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勒斯坦到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国运之战已经打响

读史 2023-10-20 01:17:24

冷战高手拜登,绝对不会想到,美国大概率会因为力挺以色列,从而失去全球四分之一的影响力。

出乎预料,又在意料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巴以冲突,竟成为中美角力的新战场。

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立即表态无条件支持以色列,不但派出航母群前去支援,还多方面要求中国发声支持以色列,并出力阻止伊朗等不要轻举妄动。

这一次,我们旗帜鲜明地拒绝了美国的要求,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外长王毅明确指出:以色列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认真倾听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

王毅强调,中东问题中最重要的巴勒斯坦问题,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希望早日实现“两国方案”。这才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根本所在。

是的,巴勒斯坦人民受的苦太多了。远的不说,最近,很多人就被一条视频震撼了。

有记者问一个加沙男孩: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男孩先是迷茫了一会儿,随后眼神平静地说:我在巴勒斯坦长不大,走在路上随时可能被枪杀。

生活在和平国度的人们无法想象,如此残酷的话居然从才几岁的孩子嘴里说出。

然而,这就是巴勒斯坦人民最真实的苦难。

但是美国依旧冥顽不灵,继续纠结一众西方国家无条件支持以色列,除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近日一直在中东斡旋外,甚至美国总统拜登也亲自出动,到中东斡旋游说,或者说去威慑阿拉伯诸国不要轻举妄动。

10月16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安理会就俄罗斯起草的关于加沙人道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受全面尊重的人道主义停火;强烈谴责针对平民的一切暴力和敌对行动以及一切恐怖主义行为;呼吁安全释放所有人质;呼吁不受阻碍地提供和分配人道主义援助,包括食品、燃料和医疗,并为有需要的平民安全疏散创造条件。

但是,该决议最终因为美、法、英、日投票反对而没有通过!对此,中方表示极大遗憾!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发言,强调必须把立即实现巴以全面停火作为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美、法、英还是站在一起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道义!就在美、法、英投出反对票的时候,加沙又发生悲剧事件,一所医院遭袭,至少500人死亡,现场惨不忍睹。按照美联社说法,这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致死人数最多的单次袭击。

这让在中东穿梭斡旋访问的拜登陷入尴尬境地。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愤怒取消了与拜登的会晤。

约旦外交部则宣布,取消原定于当天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旨在调解巴以局势的巴勒斯坦、约旦、埃及和美国领导人四方会晤。新的会晤时间取决于有关各方何时同意结束“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战争和屠杀”。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数百名亲巴勒斯坦的抗议者占领了国会大厦,示威者举着海报,上面写着“让加沙活下去”和“哀悼死者,为生者拼命战斗”等标语。

从公布的图片可以看到,身穿黑色衬衫的抗议者占领了坎农大厦办公楼的大型圆形大厅,上面写着“犹太人现在就停火”和“不要以我们的名义”等标语。

由于该团体大声喊叫和唱歌,更具破坏性,国会警察逮捕了超过100 人,形势剑拔弩张。

我在前面的文章就详细分析说过,以色列要想清除哈马斯,根本不用这么大的阵仗。内塔尼亚胡之所以坚持要以色列地面部队进攻加沙,或许他真正想要的,是加沙这块战略要地。但这对于生活在那里的200多万巴勒斯坦民众来说,就是一场大灾难了。

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利斯特表示,拜登访问以色列的时机和预期效果无比糟糕。他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最后一刻被取消,意味着拜登面临新的外交难题。

某种程度上,拜登现在被困在中东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说,新一轮巴以冲突让拜登面临两难境地,其中东之行可能没啥收获。

不仅如此,拜登之行,还引发伊朗的强烈反应。伊朗外交部10月18日发布声明称,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同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侯赛因·易卜拉欣·塔哈会面时,呼吁伊斯兰国家“立即全面抵制以色列”,驱逐以色列大使,并对以色列实施石油禁运。

或许,在拜登看来,美国无条件地力挺以色列,得罪的仅是中东伊斯兰国家。

但是,拜登忽略了,除中东以外,穆斯林国家有超过40个——除了中东16国,还有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非洲的尼日利亚等——这些国家在以色列对加沙惨无人道的轰炸之后,不仅直接批判以色列,事实还会怪罪于幕后大佬美国,继而对美国产生至少中长期的疏离。

这已经不是一种预判,而是一种现实。

而就在拜登穿梭于中东,搞得焦头烂额之时,我国却正在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内的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到中国,共襄盛举。

不知是不是想恶心我们,拜登政府在中国举行大会的时候,更新了针对人工智能(AI)芯片的出口管制规定,计划限制英伟达等公司向中国出口先进的AI芯片。

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表示,新措施旨在“堵漏洞”,目标是阻止中国获得先进的半导体,因为这些半导体可能会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特别是在军事用途方面。

中美9月稍显缓和的局面,彻底打破了。或者说,事到如今,中美缓和已经是假象,或者说是短暂的。中美对抗,成为长期之必然。

尤其针对巴以冲突,最近几天中美站位的突然对立——美国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入侵加沙;中国则谴责以色列“越位”,坚持和平的“两国方案”——这让我们明白,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根本没有结构性缓和的可能性,终极的大国博弈,将不仅涉及到高科技和经贸,更涉及到全球若干个不稳定的地缘局势——俄乌冲突如此,巴以冲突亦如此。

而这些不稳定的地缘局势,其爆发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随时都会终结大国之间可能性的缓和。

所以,这反射到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预判,中长期的为期8-10年的预判,必须内心笃定一个大趋势——中美终极博弈不可逆,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存量打压和高科技打压亦将不可逆。

高科技打压,这个大家都清楚,以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一切可以卡中国脖子的高科技,这些中长期内都是美国打压中国经济的核心武器。

了解了美国对我们的真实态度,就可以知道,我们不能再对美国抱有幻想,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芯片不行,我们要大力追赶;高科技欠缺,我们要奋力直追。

我们不但要有技术上的突破和提升,还要有经济发展上的支撑点,来替换以往西方的市场。比如,除了原来基础性出口产业的向外迁移,还有最近五年中国高速夯实全球竞争优势的,比如新能源车、光伏等等,其潜在的市场,在美国及其盟友国家中长期必然打压之下,又应该去向何方?

毫无疑问,肯定就是全球新兴经济体,肯定就是过去十年我们已经夯实的一带一路深度粘合的国家和区域。

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见时,中国领导人就很感慨地说,十年前,我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当着印尼总统佐科的面,中国领导人也很感慨地说:印尼是我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十年春华秋实,中印尼……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样板。

与美国的霸权思维不一样,中国倡导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对大国小国都尊重。

世界破破烂烂,兔子缝缝补补。责任和担当,关键还是要干!

一带一路深耕十年,截止2022年底,我们与共建国家的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这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资本的对外输出,以及与之相涉的中国产能和中国技术的对外输出,这是一带一路的核心标志。

我们也可以看到,本次一带一路大会,参会的国家和地区涵盖亚非拉,也有欧洲强国,包括法国、阿联酋、希腊等国,都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对的,包括法国。中、美、俄、英、法,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很多时候,中、俄一体,英、美一体,法国是那个中间派,哪里好处多,就往哪里钻。

伟人早就说过,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我们的朋友是越来越多,我们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强。

“一带一路”,我们不搞清谈,我们有具体行动。各种倡议,各种制度性安排,有序进行。

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是,在中美终极博弈不可逆的时代背景之下,未来,我们对外的资本输出,针对一带一路深度粘合的国家和区域,肯定将加速再加速,过去十年我们对一带一路国家资本输出2400亿美元,这在未来五年,超大概率就能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数值。

有人形象地指出:一带一路峰会之后,新的产业格局,将是俄气东送,沙油东输,智锂北运,巴铁北炼……

沙特仿佛新疆,用油气资源交换沙漠之中的光伏板,俄罗斯寡头仿佛山西煤老板,挥舞着资源换来的钞票在北京买买买。

智利仿佛青海,用丰富的锂矿铺开新能源的产业链,巴西仿佛东三省,源源不断的向关内输送煤铁大豆木材。

简单来说,我们将会把西伯利亚、中亚、中东、南美的资源运到中国,中国将把商品和产业链向这些地方转移,形成一带一路的经济大循环。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领导人在演讲中提出了“三不三反”: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我外长王毅也说:论坛从北京向世界发出了清晰而明确的信号,那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共赢不要零和。

想想正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间奔走的拜登,就知道我外长这话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世界炮火连天,中国埋头苦干。“一带一路”倡议,更让世界看到了合作的希望和机会。

也当然,无论是我们的继续发展,还是一带一路的落实夯实,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们需戒骄戒躁,徐徐图之。毕竟,美国还是世界老大,不会坐看我们变强变大。

0 阅读:10
读史

读史

知古而鉴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