0-30 13:36:50

中国最后一个匪首,曾霸占上百名妇女,动用7000人才将其剿灭

湘西大山深处,流传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传说。1950年代初,一个面带麻点的男子,在这片连绵群山中称王称霸整整16年。他不仅霸占上百名妇女,更是无恶不作,杀人如麻。面对新中国的剿匪大军,他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嚣张地扬言:"我就要进入社会主义,看你们能把我怎样!"这个曾经让湘西百姓闻风丧胆的土匪头子是谁?为何需要动用7000人才能将其剿灭?他又是如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后一个匪首的?

一、家世与成长

世人皆知覃国卿是湘西赫赫有名的匪首,却鲜有人知他出身名门望族。覃家祖上曾出过两位进士,三位举人,在湘西一带可谓书香门第。覃国卿的曾祖父覃明德更是清朝末年大庸县有名的商贾,富甲一方。

1908年,覃国卿出生在大庸县青安坪一个已经没落的大户人家。其父覃老财虽然继承了祖上的家业,却没有继承家族重教的传统。整日游手好闲,欺压百姓,在当地落了个"覃恶霸"的名号。

覃国卿五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天花改变了他的人生。那年青安坪一带天花肆虐,覃国卿也未能幸免。病愈后,他的脸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疤痕,乡里人都叫他"卿麻子"。从那以后,覃国卿性情大变,经常躲在家中不愿见人。

1920年,12岁的覃国卿被送到县城私塾读书。因为脸上的疤痕,他常常遭到同窗的嘲笑。一次,几个同学将他堵在校园角落里戏弄,覃国卿抄起一根木棍就朝他们打去,将一个同学打成重伤。这件事后,他被学堂除名。

回到家中的覃国卿不思悔改,反而跟着他父亲的狐朋狗友学起了打猎和射击。在青安坪附近的深山里,他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当地猎户都说,覃国卿百步之外能打下飞鸟,枪法之准让人叹为观止。

1928年,覃国卿20岁那年,一位从军阀部队退下来的老兵来到青安坪。这位老兵不仅教会了覃国卿近身格斗的本领,还传授给他行军打仗的谋略。就这样,覃国卿在深山老林中一待就是三年,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

那时的湘西,军阀割据,土匪横行。覃国卿的父亲仗着与当地军阀的关系,更加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谁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34年,贺龙将军率领红军解放大庸城时,覃老财因罪行累累被处决。这一变故,彻底改变了覃国卿的人生轨迹。

母亲改嫁后,无处容身的覃国卿加入了土著武装义安乡民团。凭借着过人的枪法和格斗技能,他很快在团中崭露头角。然而,这个表面上为乡里维持治安的民团,实则是一支占山为王的武装。在这里,覃国卿不仅找到了容身之所,更学会了如何盘剥百姓、打家劫舍的手段。

1937年,一场意外的火并让覃国卿的名字第一次传遍大庸县。那天,他带人在山路上巡逻,遇到了邻县逃难的几户富户。本该护送他们过山的覃国卿,却起了歹心。他带人将这几户富户劫掠一空,并将其中反抗的几人击毙。从此,覃国卿在湘西山林中有了"山大王"的称号。

二、走上匪路

父亲被处决后,覃国卿的日子并不好过。1934年冬,大庸县城内到处都在张贴通缉令,通缉令上赫然写着覃老财的余党。在这种情况下,覃国卿只得躲进深山,暂避风头。

当时的湘西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山高林密,成为了土匪和亡命之徒的天然避难所。覃国卿躲进深山后,结识了一批同样在逃的亡命之徒。这些人中,有被土豪欺压的农民,有欠债逃亡的商人,还有一些地方恶霸的打手。

1935年春天,覃国卿的堂叔覃德亮被任命为当地的保安队长。覃德亮上任后,立即着手清剿当地的土匪。由于熟悉当地地形,加上与覃国卿有着血缘关系,覃德亮成为了打击覃国卿团伙的主要力量。

一天深夜,覃国卿带领手下突然闯入堂叔家中。那晚,覃德亮正在院子里操练队员。看到覃国卿带人闯入,覃德亮立即命令手下开枪。一场激烈的枪战在院子里展开。最终,覃德亮中弹身亡,其余保安队员也死伤大半。

覃德亮死后,他的妻子张氏沦为了覃国卿的压寨夫人。这一举动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从此,覃国卿的名声更加响亮,许多亡命之徒纷纷投靠他的麾下。

1936年初,覃国卿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50多人。他们在大庸县和桑植县的交界处占山为王,打劫过往商旅。那时的湘西,由于战乱频繁,地方政府无暇顾及山区治安,使得覃国卿的势力得以迅速扩张。

覃国卿的土匪团伙有一套独特的组织方式。他将手下分为三个小队,分别负责打劫、放哨和后勤。每次行动前,都会派人仔细踩点,确保万无一失。打劫得来的财物,他会分给手下一部分,这使得他的队伍更加团结。

1937年夏天,一支商队从湖北经过大庸县,准备前往贵州。商队中载有大量粮食和布匹。覃国卿得到消息后,立即带领手下在半路设伏。这次行动,他们不仅缴获了大量物资,还得到了十几支步枪和数千发子弹。

有了武器装备后,覃国卿的胆子更大了。他开始在各个村寨收取保护费,不交钱的就会遭到打击报复。1938年春节前夕,青安坪一带的几个富户拒绝交保护费,结果他们的房子被烧,粮食被抢,家人也遭到殴打。

这次事件后,当地村民对覃国卿更加畏惧。许多年轻人为了自保,主动加入他的队伍。到1938年底,覃国卿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人,成为湘西地区最大的土匪团伙之一。他们不仅有充足的武器弹药,还在山上修建了坚固的寨子,储存了大量粮食和物资。

通过一系列的暴力行动,覃国卿在湘西山区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不仅霸占民女,还强迫当地青年加入他的队伍。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也无可奈何,只能默认了他的存在。这为他后来的称霸一方埋下了伏笔。

三、称霸一方

1939年至1949年间,覃国卿的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这十年间,他不断扩大地盘,建立了一个横跨湘西、鄂西和黔东北的庞大势力范围。在这片方圆数百里的区域内,覃国卿俨然成为了一方霸主。

1939年初,覃国卿在大庸县的深山中建立了第一个固定的大寨子。这个寨子位于海拔1500多米的山顶上,三面悬崖,一面小路。寨子里不仅建有瞭望台,还储存了大量粮食和弹药。根据当地老人回忆,寨子里经常聚集五六百号人,平日里操练不断。

为了巩固统治,覃国卿采取了一系列手段。首先,他在各个村寨都安插了眼线,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立即传到他的耳朵里。其次,他制定了严格的规矩:手下不得随意打劫本地百姓,但必须按时缴纳"保护费"。违反规定者,轻则打手心,重则处死。

1941年夏天,一个重大事件让覃国卿的势力更上一层楼。当时,一支从重庆运送军火的车队经过大庸县。覃国卿得到消息后,立即带领300多名手下伏击了这支车队。这次行动,他们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其中包括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等。

有了充足的武器装备,覃国卿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张。1942年,他占领了桑植县的几个重要山寨。1943年,又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鄂西的来凤县。到1944年,他的地盘已经延伸到了贵州省的松桃县。

在扩张过程中,覃国卿采取了"以匪制匪"的策略。对于不肯归顺的土匪头子,他要么收买,要么剿灭。1945年春天,他剿灭了盘踞在桑植县的"三眼"王三,缴获了大量物资,并将王三的300多名手下收编。

为了维持如此庞大的队伍,覃国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他将手下分为十几个寨子,每个寨子都有专人负责。各寨之间有固定的联络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迅速集结兵力。同时,他还在各个要道设立了关卡,对过往商旅收取"买路钱"。

1946年至1949年间,覃国卿的实力达到顶峰。据统计,他手下有近2000名武装人员,控制着100多个山寨。在这片区域内,他不仅霸占了大量土地和财产,还强迫当地妇女为其侍寝。据当地老人回忆,光是他的"压寨夫人"就有几十个。

1948年冬天,覃国卿在松桃县的一个山寨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寨主会议"。来自各个山寨的头目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局势变化。会议上,覃国卿宣布要将各个山寨连成一片,建立一个"统一的山寨王国"。

在这次会议上,覃国卿还制定了详细的防御计划。他命令各个山寨加强工事建设,储备粮食弹药,并在关键地点设置暗哨。这些准备工作为他后来在解放战争中顽抗打下了基础。到1949年底,他的势力范围内已经建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包括瞭望台、暗堡和地下储藏室等。

四、围剿覆灭

1950年初,湘西地区解放在即,覃国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人民解放军派出多支部队,分别从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展开围剿。面对这种局势,覃国卿采取了分散隐蔽的策略,将手下分成若干小股,分别躲藏在各个山寨中。

1950年3月,解放军第四十七军进驻大庸县。他们立即展开了对覃国卿匪帮的清剿行动。首先是派出工作组,深入各个村寨做群众工作。许多曾经被迫加入土匪的年轻人,在政策感召下纷纷投诚。短短一个月内,就有300多名土匪放下武器。

4月中旬,解放军在桑植县的一次围剿中,抓获了覃国卿的一名重要心腹张二狗。经过审讯,张二狗交代了覃国卿的几个重要据点。根据这些情报,解放军连续摧毁了覃国卿在桑植县的五个山寨,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5月初,解放军在来凤县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搜山行动。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他们发现了覃国卿的一个地下粮仓。这个粮仓里储存着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足以供应数百人吃用半年。粮仓被端后,覃国卿的后勤补给线受到了严重打击。

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给了解放军重要机会。覃国卿的一个重要山寨因山体滑坡被困,解放军立即展开突击。这次行动中,他们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还抓获了覃国卿的三名"压寨夫人"。通过这些人的口供,解放军进一步掌握了覃国卿的行踪。

7月的一天凌晨,解放军在松桃县的一个山洞中发现了覃国卿的踪迹。当时,他正带着几十名亲信躲在洞中。解放军立即展开围捕。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覃国卿的大部分手下被击毙或投降,但他本人却趁乱逃脱。

8月中旬,解放军在群众帮助下,终于在大庸县的深山中将覃国卿围住。这次行动,解放军出动了一个团的兵力,对山区进行地毯式搜索。经过五天四夜的追捕,覃国卿最终在一个山洞中被活捉。当时,他身边只剩下了四名亲信。

覃国卿被捕后,解放军立即对其进行审讯。根据他的交代,又抓获了许多藏匿的土匪。同时,大量被他霸占的财物也被找到并发还给群众。在此期间,解放军还在各个山寨中发现了大量文物和金银财宝,这些都是他多年来抢劫的赃物。

9月1日,覃国卿在大庸县城被公开处决。处决前,他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十五年间,共抢劫商旅数百起,霸占民女数十人,杀害无辜群众近百人。他的死亡,标志着盘踞湘西山区十余年的这支土匪武装被彻底消灭。

在之后的清剿行动中,解放军又陆续抓获了覃国卿的余党。到1950年底,湘西地区的土匪武装基本肃清。据统计,这次围剿共歼灭土匪近2000人,缴获各类枪支1500余支,解救被掳群众数百人。

五、遗留影响

覃国卿被剿灭后,他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在湘西地区,特别是大庸县、桑植县等地,关于这位"山大王"的传说仍在流传。通过对当地老人的访谈记录,覃国卿统治期间的诸多细节得以保存下来。

1951年,解放军在清理覃国卿的旧部势力时,在各个山寨中发现了大量文件和账册。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他的统治方式:各个山寨每月要上缴多少"保护费",过往商队要交多少"买路钱",以及如何分配抢劫所得。这些档案后来成为了研究民国时期湘西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在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工作队在大庸县发现,许多农民的土地都是被覃国卿强占的。通过清查,共找出被霸占的土地近万亩。这些土地后来都分给了当地贫苦农民。同时,他强征的"保护费"和抢掠的财物也陆续被追回,发还给原主。

1953年,当地政府在整理民国时期的档案时,发现覃国卿的势力范围内有着独特的管理制度。他将地盘分为若干个区,每个区设有专门的负责人。这些人不仅要管理地方事务,还要定期向他汇报情况。这种管理方式在当时的土匪势力中是少见的。

覃国卿统治期间修建的工事,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留存着。他在各个山头修建的瞭望台,有些至今仍然存在。这些瞭望台选址奇特,既能观察远处动静,又便于防守。当地政府后来将其中一些保护起来,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在1954年的一次地方史料整理中,研究人员在松桃县找到了覃国卿的几本账册。这些账册记录了1943年至1949年间的收支情况。通过这些记录可以看出,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块:收取保护费、抢劫商旅和勒索地方富户。

1955年,当地文化部门对覃国卿的几个主要山寨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山寨的选址都很讲究,不仅易守难攻,而且都有充足的水源和耕地。每个山寨都建有粮仓和弹药库,显示出很强的防御意识。这些山寨的布局,后来成为研究民国时期土匪活动的重要资料。

直到1960年代,覃国卿的影响仍在当地存在。一些曾经在他手下当过土匪的人,虽然已经改造多年,但在群众中仍然背负着恶名。为了帮助这些人彻底改过自新,当地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安排工作、帮助生产等。

在197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工作人员在覃国卿的几个旧寨子里发现了一些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大多是他抢劫商旅时所得,包括古董字画、金银器皿等。这些文物后来被收入博物馆,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实物证据。

覃国卿的故事也被收入了地方志。在《大庸县志》和《桑植县志》中,都有专门的章节记载他的活动。这些记载不仅包括他的罪行,还记录了他统治时期当地的社会状况,成为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0 阅读:17

崔以安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