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这只鸟儿,咋飞得那么高呢!

思聪谈社会 2025-02-13 10:20:36

老詹虽是七五叟,奋力追赶年轻人。

最近这些日子,同DeepSeek干上了!

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给它出几个难题”,

从指出“DeepSeek的致命伤:说假话”,

到表扬“看DeepSeek如何对待批评”

……

与DeepSeek打交道以来,脑子里一直存一疑问,

BAT(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等诸路大神,

AI布局早已铺开,苦心经营了好些日子。

为什么一只名不见经传的鸟儿DeepSeek

一家伙就蹿了出来,

飞得那么快那么美,

嗖——地一下,就把那些大鸟全给抛到后面去了呢?

查了点资料,看了些文章。

当然,也请DeepSeek帮帮忙。

总算理出一些头绪。

按照老詹行文的一贯风格,

争取用人人都看得懂的文字,给解说解说。

奥秘一:绕道

思路决定出路。

梁文锋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战略思维。

DS(DeepSeek简称)的成功,关键的关键,

就在于它趟出了一条AI开发的新路!

过去,要想搞AI,谁都必须过一关,

依赖英伟达高端显卡和CUDA生态。

DS偏偏不走这条路,来了个绕道而行!

学习借鉴先行者曾经行之有效的国产替代法。

通过底层技术革新,直接绕过CUDA,

用国产芯片和PTX技术,实现了低成本算力。

这一突破,迅速产生连锁效应,

不仅让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迎来春天,

更让中国AI产业纷纷摆脱了芯片“卡脖子”窘境。

还让美国依赖芯片优势所没置的“算法屏障”,迅速崩塌。

DS一问世,英伟达股价便哗啦哗啦直往下掉,

原因正在于此。

DS这只小鸟,让国外AⅠ大咖们纷纷另眼相看,

原因亦在于此。

奥秘二:省钱

由于DS趟出了一条AI开发的新路,

其产生的直接效应就俩字:省钱,

很快就把AI“入场费”打到地板价!

传统AI要训练大模型,动辄就需要天价算力。

例如,某大厂单次训练成本竟高达上千万美元!

DS呢,通过算法优化和开源框架,

直接将算力需求降至人家的“零头”!

换句话说,用低端显卡跑出了高性能模型。

在AI领域上演了一出绝妙的“性价比”神话。

省钱——这已成为DS横空出世身上自带的标记。

中小公司原本望“算力”兴叹,如今高兴地拎包入场。

一时间,AI应用如雨后春笋,突突突突,冒了出来。

一位投资人形象地比喻,

以前是巨头吃肉,小厂难喝汤。

现在是DS发铲子,全民挖金矿。

奥秘三:开门

DS开发的另一新思路是,敞开大门。

我家大门全打开,欢迎大家都进来!

这种开放思维,是否受了当年国家以开放促改革的启发呢?

反观那些大厂们,几乎都将技术锁进了保险柜。

这也难怪人家,过去搞开发,家家不都如此吗?

DS大度得很,一出山就将代码和技术路线公之于众!

这一招,初看似乎又“傻”又“慷慨”,实则是最高明的生态战略。

敞开大门,吸引了大批开发者。

技术迭代速度,呈指数级提升!

华为、小米等硬件巨头,看这势头,也顺势与DS携手,

融入智能家居、汽车等端侧设备,

形成了“开源+硬件+场景”的闭环。

反观百度、阿里等“先辈”们,虽然技术积淀深厚,

却因“闭源”模式导致生态狭窄,用户数据难互通。

正是:

DS,胸宽广,能开放者得天下。

大厂们,眼界窄,闭门造车难作为。

奥秘四:贴地

DS的成功,还在于它的应用相当接地气,

不好高骛远,不仰望天空,

只是轻轻地、迅速地顺着前面地形,寻路前行。

当一些大厂还沉迷于“大模型军备竞赛”时,

DS瞄准了智能家居、汽车、消费电子等接地气的场景。

华为、小米借DS之力,将语音助手、智能眼镜等产品快速升级,

用户只需千元设备,即可享受AI服务,

彻底打破了“AI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

反观大厂们,虽在搜索、社交领域深耕,

但AI落地场景单一,用户感知有限,

最终陷入“技术强、应用弱”的窘境。

DS逆袭,绝非偶然。

它展开翅膀,沿着“绕道、省钱、开门、贴地”的路径奋飞,

像一只体态轻盈的鸟儿,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当我们抬头看见这只鸟儿在蓝天自由翱翔时,

不禁低头想,哦这只鸟儿,

飞得好高,好美,好自在!

我们何尝不可以学一学呢?

0 阅读:1
思聪谈社会

思聪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