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白茅根

老糖话健康 2023-06-22 08:45:05

白茅根属止血药中的凉血止血药。(凡以促进血凝、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出血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本类药物药性或偏于寒,或偏于温,或偏于涩,或偏于泄,因而止血功效有别。按其功效之不同,本类药物可分为凉血止血、温经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等四类,可广泛用于血热、虚寒、瘀阻等所致之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外伤出血等病证。能消除出血病因,促进血凝,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出血之证,病因不同,应用止血药时,必须根据病因及不同症状选药及适当配伍,才能提高疗效。如属血热妄行之出血者,当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清热凉血药同用;属阴虚火旺,虚火内炽者,亦须选用凉血止血药,但适宜配滋阴降火药用;属瘀血阻滞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而适当配活血、行气药用;属虚寒出血者,应选用温经止血药并配温阳补气摄血药用。使用止血药,应注意既止血又不留瘀。如瘀血出血,误服收敛止血药,则瘀滞不去,难以止血;出血初起,过服寒凉,可致瘀血内停;若大出血而致气虚欲脱者,急需补气固脱,不可单用止血药。此外,传统经验认为,某些止血药制为炭剂,其止血作用增强,炭剂有增强收敛及吸附止血作用;某些凉血止血药制为炭剂后,寒凉性减,可扩大其使用范围。但也有部分止血药制为炭剂后,其止血作用反逊于原生药者,故不可拘于一说。凉血止血药性属寒凉,主入肝经血分有凉血止血之功,主要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血热出血,证见出血色鲜红,较浓稠,伴发热或不发热,烦躁,面红目赤,口渴欲饮,舌质红或降,脉数有力等。应用凉血止血药时,常配清热凉血药以加强止血作用;血热出血,易致伤阴,故兼阴虚者,应适当配养阴清热药用。内服大剂寒凉止血药,可致血瘀气滞,故应用时多配活血止血药同用,必要时,亦可适当配伍行气药用。)

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生用或鲜用。

【处方用名】

白茅根、鲜茅根、茅根。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本品寒能清热而凉血止血,尤善治尿血。甘寒能清热生津,其性下行渗泄,有利尿通淋之功。

1、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所致之衄血、咯血、吐血,常配牛膝、代赭石及仙鹤草、侧柏叶同用;治尿血,常配小蓟、蒲黄同用。

2、清热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干作渴,常配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

3、清热利尿:用于湿热阻滞之热淋、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等证,可配车前子、金钱草、泽泻等药用。

此外,本品尚有清肺泄热的作用,可用于肺热咳嗽证。

【用量用法】

15~30克,鲜品30~60克,煎服。临床应用以鲜品为佳。

【药效比较】

白茅根、芦根均能清肺、胃之热而利尿,可治肺热咳嗽及胃热呕吐、烦渴等证。但白茅根入血分以凉血止血为主;芦根入气分以清热生津为主。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本草纲目》:“主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等。”

药物成分:本品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白头翁素、多量淀粉等。

药理:本品煎剂有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与含丰富钾盐有关。煎剂在试管内对弗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白茅

白茅根鲜品

1 阅读:188

老糖话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