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年味越来越浓,元旦夜的烟火铺满天空,预示着新一年的光辉璀璨。
然而,一个很悲伤的事实是,当我们在欢度新的一年时,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新旧交替的前夜。
12月29日,韩国一架客机发生意外,飞机上的181人,仅有两人生还。
飞机失事后,机场大厅响起了绝望的哭声,全世界都为这场灾难感到悲伤。
飞机为什么会失事,也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网上猜测纷纷,议论不绝。
中国机长刘传建,就一语道破了这起事故带来的深刻教训。
而结合他当年的神操作来看,这段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韩客机坠毁事故12月29日,韩国客机7C2216在着陆时起火爆炸,造成179人遇难的悲惨后果。
整座飞机,只有机尾的两个人幸运逃生。
这起事故一发生,就震惊全世界。
关于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目前没有一个特别权威的说法,都是各国专家或者资深飞行员根据现场情况推测。
有人说凶手是鸟群,有人说是机长业务能力不行,还有人把锅扣到了机场跑道尽头的墙上。
我们先说那堵墙。
很多人都认为,飞机着陆后会爆炸,都是因为那堵混凝土砌成的墙,因为飞机是在撞上墙后才爆炸的。
这堵墙是机场建造的,主要是引导飞机进入机场跑道。
按规定,它不应该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并且不应建在地面之上。
很明显,机场违反了规定,这也是让它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再来说说鸟群。鸟群撞到飞机,导致起落架受损,这是流传最广泛的一个说法,并且也有事实依据。
但如果说鸟群导致起落架出问题,从而造成飞机坠毁,却不太可能。
长期研究航空领域的编辑托马斯曾说,无论是飞鸟撞机还是起落架故障,都很常见,但它们都不足以造成飞机坠毁。
托马斯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即便鸟群撞飞机导致起落架受损,但飞行员还是有操作空间和反应时间的。
而且,就算起落架放不下来,也还有备用系统能放下起落架。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飞机着陆的时候,飞行员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做出任何措施?
有人猜测,是驾驶员没有反应过来。
在着陆和复飞之间犹豫了片刻,以至于没来得及放起落架,做减速措施,让机体腹部硬着陆,机毁人亡。
再加上,事故发生当天,机场跑道的减速系统正在维护,消防部门也没有到场,无法及时干预,所以酿成悲剧。
综合来看,这起事故完全就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所以,也有人说这架飞机很倒霉,运气不好,那么,真是这样的吗?
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事故发生后的当天晚上表达了惋惜和心痛,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阐述飞行员严格训练和扎实基本功的重要性。
在刘传健看来,事故发生时,飞行员的镇定和冷静,都是平时严格训练的结果。
因为对专业知识和各种操作烂熟于心,所以才能做到临危不乱。
刘传健是川航的英雄机长,《中国机长》的原型,他说出这些话,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因为六年前,刘传健驾驶的3U8633航班,就和济州航空坠毁的客机一样,发生了意外。
并且,这些意外因素比韩航的还要多。
不同的是,7C2216不幸坠毁,而3U8633在刘传健的极限神操作下,全员生还,有惊无险地着陆。
那么,刘传健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创造奇迹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是从空军队伍里退役的飞行员,曾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担任教官,后转业去了四川航空,在飞行领域,他堪称最强王者。
2018年5月14日,刘传健坐进熟悉的驾驶舱,完成了滑行、升空一系列操作,朝青藏高原上的日光之城——拉萨飞去。
这条航线要飞越青藏高原,难度很高,但刘传健专业知识过硬,飞了几百次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他以为这次也和往常一样。
清晨七点左右,飞机爬升至万米高空,进入巡航阶段。
早起赶飞机的乘客已经入睡,空姐们在准备早餐,一切显得那么安宁和温馨。
突然,前方传来清脆的“咔嘣”声,副驾驶前方的挡风玻璃一寸寸龟裂,刘传健的神情严肃起来。
飞机的挡风玻璃一共有三层,碎掉的是其中一层。
学到的知识告诉刘传健,哪怕只碎掉一层,飞机的承受力都会减少,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必须紧急迫降。
刘传健联系管制台报告了情况,并说出了迫降成都的决定。
然而,管制员刚发出指令,副驾驶前的挡风玻璃就猝不及防地爆裂了。
猛烈的罡风灌入驾驶舱,舱内气温骤降到了零下四十度。
仪表台在严寒和飓风的折磨下几乎报废,副驾驶徐瑞辰被强大的气压裹挟,半个身子都掉到了机舱之外。
与此同时,客舱内乱成一团。
在失重的环境下,乘务员和手推车一起浮到了半空,孩子吓得哭闹不止,缺氧的乘客们不断呕吐,整个机舱都弥漫着悲伤绝望的气息。
一片混乱中,身穿短袖的刘传健神情刚毅,稳如山岳。
他的双手被冻得青紫,几乎不能弯曲,眼睛也被狂风吹得睁不开。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用力睁大眼睛,目视前方,掌握方向杆,力挽狂澜。
极端的严寒之下,刘传健已经被冻僵,他知道飞机要摔下去了,但他却不愿意放弃。
坚持下去!一百多名乘客的家人,还在等他们回家!
于是,在失压、缺氧、强风、严寒、噪音、前挡玻璃碎裂、自动驾驶设备故障等各种debuff叠加的环境下,刘传健开始了艰难的手动驾驶。
他稳住心神,一边凭借惊人的毅力紧握操纵杆,尽力控制飞机的状态,一边用右手取左侧的氧气面罩,操纵着飞机下降。
飞机平稳后,他救下了即将坠落的副驾驶,两人默契配合,开始了“史诗级手动备降。”
36个动作,每一个都做得艰难无比,但每一个都精准无误。
这份毅力,这份堪称天花板级别的驾驶技术,就问几人能做到?
最终,在刘传健和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飞机在双流机场成功落地。
劫后余生,所有人都情绪激动,又哭又笑。
事后,国外进行这次事故的模拟,无论模拟多少次,结局都是机毁人亡。
刘传健和他的搭档凭借硬如钢铁的个人意志和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扭转乾坤,是奇迹中的奇迹。
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里穿短袖坚持半个小时,明明觉得没有希望了,却还是不愿放弃,全凭经验盲开飞机,平安落地。
这种情节,爽文都不敢写,只能说刘传健的所作所为超越了人类极限,各种意义上的。
有了这一段死里逃生的经历,也难怪刘传健会发出那样的感叹。
诚然,空难是无法预测的,但当灾难真正来临,一位训练有素,临危不乱,各方面素质过硬的飞行员,无疑会提高生还率,刘传健说的并没有错。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这样的灾难越少越好,每一次旅程,大家都平安起飞,平安落地。
参考资料:
1、北京日报《“英雄机长”刘传健发声》
2、央视网 《面对面》刘传健:中国机长
3、红星新闻-韩飞机失事原因引发“口水战”,美专家:猜测是调查人员最大的敌人
4、中国青年网 《撞鸟、起落架故障、时间紧?韩国客机失事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