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偿债对冲裁员消息,中梁控股誓要“活下去”

白丁财说 2022-01-18 19:24:19

一直靠高频次、小额度美元债回购动作,向市场主动传递“稳健”信号的中梁控股,终于豪横了一把。

1月17日,中梁控股发布公告称,已提前由境内银行账户完成汇出所有必需的资金至其境外银行账户,用于2022年1月31日票据到期时偿还余下的本金金额及应计利息。

也就是说,中梁控股此次提前了近半个月时间,全部偿还了即将到期的债务。

就目前的大环境而言,房企如果能够如期履约债务,绝对称得上是大利好。

然而,就在18日,中梁控股的股价下跌了近3个点。尤其是在港股房企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中梁控股今天的股市表现,更为扎眼。

究其原因,是因为中梁控股近期进行了公司架构调整,“优化”掉200多人。

原来,此次中梁控股提前全部偿还债务,正是为了对冲裁员这一负面消息。

名曰回归主业,实为裁员“节流”

1月16日,中梁控股发布《关于控股集团总部组织调整相关事项的通知》表示,因公司架构调整,控股集团总部相关职能将与地产集团总部进行整合。

根据《通知》,没有明确落位的员工将于17日安排正式离职,中梁控股将按照法律规定的离职补偿金N+1(含绩效工资)进行支付,试用期员工按照0.5个月工资支付离职补偿金。

从通讯录来看,中梁控股此次裁员涉及300余人,其中控股集团总部约148人,新基础建设支撑集团约164人,其他组织33人。而在三个部门全体裁员后,中梁将择优回流80余名员工。

也就是说,此次中梁控股最终要“优化”掉200多人。

要知道,就在2021年下半年,中梁控股集团总部已经经历过一次调整裁撤,其员工数量从高峰时期的600多人,只剩下300多人。

而此次架构调整,剩下的300多人,再次被“优化”200多人,仅剩下80余名员工。

对于中梁控股此番操作,有员工就戏称,这是“一夜回到上市前”。

2019年,中梁控股上市之后,其集团总部也随之成立。而董事长杨剑对其寄予厚望,将集团总部视为试水创新业务的前哨平台。

因此,中梁控股广揽群雄,并在创新业务上投入了巨额资金。

然而,时至今日,中梁控股集团总部与地产集团总部整合,曾经庞大的控股总部员工团队,也只剩80余人。

对此,中梁控股方面的解释是,这是公司顺应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剥离一些非地产业务,聚焦地产主业,集中精力做好地产开发。

但是,更多的分析认为,中梁控股此举是为了“节流”。毕竟,活下去,才是当前房企的首要目标。

明债和“暗雷”当头,如何活下去?

从销售表现来看,中梁控股甚至要优于那些头部房企。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梁控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1718亿元。

在2021年3月的业绩会上,中梁控股曾表示,公司预期2021年可售资源超过2600亿元,2021年的合约销售目标为1800亿元。

以此计算,2021年中梁控股的业绩目标完成率为95.44%,非常不错了。

近一年时间以来,众多房企都在行业危机的氛围之中瑟瑟发抖,无外乎,都是为了身上的债务。

而解决债务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销售回款。

从中梁控股去年的销售表现来看,回笼的资金应该是不少。可即便如此,应付起债务,中梁控股未必有足够的底气。

就在17日,中梁控股用1.81亿美元,完成了对2022年1月31日到期美元债的全部偿还。

此番操作,中梁控股显然是为了对冲裁员这一负面消息。

不过,此次偿还美元债,还只能说是中梁控股的“前餐”。

而在接下来的5月,中梁控股还要面对3亿美元债的到期,7月还要到期的4.5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光美元债中梁控股就得还7亿多美金。

而从2021年半年报数据来看,彼时的中梁控股手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282.1亿元。但是在短期债务方面,仅短期借款一项,中梁控股就有232.1亿元。

而应付票据和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虽然中梁控股没有明确列出来,但仅其应付账款及票据一项,就有184.5亿元,这还是在509.2亿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隐藏”债务的情况下;另外,彼时其一年内到期的美元债就加起来有近10亿美金。

如此看来,中梁控股手上的现金,根本无法覆盖短债。

如今,半年过去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中梁控股的负债情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意义上的改观。

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梁控股就频频被传出,实控人隐名控股私募基金公司,发行几百亿的私募基金进行“自融”。

这些暗雷,中梁控股又如何应对?

裁员,还只是第一步。想要活下去,中梁控股要做的,还有很多。

0 阅读:29

白丁财说

简介:专注地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