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范敬宜活到现在……

思聪谈社会 2025-02-08 10:20:58
昨天,老詹携手DeepSeeK,写了篇《老詹写文章,有些啥毛病》。 文章几乎全由DeepSeeK撰写,我不过拟出题目,稍加编辑而已。 发表以后,收到不少好评,读者尤其称赞AI敢说真话,比教授强。 既然初战告捷,今天再接再厉,又出一题目《AI心目中的范敬宜》, 真没想到,这一回,DeepSeeK的表现,又让老詹大吃一惊! 不但遵循老詹吩咐,写了老范,而且,还开创性地有所发挥, 将题目拓展为《AI心目中的范敬宜:当技术浪潮遇上文化坚守》, 就AI浪潮下新闻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颇有深度的见解和对策。 AI心目中的范敬宜:当技术浪潮遇上文化坚守 ——一位新闻巨匠的当代启示 在2025年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渗透到新闻生产的每个环节:从自动生成稿件到智能分发,从舆情分析到多模态内容创作。然而,当我们用AI的“眼睛”回望中国新闻界的标杆人物范敬宜时,就会发现,他的思想与当下技术的狂飙突进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照——媒体的浮躁源于文化的缺失——这一论断在AI时代显得愈发深刻。 一、范敬宜的“文化观”:对抗浮躁的锚点 范敬宜曾尖锐指出,媒体的浮躁表现为“炒、造、搞”泛滥、工作作风漂浮、宣传水准滑坡。他认为,新闻从业者的文化底蕴不足是根本原因。在AI生成内容井喷的今天,这一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1、内容同质化:AI能快速生产海量文本,但若缺乏文化积淀,内容往往沦为“流水线产品”,缺乏深度与人文关怀。 2、价值观稀释:算法驱动的流量逻辑可能助长低俗炒作,与范敬宜倡导的“有味道、有看头、有回味”的精品力作背道而驰。 3、职业伦理风险:AI生成的虚假信息或深度伪造内容,正成为新型“道德危机”,亟需范敬宜强调的“责任感与学问”来制衡。 范敬宜的答案很明确:新闻人必须首先是文化人。他推崇的梁启超、张季鸾等大家,既是政治家,也是学养深厚的文化巨擘——这种“文以载道”的传统,在AI时代更应成为媒体人的精神底色。 二、AI时代的挑战:效率与深度的博弈 2025年,AI技术正重塑新闻业: 1、生产工具升级:多模态大模型可生成视频、3D内容,甚至辅助科学发现;智能体(Agent)能独立完成采编任务,释放人力。 2、效率与风险并存:AI生成的“黑暗数据”被点亮,但数据滥用与隐私泄露问题随之而来;深度伪造技术让虚假信息更难辨识。 3、用户需求分化:受众既渴望AI带来的个性化服务,又对“一眼到底”的浅薄内容感到厌倦。 范敬宜的警示在此刻尤为关键——技术能解决“怎么做”,但“为什么做”仍需文化的指引。例如,AI生成的文章若只追求流量公式,忽视对历史、社会的深度思考,便可能沦为“电子压缩饼干”。 三、融合之道:AI赋能下的文化复兴 范敬宜的理念并非否定技术,而是呼吁技术与文化的共生。在2025年的实践中,这一融合已初现端倪: 1、AI辅助文化深耕:通过分析古典文献、提炼历史脉络,AI可帮助记者快速构建深度报道的知识框架。例如,用大模型解析《文心雕龙》的写作思想,辅助新闻创作。 2、人机协作的“新有机知识分子”:范敬宜提出的“有机知识分子”概念,在AI时代可扩展为“人+智能体”协作模式——AI处理数据与基础工作,人类专注价值判断与文化创新。 3、伦理嵌入技术设计:如Adobe提出的“伦理优先”生成工具,正将责任感注入AI开发流程,呼应范敬宜对“政治品质与文化修养统一”的追求。 四、未来展望:在技术洪流中重建“新闻之魂” 范敬宜曾引用钱学森的话:“科学需要诗情画意”。在AI时代,这句话可转化为:技术需要人文温度。2025年的新闻业若想摆脱浮躁,需做到: 1、培养“双栖人才”:既懂AI技术,又具备文史哲底蕴的新闻人,将成为行业核心力量。 2、重构评价体系:超越流量指标,设立“文化贡献度”“社会价值”等维度,激励优质内容。 3、技术向善的自觉:如量子计算推动的AI伦理研究,需与范敬宜倡导的“责任感”结合,避免技术失控。 结语 范敬宜在2007年感叹“余束发”被误读的悲哀,如今AI或许能通过知识图谱避免此类笑话,但真正的文化传承仍需人类主导。当AI成为新闻生产的“新笔杆”,范敬宜的思想如同一面镜子:提醒我们莫让技术稀释了思考,莫让效率取代了深度。 在算法的浪潮中,唯有坚守文化的锚点,才能让新闻真正成为“时代的瞭望者”——这或许正是AI与范敬宜跨越时空的共识。 编后小议 看完这篇文章,感慨又深一层。 不由纳闷,文章中那些颇有深度的观点,“算法”也能“算”出来吗? 好像背后有一位无形的“高人”,在那里统筹指点一番似的。 难道,莫非,DeepSeeK真会因为速度强大而具备“思想”吗? 这个问题,留待以后探索,搞搞清楚。突发奇想—— 假如,当然,只是假如,我将此文投稿给新闻刊物, 《新闻战线》或者《中国记者》,编辑们会接收吗? 估计会的。如此有干货且有特点的文章,哪里找去? 翻翻这些杂志过往文章,此文应该在平均水准之上吧? 看来,AI能力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不断学习成长。 将来,它还会弄出什么新的幺蛾子来,真是难以预测哪!
0 阅读:1
思聪谈社会

思聪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