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到现在为止,毛主席去世已经超过40年了,但他的思想还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全球民众的心里,毛主席不光是个国家带头人,还是个大家公认的、实打实的指路明灯、政治大腕、军事奇才、思想大家,了不起的诗人、民族的骄傲。他性格刚毅、自个儿拿主意、讲求真相,整个人都在发光。不过话说回来,毛主席也是个平凡人,他和咱们一样,心里头也有七情六欲。
任弼时的小女儿任远征,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慢慢长大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对毛主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是记忆犹新。
【在羊圈出生,延安见到毛主席】
8月份,任弼时带领着队伍,在四川阿坝那片广阔的草地上前进。他的妻子陈琮英,虽然已怀有十个月的身孕,但还是咬牙坚持着,一路跟着部队走。
部队翻过了雪山,又渡过了河流,这时候陈琮英肚子突然疼了起来。她心里明白,八成是刚才碰了冷水,孩子这是要出世了。
陈琮英眼看就要生孩子了,被安排到了旁边一户藏族人家里。那时候,藏族人的房子就像个小楼,楼上住人,楼下放羊。要是想进屋生孩子,陈琮英就得爬楼梯,可对于一个马上就要生的孕妇,这实在太难了。没办法,陈琮英只好在羊圈里铺了块油布,就在那儿把孩子生出来了。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任弼时两口子别提多开心了。那时候红军正忙着走很长的路,所以他们就给小姑娘起了个名字叫远征。
任远征刚出生不久,陈琮英就忙着去干活了。那时候条件太差,她自己营养跟不上,所以没法给女儿喂奶。
之后,朱德主动把钓到的鱼拿给了陈琮英,这样任远征才有了喝的奶。
不久,小任远征刚出生没多久,就在包裹里踏上了长征的路。红军的叔叔们轮流抱着她,一路走到了延安。
到了延安,任弼时和他妻子忙得团团转,根本顾不上照顾女儿,所以就把任远征送回了湖南的老家。但好景不长,任弼时的老妈离世了,任远征就只能跟着一个姓王的奶奶生活。一直到1946年,她才又被接回到了延安。
年纪慢慢变大,任远征小时候的事情大多记不清了,不过在延安度过的那些日子,他还是记得很清楚。
到了延安那会儿,任远征都10岁了,但因为吃得不好,身子骨特别瘦小,看着就跟七八岁的孩子似的,真是让人瞧着心里头不是滋味。
在这儿,她头一回见到了毛主席。但那时候她还小,根本不懂“主席”是啥意思,就晓得毛主席跟她爸、刘少奇、周恩来他们都是一辈儿的,所以她管谁叫都是一口一个“伯伯”,没啥分别。
任远征回忆说,那时候延安虽然挺不错,但蒋介石那边的炮火老是让人没法安心,她在那儿待了数月后,中央就下令要转移了。
老爸一直都很严格,从来不让孩子们搞啥特殊待遇。就算现在敌人追得紧,他也不让孩子跟着中央领导走,硬是要他们跟着学校队伍一起行军。
跟着学校长途跋涉真的挺累人。任远征这孩子来自南方,对北方的一切都感到非常不适应。当他们抵达安塞那地方,她被那里浓重的羊腥味熏得直犯恶心,结果她总是吃不下多少东西,饿得慌。有那么一回,她还差点儿给饿晕过去了。
走在行军的道上,危险一个接一个,他们好几次都险些被敌人给逮住。有那么一天,他们足足走了好几十里地,正准备扎营休息呢,突然一个通信兵跑过来,急匆匆地跟队长说,后面又有敌人跟上来了,得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校长急得团团转,老师们眼泪直掉,孩子们见状也哇哇大哭起来。好在边区政府的大佬林伯渠出面,他动脑筋调来了部队,这才把敌人给赶跑了。
任远征最终还是被父母接了过去,后来她才晓得,这事儿是毛主席帮着她父亲说了好话。
行军路上,毛主席忽然想到了任远征,便转头问任弼时:“你那小闺女在哪呢?”任弼时回答说:“正跟着队伍一起走呢。”毛主席一听,心里挺不是滋味,连忙说:“她也跟着走啊?那你得赶紧找人把她接过来。”
之后,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任远征得以重返父母的怀抱。
【中南海回忆,李敏笑称毛主席是“要饭的”】
部队到了王家湾安营扎寨后,任远征隔三差五就能碰上毛主席,她总是亲热地喊他“毛伯伯”,毛主席每次听了心里都乐开了花。要是哪天任远征没喊,毛主席还会逗她:“嘿,小家伙,今天怎么忘了叫我啦?”
任远征可能是那些孩子里头,唯一一个不怎么怕毛主席的。有次大人们提议让她演《兄妹开荒》这个节目,她一点也没含糊,立马就爽快地答应了。
她先给哥哥献上一曲,接着又给妹妹唱了一首。这声音把毛主席都给吸引出来了,他走出窑洞,直夸道:“嘿,这小姑娘唱歌还真有两下子呢。”
后来,任远征给大伙儿来了一段秧歌舞,把大人们逗得乐开了花。毛主席也是乐不可支,一个劲儿地夸她唱得好。她呢,一听夸奖,扭得就更起劲了,大人们见状,笑容也更灿烂了。
过了些时日,毛主席一瞧见任远征,就直接喊她“老相识”,一见面就说:“老相识来啦。”
在万家湾待的那十几天,虽然时间不长,但真的是那时候特别珍贵的快乐日子。后来因为部队得挪地方,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任远征就被安排去了山西旁边的一个县。等到她再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北平已经打下了天下。
那时候,任远征一家临时住在景山东街,因为跟李讷、李敏挺合得来的,所以她老往毛主席家跑,在那玩。
有次,任远征拉着小伙伴去找毛主席。一推开主席的门,瞧见他正躺在床上看报纸呢。任远征没觉得有啥不妥,直接拽着毛主席的胳膊就说:“毛伯伯,您这也太悠闲了吧,这都啥时候了还在床上看报呢。”毛主席非但没恼,还乐呵呵地从床上站了起来。
毛主席拿自己的稿费,在中南海搞了个游泳池。他邀请中南海里的每一个人都去游泳,任远征也经常跑去那儿嬉水。
有次,任远征游泳时碰巧撞见了毛主席。毛主席就好奇地问她:“你的名字是谁给起的啊?”任远征回答,说是因为她正好在长征那会儿出生,老爸为了纪念,就给她起了个名儿叫远征。
毛主席再次发问:“为啥不给自个儿取名叫长征呢?”任远征一本正经地回答:“我要是叫长征,那不就跟越南的那个长征书记撞名了嘛,到时候咱俩站一块儿,您能分得出来谁是谁吗?”
听完之后,毛主席被任远征的纯真给逗乐了,笑得特别开心。
在跟毛主席一起的那段时光,还有件事情让任远征记得清清楚楚。
我爸任弼时和毛主席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两人关系铁得很。我爸还在的时候,毛主席老爱往我们家跑,临走时还得找我妈要点好吃的,像是什么腊肉啊、腊鱼啊、腊八豆啊,还有辣椒之类的。
过了阵子,李敏也知晓了这事儿,她就跟任远征打趣道:“我爸简直就是个‘讨食的’,老去你们家串门要东西。要了还不满足,有回还把你妈请来给咱家做腊八豆呢。”
小时候的日子特别美好,可老爸一走,啥都变了样。
1950年,任弼时因为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这让中央的领导们心里都特别难过。毛主席为了给他的老战友送行,还亲自去抬了棺材。后来,任弼时被安葬在了八宝山,毛主席还特地为他的墓碑写了字。
任远征回想起,老爹走了之后,主席就很少上门来讨吃的了,不过还是很在意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咋样。
现在,任远征老爷子已经快90岁了,但他还记得清清楚楚,以前和毛主席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毛主席一直活在咱们老百姓的心里头。
任远征、董良羽、左太北、杨绍明、邓淮生、曾晓前、金戈和高芳,这些人都是毛泽东的红色后代。他们的事迹被刊登在2013年《纵横》杂志的第12期上。这篇文章讲述了这些红色后代的故事,他们继承了先辈的革命精神,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他们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都在文章中得到了详细的描述。作为毛泽东的后代,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懈怠,反而更加努力地去拼搏和奋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红色后代也能在新时代里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