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芦花,秋天最壮观、最绮丽的意象,象征了人类最美好情感

快乐鉴骚词 2024-10-06 03:01:09

诗词中涉及到“芦花”,很早很早,早到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其中就有《蒹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的“蒹葭”,就是指盛开了“芦花”的芦苇。因为只有盛开了“芦花”的芦苇,才有“苍苍”的视觉感受,才有像秋霜一样的白色。这里的“蒹葭”,它长长的身躯,盛开白色花儿的脸庞,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真是“所谓伊人”啊!洁白的“芦花”,和“白露为霜”,象征了女孩的纯洁;而隔着广阔的“蒹葭”,和“在水一方”,象征了女孩可望不可及的距离,“距离产生美”嘛,给了男孩无穷的动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中国是爱花的国度,芦苇固然妙曼,但后世的诗人,还是会把“芦花”单独拿出来描写。唐代诗人雍裕之就写过《芦花》,开头就是,“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这是一种风吹雪白“芦花”,像波浪一样起伏的美景,是其他花儿所没有的壮丽、动感之美。而“芦花”的象征意义,也更加广泛,诗人们用来形容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如,爱情、友情、心中的理想,等等,一切美好的情感。

1.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孟浩然

说起来很有意思,诗仙李白在春天送别孟浩然,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传统文化中,“杨花”代表了离愁,大文豪苏东坡写过,“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诗仙用“烟花”代表了离愁,那飘飘荡荡,无边无际的“烟花”,象征了诗仙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孟浩然自己送人,是在秋季,那他又该怎么写呢?我们来看看这首《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月明全见芦花白”,月光如水,而芦花雪白,可以想象,大片的芦花,在洁白月光的照耀下,是怎么样一片白茫茫?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采采”,“芦花”盛开而繁盛的样子。“月明全见芦花白”描绘了在明亮的月光下,芦花显得格外洁白,形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风起遥闻杜若香”则是说,当风吹起时,诗人远远地闻到了杜若(一种香草)的香气。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营造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江边景色。而“君行采采莫相忘”,诗人希望王九在旅途中能够记得他们共度的时光,以及家乡的美好景色,不要因为外面的世界而忘记了这份情谊。

在这里,诗人用“皎洁”的月光,“雪白”的芦花,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友谊的纯洁;而用“馨香”的杜若,来表达了友谊的美好。所以,清代大儒王国维会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芦花”的广阔,无边无际,象征了他们友谊的无边无际,也象征了他们离愁的无休无止。

所以,这首诗中的“月明全见芦花白”,比起诗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表达的感情更加丰富,除了它们所共有“无边无际的离愁”,“芦花”的洁白象征了友谊的纯洁,也象征了朋友高洁的品格。

2. 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栖一

古往今来,最有名的政治咏怀诗词,莫过于明代大才子杨慎的《临江仙》,它被用作了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但唐代诗僧栖一的这首《武昌怀古》,在我看来,不在其下:

一代君臣尽悄然,空遗闲话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何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浦雨连天。

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

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

“一代君臣尽悄然,空遗闲话遍山川”,这句概况了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两句词。

而“笙歌罢吹几何日,台榭荒凉七百年”,又和诗豪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意又是如此贴切。

而最后一句,“长江日夜东流水”,又和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意义是一模一样。“两岸芦花一钓船”,诗人透过“两岸芦花”,仿佛看到了历史的沧桑感,古往今来到底是什么,不过白茫茫一片罢了,其实,啥也看不清楚,只有历史的车轮,像“长江日夜东流水”,一去不复返而已。“一钓船”,就像杨慎词中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艘“钓船”,看过了春天的“杨花”,现在又看到了秋天的“芦花”,看惯了历史上的熙熙攘攘。

这里的“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象征了诗人眼中的历史观。时间总是像“长江日夜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而厚重的历史就像“两岸芦花”一样,苍茫而望不到边;而人民像“一钓船”一样,则永远徜徉在历史中,悠闲而自在,记录着历史。

3.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

这首五代词人皇帝李煜的《忆江南·其四》,单篇看,是很难理解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意义的,但如果和上一首结合起来看,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上一首是这样的,“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而这一首则是这样的: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

上一首完完整整的展现了南国春天的美好,其实是象征了李煜故国的辉煌岁月,是他在国破家亡之前的美好回忆。

而这一首,开头就是,“闲梦远,南国正清秋”,正是故国到了终点,国破家亡之后,与之前的春天,“南国正芳春”形成鲜明的对比。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千里江山寒色暮”中,“寒色”指的是秋天的景色,这里指代秋天的萧瑟和凄凉。“暮”字增添了一层时间的纵深感,描绘出在秋日的暮色下,广阔的江山被一层寒意笼罩,显得格外的深远和宁静。“芦花深处泊孤舟”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画面:在芦花盛开的深处,静静地停泊着一只小船。“孤舟”在这里既指实际的船只,也隐喻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流离失所的境遇。“笛在月明楼”则是说,在月光皎洁的高楼上,传来了悠扬的笛声。这笛声在寂静的秋夜中显得格外清晰,触动人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笛声常常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则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一句,“芦花深处泊孤舟”,“芦花”太深了,故国已经遥不可及了,再也回不去了,芦花苍茫,故国已经看不见了,消失在历史的苍茫中了。一句,“笛在月明楼”,寄托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

4. 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陆游

大诗人陆游是一生壮志未酬,到了晚年隐居江湖,自然是感慨万千。既有壮志未酬的苦恼,又有归隐江湖的闲心逸致,非常矛盾。这首《烟波即事十首·其二》,就深刻的表现了这种矛盾:

烟波深处卧孤篷,宿酒醒时闻断鸿。

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

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

“烟波深处卧孤篷,宿酒醒时闻断鸿”,一个“孤篷”,一个“断鸿”,就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水,并不是他主观自愿,而是迫不得已。自己像一个“断鸿”一样,失去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失去了“北定中原”的壮志,“卧孤篷”,而且是在“烟波深处”。

“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但现在却是诗人一生中最为惬意和满足的时刻,因为眼前是千顷的芦花如雪,天空中月明如水,照耀了白茫茫的芦花,让诗人忘记了忧愁,沉醉在这无边的风月中。

虽然诗人一生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但诗人已经看透了南宋小朝廷官场,说它是“浮名不作一钱看”,只有那“芦花千顷月明中”,才是他一生的安慰。

5.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潘阆

大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中,让人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提到西湖。这首宋代词人潘阆的《忆馀杭十首》,终于西湖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其中的《其四》写的是秋天的西湖:

长忆西湖,

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

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春天的西湖之美,在于“杨柳”;而秋天的西湖之美,在于“芦花”。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笛声隐隐约约,似乎是从那一望无际的芦花丛中传来;宁静的湖面上,一行白鸟(通常指白鹭)突然被笛声惊起,打破了湖面的宁静。

这句最精彩的地方还是在于“笛声依约芦花里”,芦花本来就飘飘荡荡,而笛声又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飘渺、悠远的感觉。是一种可望不可及,象征了词人对西湖,对杭州的思念。

虽然杭州秋天最美的非桂花莫属,但只有“笛声”和“芦花”,才能表达词人对西湖,对杭州的思念,把离人对故乡的思念,深深的藏在了“笛声依约芦花里”。

6. 玉龙尽唤眠鸥起,两岸芦花不见船,朱继芳

在传统文化中,象征了归隐的,有“白云”,有“白鸥”,有“明月”,这些意象毫无例外的,都是以高洁来象征隐士的品格情操。除了这些,还有一种用来象征高洁的意象是“芦花”。比如,这首南宋诗人朱继芳的《和颜长官百咏(并引) 其十 渔父》:

璧月沧波上下天,秋风摇落四无边。

玉龙尽唤眠鸥起,两岸芦花不见船。

玉龙尽唤眠鸥起,两岸芦花不见船

“璧月沧波上下天”,“璧月”、“沧波”,当然都象征了隐士的高洁。天上是一轮如白璧一样的明月,天下是一望无际的沧浪,上下一天,水天一色。

“玉龙尽唤眠鸥起,两岸芦花不见船”,“玉龙”,指的是笛子。突然,响起了高昂的笛声,把四周睡眠着的白鸥惊起。是哪里来的笛声呢?只见两岸一片白茫茫,一望无际的芦花起伏,就是不见渔父的钓渔船。

一句,“两岸芦花不见船”,一望无际的雪白芦花,象征了隐士高洁的情操。而“两岸芦花不见船”,则象征了隐士的自由自在。

在宋代,“芦花”是歌颂归隐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比如,南宋诗人薛嵎在《赠渔者》中写道:

几度看山愧白鸥,身名心事两悠悠。

何如醉醒寒江上,风捲芦花雪满头。

何如醉醒寒江上,风捲芦花雪满头

可以做相同的理解。

7.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刘长卿

“芦花”生长在湖泊和河边,经受着风吹雨打,却能屹立不倒,这种与恶劣环境抗争的能力使人们将其视为坚持不懈的象征。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这首《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中的“芦花”,也是象征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沧洲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沧洲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这里的“沧洲”指的是滨水的地方,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诗人用“不复恋鱼竿”来表达自己不再留恋隐逸的生活,而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白发”指的是年老,而“铁冠”是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所戴的帽子,这里用来象征官职和责任。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不得不承担起官职的重任。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这里“客路”指的是旅途,“向南”表明了诗人行进的方向。诗人在旅途中向南望去,只见芦花遍野,如同一片茫茫的白雪。“芦花千里雪漫漫”描绘了一幅秋天芦花盛开,随风飘荡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而又苍凉的感觉。

一句,“芦花千里雪漫漫”,给人一种辽阔而又苍凉的感觉,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旅途的艰辛,又映射了诗人那如“芦花”一样高洁的品格。

8. 一竿钓破沧浪月,唤入芦花不点头,詹羽

这首南宋诗人詹羽的《西陂》,也是写隐居生活的,而且更加充满了一种空灵的感觉,又像是充满了无尽的禅意,让人回味无穷:

野渡扁舟自在浮,惯来江上不惊鸥。

一竿钓破沧浪月,唤入芦花不点头。

一竿钓破沧浪月,唤入芦花不点头

“野渡扁舟自在浮,惯来江上不惊鸥”,身处野外渡口的一叶扁舟,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上下漂浮;已经习惯了我常来江上,那些白鸥已经不惊人了。

所谓“不惊鸥”,也就是“鸥盟”的意思,即与鸥鸟为友的意思。

“一竿钓破沧浪月”,“钓破”意味着垂钓的动作打破了水中月亮的倒影,形象地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渔竿与水面接触的瞬间,宁静的水面泛起涟漪,月影随之摇曳。这里的“沧浪”指的是青苍色的水,而“月”则是夜晚的月亮,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唤入芦花不点头”,即使有人呼唤,芦花也不动声色,不点头不弯腰,保持其自然的姿态。这里的“芦花”象征着高洁和超然,而“不点头”则表达了对外界诱惑的漠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0 阅读:8

快乐鉴骚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