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美贸易关系一直备受瞩目。近日,美国再次挑起贸易摩擦,2月4日,中国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反制措施,涵盖关税、出口管制、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彰显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这些举措不仅影响着中美双方,也在全球市场激起层层涟漪。
一、美方挑衅,中方精准关税反制
2025年2月1日,美国以 “芬太尼问题” 为借口,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这种单边主义行径严重违背世贸规则,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回应,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直击美国能源出口;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冲击其关键产业;对其他进口商品在现行税率基础上额外加征,且加征关税不予减免。这表明中国在贸易战中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以精准策略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与市场稳定。
二、出口管制升级,掌控战略资源主动权
除关税反制,中国商务部自2月4日起,对钨、碲、铋、钼、铟等关键金属出口实施管制。这些金属在高端制造业、芯片制造、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和铟生产国,延续2023 年以来的出口管制趋势,旨在确保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在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这无疑给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高科技制造业带来压力,冲击美方科技产业链。
三、强化市场监管,谷歌面临反垄断调查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展开立案调查。谷歌在全球多次面临反垄断诉讼,此次中国调查表明,全球科技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商业行为将受到更严格监管。虽谷歌在中国无搜索引擎业务,但在广告、移动应用分发、人工智能等领域影响广泛,调查可能影响其在华商业合作,为国内科技企业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四、不可靠实体清单再添两企,维护国内企业权益
商务部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PVH 集团旗下品牌在华市场占有率高,列入清单可能限制其在华业务,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因美纳公司作为基因测序领域领先企业,被列入清单后,中国企业可能减少对其设备和技术的依赖,加快自主创新。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中国在中美科技竞争中的重要反制工具,维护国内企业正当权益,防止外国企业不公平制裁。
五、市场震荡,全球关注贸易局势
中国反制措施公布后,全球市场反应强烈。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午后涨幅超3%,A50期指短暂下跌后反弹,显示出市场对中国政策的信心与对中国经济韧性的乐观。
美股期指则因中国关税反制和出口管制消息跳水,科技股和能源股面临下行压力。与此同时,特朗普调整关税政策,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税,却强调对欧洲贸易限制,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加剧,各国密切关注。
中国一系列反制措施释放出坚决反对美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强化关键资源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大跨国企业监管力度、展现贸易反制精准性的明确信号。未来,中美博弈持续,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高科技、能源、汽车等领域竞争更激烈。但中国已做好准备,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维护自身发展利益,推动全球贸易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其战略调整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