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没出过村的发小离世半年多,我再回家时,看到这幕哭了!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不管在外日子过的多好,总是怀念老家,怀念小时候的玩伴。我是万幸的,虽然早早定居在外地,但也经常回家看看母亲,家里的大姐也会时常去看望照顾母亲一下,这让我放心不少,另外就是我有个发小满仓,他几乎算是一辈子没有出过村,我每次回家,都会找他说话聊天,相比于很多打工人,说实话,我算是很幸运的了。
几年前,母亲走了,我在家里把葬礼给办完,也就离开了老家。当时满仓也问我,以后还会回来吗,多久能回来,我说这是老家,不管怎么说都会回来的,我退休之后,也会找他一起钓鱼下棋。满仓很高兴,或许是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只是这一天没有到来,满仓就走了。满仓走后的半年,也就是那年的年底,我回家过年,可是经过那一年,我是真的不想再回家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1.
满仓在我们这群发小里,算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吧。
小时候大家走路多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腿疼,但很多人都是过了一夜就没事,可是满仓不是,他是一直疼。
起初他父亲还以为满仓是闹着玩,甚至打了他一顿,后来发现不对劲,就送到县里医院做了检查,才知道他的骨头可能有问题,要想治好,需要花很大的钱。
满仓爹问如果不治会怎么。
然后,他们就这么回来了。
我们都以为,满仓这个问题不大,谁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越来越严重,他不能奔跑了,也不能跳跃,只能安安静静的走路。甚至,走路过了也会疼,坐轮椅,需要人搀扶,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满仓下面还有一个妹妹,生活的压力也就来了。
满仓母亲说要出去打工赚钱,给孩子看病,头两年,到了年底的时候满仓母亲都会回来过年,只是后面几年,人就没有再回来。
村里人说满仓的母亲是扛不住生活的压力,跟着别人跑了,满仓的爹也是很生气,每天喝酒,浑浑噩噩的,有时候也不做饭,但是孩子饿啊,于是满仓就自己去做饭给妹妹吃。
满仓终究是身体不行,刚烧好的开水,就直接倒在了胳膊与胸口上,疼的满仓龇牙咧嘴,嚎啕大哭。
满仓的妹妹满谷吓得赶紧跑到我家找我的母亲,我就跟着母亲去看了满仓,赶紧把他送到村里诊所,后来又找人找到了满仓的父亲,再转到县里医院。
在县里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就把满仓送回来了。
人是回来了,但满仓却不能够下床,还是需要养一段时间。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机,什么都没有,能玩的也就是弹弓或是下河洗澡之类的,再加上满仓本身腿就有问题,所以跟他玩的人,不是很多,也就那么几个。
如今满仓躺在床上,更没有人过来找他玩。
满谷每天吃过饭,都会来我家问我吃饭了没有,吃过饭能不能去陪一下她的哥哥。
我每次去,都是坐在他的床头,跟他说话聊天,一直到饭点才回家。
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当时的两个小孩聊了什么,竟然每天雷打不动的这么说着话聊着天。
后来,我学会了用纸叠一些千纸鹤或是一些元宝之类的东西,每次都会拿一些纸去找满仓,在他床头叠东西,也算是打发时间吧。
满仓人还是很聪明的,自己看了几遍也就学会了。
2.
村里的发小,到了一定年纪就去打工了,但有两个人是比较例外的,一个是满仓,他身体不行,所以一直在家生活,再一个就是我,一直在读书。
那个时候初中是在镇上读书,每次去都是要步行,一个人背着书包走在乡间小路上,人家有时候也打趣的说“哎呀,咱村的大学生要去上学了啊。”
上学,其实在村里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年龄了应该是出去打工赚钱,翻新房子和结婚生子,上学有什么用?
我也不知道上学有什么用,但不上学,母亲就要打我,不准我回家吃饭。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也只是在听母亲的话罢了。
也有时候,走在田间地头的时候,会看到满仓在地里除草,他动作很慢,但也还算可以,旁边是满仓的父亲。
我喊了满仓一声,也喊了一声“昌叔”(就是满仓的父亲),他们朝我挥挥手,简单的说了两句话就结束了。
每次从学校回来,满仓都会找我来玩,他喜欢看历史书,喜欢里面的故事,对敦煌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兵马俑也是极其的喜欢。
我说兵马俑在西安,离我们这实在是太远,等以后我赚钱了,咱就坐火车过去看看。
其实这几年,很多小伙伴都出去打工了,每到年底的时候,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聊天,他们聊着外面的世界多么的好,聊着人家都住了洋楼,满仓听着很向往,也很激动,他甚至也想出去打工。
只是,昌叔不允许。
我们都知道,满仓虽然现在看上去和正常人差不多,但他站不久的,站久了腿就疼的厉害,腰也会疼。
渐渐地,似乎大家也不敢在满仓面前说外面的世界有多好了,也不说今年去了什么什么地方,我甚至,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不会再带历史书了,他来找我玩,我只是说要先写作业,写完之后,再出去玩。
春去秋来,村里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人,他们都出去打工,我每次回家的时候,村里也就满仓和我两个同龄人了。我们会去田野里逛逛,会去桥上走走,别的也就没有什么了。
后来我就毕业了,几年后在老家结婚。
农村的喜宴,都是请附近有名的做菜师父过来帮忙,菜、桌子凳子盘子等等之类的,都是从街坊邻居那里借来的。
满仓干不了重活,就一直在院子里帮忙吆喝着,或者谁需要什么东西,他就负责派发。
满仓和几个发小兑了钱,给我弄了一块匾,是前程似锦的图腾,他们每个人都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下面一句话是祝我前程似锦。
我的那个房子,是三间小瓦房,就是村里很常见的那种房子,于是,我把这块匾放在堂屋的墙上,只要一进门就能够看到,也能够看到上面的人名。
结婚之后,我工作忙,很少回家。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有了家庭,都有了新的开始。
满仓也是,他也结婚了,他媳妇杜娟是隔壁村陈老汉的女儿,就是左眼有点看不清,两家也是就结婚的事情谈了好久好久,最后才确定下来的。
我们那群发小,在满仓结婚的时候,都拿了不少份子钱,也知道满仓结婚不容易,没有什么好帮助的,只能拿点钱,表示一下心意。
3.
人就是很奇怪,没有结婚的时候,仿佛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跟自己的好朋友能够天天在一起,一旦结了婚,似乎就没了自己的时间,日子过的飞快,一年一年的过,马不停蹄。
这些年,我在外站稳了脚跟,回家也是很少,我曾让母亲去我那里住,但她说喜欢老家的生活,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没必要去城里生活。
逢年过节,我会带着老婆孩子回家看看,也会顺便去看看满仓,聊聊天。
有一次满仓跟我说,我们这群发小,要么是定居在外地,要么在外面买了房子,要么就是发了大财,只要他,一辈子在村里,哪也没去过,过着老汉一样的生活。
我知道满仓心里憋屈,也知道他想要出去逛逛,对于他来说,上一次去市区,还是因为给昌叔看病,那次我刚好有空,就带着满仓他们在市区到处转了转,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出去吧。
每当满仓说出羡慕的话时,我都是劝他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压力也不一样,只要自己过得舒服,怎样都行。
也或许是年纪大了吧,满仓渐渐地也看开了。
他和媳妇在村里包了地,搞了大棚,两个人搭配着干活,虽然累点,但收 益还算不错,尤其是年底的时候,菜确实很好卖,每次杜娟都会拉着一车车菜去集镇上卖,到下午的时候基本上卖的差不多。
每年年底,我都会提前回来,陪着母亲买年货,也有时候,我会去满仓的那个大棚里看看,倒不是为了买菜,而是单纯的看看能有什么帮忙的。
看到他们忙碌着,有说有笑的,我也就知道,这样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也只是,那腿经常发作,疼的他龇牙咧嘴,但每次他又说“只要疼不死我,我就下地干活!”
当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满仓也是出了很大的力,又是帮我找人,又是帮我借东西,又是帮我安排事情。
说实话,我从上学到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外地,虽然每年都回家,但家里的人和事,其实是很少知道的,尤其是遇到大事的时候,该请谁,我是一个都搞不明白,这些事情,都是家里的长辈和满仓在帮助我。
那段时间,我悲伤至极,满仓就每天到我家跟我说话,陪我聊天。
几天后,我也就走了,那个时候满仓还问我会不会常回来,我说那是肯定的,这里毕竟是老家啊。
也确实如此,我回来的少了,也只有一些特殊的节日才会回来,而且每次都是我一个人。
有时候,满仓在他的那个大棚里忙,连做饭的家伙都带过去了。我路过时,他会喊我吃饭,给我指着锅里的鸡“快来吃,都是新鲜的。”
我想回家也是没人给我做饭了,那就跟发小在一起吃个饭吧。
在这一刻,我真的是羡慕了满仓,他虽然家里情况特殊,但至少身边都有亲人,也有自己的事业,这日子也很满足。
其实他的孩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大棚完全可以交给他的儿子,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而满仓就说,干农活干了一辈子,一闲下来,人就心慌。
我很能够理解满仓的话,当年我不让母亲干农活的时候,她也是这么说的,庄稼人,到了七老八十,还是想着往庄稼地里跑。
每次返程,满仓都会给我带点蔬菜,把我后备箱装的满满的。我总是调侃“我是回家进货了是吗!”
只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没有再体验过了。
满仓去世了。
4.
那几天,我跟着村里的几个人在料理满仓的后事。现在农村的葬礼很方便,来个吊机就把棺 材给下葬了,葬礼也是很快就结束。
下午,众人都走了,我也该返程,这个时候,从兜里拿出来500块钱,给了杜娟,还让她以后注意身体,那个大棚也别种了,交给儿子就行,或者去女儿家住一段时间也行。
杜娟伤心欲绝,没有说太多的话。
我从满仓家出来,又回了一趟我家。
看着这个庭院,心里也是挺难受的,我劝杜娟看开一点,可是我自己能看开吗?
如今再回到自己的这个家,没了父母,没了兄弟姐妹,看着熟悉而陌生的一切,这心里也是空唠唠的。
一直一来,都在想,家里没父母了,老家还回来吗?
我之前想的是必须回来,因为这里有我的所有美好记忆,还有童年的发小,然而,现在来看,似乎一切都没有了。
在外地有个家,老家,就真的只是一个故乡。
不过我还是坚持了,年底的时候回家过年。
到了年底,也是满仓走了半年的时间。
路过他的那个大棚时,我下意识的停顿了,以为是满仓喊我,但看到的却是村里的另一个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满仓走了之后,这个大棚就被他儿子给兑出去了,他儿子带着杜娟去了外地生活,今年过年,估计都不会回来了。
我懵了一下,开始了恍惚。
到了家,我开始收拾我的小院子,毕竟很久没有回来,屋里灰尘很多,一股股霉味,实在是充斥的我难受。
下午,我出去办事,路过满仓的家时,看到大门紧闭,忽然有一种失落感,就好像是本来心里是有一个期待,但这个期待,现在没有了。
以前过年的时候,我会和满仓一起去集镇办年货,他会跟着我买鸡买鱼,或者在车里等我。
除夕当天上午,我贴好对联,会帮着他一起去贴。
到了晚上,我们还会一起打打麻将,或者就是在院子里弄点柴火点燃起来,大家有说有笑。
这些习惯,我们每年都是如此。
只是现在,没有了。
我还想着今年要给满仓的孙子或是外孙一点压岁钱,我还想着再给杜娟送点牛奶什么的,只是现在,没了机会。
今年的春节,格外的冷清。
一来,村里不让放炮,少了过年的氛围,就好像是“哑巴新年”一样,二来,满仓家没人,连对联都没有贴,看上去一点新年的感觉都没有。
我跟着村里的人,走了一圈去拜年,往年,我会带着满仓也去给人家拜年,不少人看到满仓之后,也会关心一下他的身体。
只是如今,这些都没有了。
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因为新年的氛围,我总觉得没了亲人在身边,别人的喜庆与欢乐跟我无关,我甚至都融不进去,就好像别人在高歌,而我却带着耳机,听不清外面的喜悦。
我看着自己的家,看着满仓的家,忽然,眼睛就湿润了起来。
我也没几户亲戚要走,看着人家成群结队的走亲戚,两家人见面又是抱在一起,又是有说有笑,小孩子还能够拿到不少压岁钱,大人还能够问问今年对方过得怎么样。
可是这些,我都没有。
过了年没多久,我就返程了。
只是这一走,估计要很久不会再回来了吧。
或许这是很多人的命运,家里没了父母,在外早就定居的人,到了一定年纪,也该有了属于自己的选择。
老家不是不回去,而是,似乎回去了,又像是没回去一样。
好文,写的很真实,看后感触颇深!
写的很实在,有同感,好文[点赞]
泪目了,想起了我的童年和故乡
8090后的回忆吧!很有感觉的文章!只有亲身体会才能写出来吧!
前两年一直很纠结 要不要出去打工 我从事的行业 外面要比家里每年多挣2万左右 刨除在外面额外的花销 也要多挣1万 但是我父母快60了 家里有地 有梨树 也不舍得包出去 我要是出去 家里就一点也帮不上了 给他们钱雇人 也不舍得 我要是在家 我就能帮着干地里活 他们能轻松很多很多 今年不是特别纠结了 钱少点就少点 能让他们轻松些 这才是我想要的
很是同感,父母在老家就在!父母去老家就是祖籍了
父母在,不远行,但当下都是背景离乡,等回乡父母已老迈自己也老了,父母在还回,父母如果走了,回家过年还有啥盼头,乡愁如果圆,怎得一声叹息,唉!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路,父母亡人生只剩归途。 现在七零八零后的真实写照。
有鲁迅的笔风
真人真事真情。
老妈老爸走了把老婆留在乡下就行了呗就有想念了。这么简单道理都不懂,要把这些优秀回乡过年传统发扬下去。
且行且珍惜
写的很真实[跪了]使多愁善感的我更加忧伤[思考]
老家没有了寄托和牵挂,就会越来越远了。
很有同感,父母发小在的时候,还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发小,父母发小不在了,也没想回去了
这辈还回村走走[呲牙笑]下辈人村都不回了哟[流鼻涕]
父母尚在……家就是一种期盼!
比很多文章好多了
回去也容易,把破屋收拾下就可以住。人情往来也可以重新建立,就是怕住久了,也会腻。
希望早日脱离苦海,到达仙界[静静吃瓜]
突然觉得人活一世,好孤独[哭哭]平淡好文[点赞]
写的不错,父母在还有家,父母不在只剩归途
[并不简单]
曾经笑语满童年,转身回望亲不在,两眼旧屋忆思念,茫然不知泪已出,且行且珍惜!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
不回也没人请你回,一个没根的人注定到哪里都是漂泊!
好文章!
看得泪流满面,心里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