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脾气和秉性,大家肯定都知道。总理轻易不会发火,也不会狠狠责怪别人的。
可在1949年“渡江战役”快要打响之前,周总理却极为少见地发了火,还把主席身边的警卫员狠狠训了一顿!
这到底是咋回事?
一、罕见发怒1949年3月的时候,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打算进入北平了。3月25日那天,主席他们就正式从河北乘车前往北平了。
之前主席正在河北保定视察,河北离北平可近了,实际上主席完全能直接乘车从河北去北平。
这样挺方便的。不过,在这之前,叶剑英元帅和李克农得到消息,说是敌人也许会在沿途列车上设埋伏。
这时候可是万分紧急,没有什么比主席的安危更重要的了。所以商量之后就决定先绕点路,直接从涿县进京。
在这之前,叶剑英元帅专门到涿县跑了一趟,去和当地的领导商量主席转程的事儿,一定要保证不出任何差错。
这时候国民党已经败定了,得防止他们急眼了做出一堆没法挽回的事儿。
这边叶帅跟李克农商议之后,打算使个障眼法,安排发出三列火车。让主席他们乘坐其中一列,这么做能降低危险发生的风险。
领导们很快就到北平,在叶帅的安排下,在清华园下了车。李克农这边早就把护送领导人们的轿车安排妥当了。
这边接到任务的刘进平马上就着手部署了,不但调了好多警卫去站岗,还派了一群便衣在附近巡逻。
他们伪装成商贩、路人啥的,反正就是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死角,得让我党人员遍布每一处。
后来,李克农直接把一直给自己开车的司机派给主席了,让这司机在那段时间给主席开车。这种时候,那得是完全信得过的人才行,不然谁能放心得下。
孙长金接到任务后紧张得很,他怎么都没想到,李克农居然把给主席开车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那时候孙长金还很年轻,才二十出头,见到主席后,他也难免有些拘谨。
他恭恭敬敬地给主席敬了个礼,然后为主席打开车门,恭请主席上车。
主席好像察觉到孙长金有些紧张,就主动跟他搭话,问他是哪儿的人,叫啥名字。
后来,主席说话特别幽默风趣,孙长金听着听着很快就放松下来了。到了颐和园之后,孙长金的第一个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主席下车的时候,孙长金紧张得早就浑身是汗了。
之后主席还去西苑机场迎接各界友人了,到了下午,就和大家一起参加阅兵仪式了。
阅兵仪式一结束,主席他们就又回到颐和园吃晚饭去了。
晚餐过后,主席仍然没机会休息,还得和大家一起商量事情。这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才完事儿。
这时候,主席都劳累一整天,大家都觉得主席肯定会在颐和园休息。
可是等所有事都弄完了,周总理就去问主席接下来怎么安排,主席的想法是要到香山去。
周总理提前出来给主席做安排,他把刘进中叫过来,让刘进中把车准备好。可这时候的刘进中,看起来有点为难。
刘进中劝说道:“这会儿天已经晚,要不主席就在颐和园歇着吧!”
周总理听他说完话后,瞧了他一眼就说:“去香山!”没办法,刘进山只能去安排了。
可是等主席他们出来的时候,周总理发觉没有主席的专车,他就问:“主席的专车咋没有?这是咋回事?”
刘进山解释完之后,周总理气得大喊:“谁准许你把主席的专车放走的?你哪来的权力这么干?要是出了事,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旁边的主席劝说道:“嗨,不就一辆车嘛,没事儿的,我跟你坐一辆车就行!”说完,主席就上了周总理的车。
原本,主席还没出来的时候,主席的司机孙长金突然肚子疼起来,闹肚子了。这时候天已经黑得像锅底似的,刘进中就寻思着,主席肯定是要在颐和园休息。
然后,他就自己做了主,让孙长金开着主席的车去看病。可没成想,主席这时候要回香山……
周总理啥性格,大家心里都有数得很。能让周总理脸红的,也就主席的事儿。
车里的氛围特别凝重,周总理一声不吭,刘进中紧张得话都不敢说。这要是出了啥问题,他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就在这时候,在前面领路的车突然就变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那时候北平的路不是特别平坦,可在前面领路的司机却一个劲儿地加速,后面主席坐的车也只好跟着加速了。
那路坑坑洼洼的,车走在上面一颠一颠,起伏个不停。就连主席那样一向没啥高要求的人,也难受得眉头紧紧皱起来了。
主席旁边的周总理和刘进中紧紧盯着窗外,就怕有啥意外情况发生。可天那么黑,路又不平,根本瞧不清窗外啥样。
这一路上,周总理和刘进中那可是高度紧张得很,就防备着万一出啥问题了,就能立马保护主席。
车子总算开到香山了,周总理一下车就冲带路的司机大声问道:“咋回事?车开得这么快!”
这边的司机也特委屈,他解释说:“我寻思着天黑了,早到会儿就能少点风险,我想着我在前面就算出啥问题也是我……”
周总理听了他的解释后,明白了他的想法。但该批评还是得批评,周总理就说:“你想过没,你开这么快,后面咋能跟得上?”
第二天,在香山做工作总结的时候,周总理很少见地把刘进中和司机都狠狠训了一顿,还对他们提出了很严厉的批评。
旁边主席瞧着气氛紧张,就笑着说:“你们呐!还不如把我锁起来,这样才安全!”
这边领会主席的意思后,周总理脸色稍缓但语气依旧严肃,对主席的安保人员日后的工作着重强调了一番。
人们常讲“谋事在毛,成事靠周”,主席和周总理那是根本分不开的。
建国之后,主席每次在会议之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总理来了,一块去!”
后来,主席身边的人说过,“等等总理”这句话,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好像变成了主席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了。
这二位,半辈子的情谊那都深到骨子里去了。都到了晚年的时候了,他俩还是相互关心照顾着。周总理得了癌症之后,主席,那可是除了医护人员之外,陪着周总理时间最长的人了。
周总理的病情报告,主席都看了好多遍了,也早就清楚周总理的病没法治好了。可一听到周总理去世的消息,主席的眼眶还是湿了。
结语主席和周总理这两位伟人,一辈子都在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人民奉献,他们俩一块儿把中国引向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东方得到润泽,未来受到恩惠!党和人民会永远铭记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