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陈毅问王耀武:在山东你和我谁席卷谁?王耀武回答了四个字

吕涛明轩说事阿 2025-02-20 11:43:09

在电视剧《特赦1959》里面啊,有个叫王耀武的人物,他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那些学员当中,表现可以说是最为出色的呢,而且这情况和史料记载那是完全对得上号的哦。就拿沈醉写的回忆录《战犯改造所见闻》来说吧,里面也提到了相关的情况呢。回忆录里讲啊,因为王耀武表现得特别老实,所以战犯管理所的领导就指定他来担任学习委员啦。要知道,当时在那儿可是聚集了好多被俘的高级军政人员,这么一来呢,总有不少人看着他这个委员的位置眼红得很呢,心里就想着要把他搞垮,然后自己取而代之。不过呢,也正是因为王耀武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战犯管理所对他的那份信任,所以在1959年的时候,第一批获得特赦的十名战犯当中,就有他王耀武的名字哦。

王耀武在战犯管理所期间,那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积极,也特别老实。不过呢,刚被抓起来的时候,他可完全不是这样哦。当时,要不是因为他常年戴着军帽,在额头上留下了那么明显的痕迹,再加上有一卷雪白的手纸不小心露了馅,这个长得又高又胖的人,还一个劲儿地咬定自己就是个做小生意的,名字叫“乔坤”呢。

在寿光县公安局,有这么一件事儿。当时,审讯股股长是王登仁,他一下子就识破了某个人的情况。而这个人呢,随后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语气很急切地说道:“我得立刻见到陈毅将军。你们赶快给陈毅将军打个电话吧,让将军派人把我接到他所在的地方。我这儿可有重要的情况要向他报告呢,而且我之前还保护过他呢。另外,我还有五个问题,得当面问问他!”

之前啊,已经出现过“抓到两个王耀武”的情况了。这王登仁呢,一直就怀疑眼前这个胖子是个大官,可这会儿反倒有点不敢确定了。没过多久,公安局长李培志带着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的合影赶了过来。这一下,王耀武倒有点着急了,他赶忙说道:“我也明白你们不会轻易就相信我,毕竟之前我还安排过别人去假冒我呢。不过要检验我到底是不是真的王耀武,这办法其实挺简单的。你们去弄一些战况通报来,我可以详细说一说济南战役具体是怎么打的。要是说的情况都能吻合得上,那我肯定就是王耀武本人;要是假的,那肯定是不知道这些高级机密的。”

话说王耀武面对李培志的文化方面相关询问时,那回答简直是如流顺畅,而且啊,他还能十分准确地把所有同学的名字都叫出来呢。就因为这样,李培志和王登仁心里原本存着的那点疑虑一下子就没了,彻底深信不疑起来。随后呢,他俩就赶忙把这情况上报给了寿光县委以及昌潍警备司令部。昌潍特区警备司令部这边呢,那也是相当严谨负责,他们找出了上级之前下发的一张照片,就是1946年春的时候,王耀武在济南和我方“三人小组”的合影。然后拿着这照片,和王耀武仔仔细细、反复地进行核对。经过这么一番认真仔细的核对之后,确认确实是没有任何差错的,这才踏踏实实地向华东军区作了报告呢。

华东中央局、华东军区以及山东省政府先是下达了由陈毅、许世友、谭震林联合签发的嘉奖令,随后呢,又向中央、华东局、华野前委发出了一份电报。在这份电报里提到:“王耀武已经被我方成功活捉啦。而且王耀武他本人也对此予以承认,还说他和陈毅、黎玉在济南的时候就已经相识了呢。现在,我们已经安排了汽车前往昌潍地区,准备把王耀武押解到军区政治部去。”

王耀武在被送到华东军区政治部之后,心里头就一直惦记着要见陈毅。可您瞧,这事儿就暴露出他情报方面存在的问题啦。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呢,虽说陈毅名义上依旧担任着华东军区司令员以及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职务,但是真正指挥许世友、谭震林去攻克济南的人,其实是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呢。

王耀武一直执意要见陈毅,这里面是有原因的。要知道,他在国民党军队里官当得越大,就越明白掌握政策的重要性。而且呢,他觉得自己和陈毅还曾有过那么一面之缘,并且曾经还对陈毅尽过保护的责任。在他想来,要是能够见到陈毅的话,即便不能马上就获得释放,那应该也能享受到一些从宽对待的优厚待遇吧。

您知道吗?王耀武曾经可是说过他保护过陈毅呢,这可不是他随口瞎编的话。想当年呐,他们俩还真的在一起喝过酒呢。而且在王耀武被俘之前,就有过好多次对旁人讲起过这么一番话:“陈毅这个人呐,别看他是个文人出身,但是他的能力那可强得很呐,绝对是不能小瞧的。”

各位读者想必都了解,陈老总那可是出了名的为人慷慨又豪迈呢,他说话的风格也是极为大气磅礴的。想当年啊,就靠着一番言辞恳切的批评,竟然把王耀武给彻底征服啦。

陈毅朝着举杯前来敬酒的王耀武询问道:“你们那边的报纸可是在一个劲儿地大肆吹嘘,说什么‘山东国军对共军就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又像是秋风扫落叶那样’,我就想问问,这说的都是真事儿吗?”

王耀武轻轻摇了摇头,随后简洁地吐出了四个字,说道:“那是吹牛。”

陈毅一直都展现出十足的霸气姿态,他曾这样直言不讳地说道:“你们所办的那些报纸,内容全是类似王婆骂街那样的做派!要是不相信的话,那就尽管来试试看好了,到最后看看究竟是谁能把谁给比下去、给镇住!”

王耀武听了之后,微微点头,以此来表示自己的赞同之意,紧接着,他口中吐出简短的四个字,那便是:“你是对的。”

王耀武又接着进一步做了一番解释,他说道:“我们向来就只有眼前这套行事的做派。可你们共产党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啊。你们身上存在着三大突出的优点:其一呢,你们还一直保持着读书学习的习惯,常常都能瞧见你们那些职位很高的长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呢,而且还会针对各类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再看看我们国民党这边吧,又有谁会去安安静静地看书?大家但凡有点空闲时间,都拿去忙着吹牛拍马、阿谀奉承了,哪有心思读书探讨问题哦。其二,你们共产党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好得很呐……”

王耀武被深深折服了,随后他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在陈毅于济南进行会谈的这段期间,军警宪特等各个,务必要全力确保陈毅的人身安全!

王耀武心里觉得自己“对陈毅已经尽到了保护的职责”呢。这不,在他被俘之后,就凭借着商人那般的精明劲儿,想要来讨要回这份人情啦。

陈毅这人是很重旧情的,也特别讲义气。不过呢,在这个时候,他还真没办法抽出空去接见王耀武呢,为啥呢?因为他压根就不在山东这块儿。

陈毅司令当时实在是事务繁多,忙得抽不出身来,没办法亲自去接见王耀武。在这种情况下呢,就只能安排华东局常委、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出面去完成这个接见的任务啦,由舒同来与王耀武进行会面。

王耀武一直有个想法,就是不想带兵参与内战。他心里觉得,自己在抗战时期那可是真刀真枪和日本鬼子干过的,南方好几个著名的战役都有他的身影,而且仗打得也还算出色呢。本想着抗战胜利之后啊,就赶紧从这纷纷扰扰的军政事务里退出来,能和家人好好团聚在一起,不再卷入内战的漩涡当中。这不,没见到陈司令,不过见到舒同也行,刚一见面呢,王耀武就迫不及待地表起白来,把自己这些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王耀武曾经说过的这番话是有真有假的情况。想当年啊,他的身体状况确实不怎么样,尤其是胃病相当严重呢。在完成接受日军投降的相关事宜之后,他就以生病为由,躲进了武汉的一家医院里。可蒋介石哪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不停地发来电报催促他,甚至还专门派出了飞机,直接把他接到了重庆去。

王耀武在最后进行了一番辩解。他说道,平心静气来讲,自己并非是那种罪大恶极、思想顽固不化的反动分子呢。想当初,在三人小组里,对于共产党以及解放军方面的成员,他可是曾表达过赞助之意的,并且也尽到了保护的责任。再说这内战开始之后,他其实也并没有表现得多么积极去参与其中。就拿济南之战来说吧,在战斗打响以后,他也没有坚决地顽抗到底,一直撑下去。其实呢,当时的情况是即便再支撑个几天也还是有可能的,但他考虑到不能让普通的黎民百姓遭受更加严重的灾难,所以就下定决心不再打下去了。而且,当时有很多仓库也都没有去进行破坏,这些情况可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王耀武所说的这番话呢,里面其实是存在一些水分的,不过呢,也并非全然没有真实的意思在里头。据相关史料所记载的情况来看,在当年那个时候,王耀武确实是已经做好了要负隅顽抗的准备工作。但有意思的是,与此同时呢,他心里也还存有那么一点点想要起义的念头。后来,他甚至还专门给已经起义了的吴化文写了一封信呢。在信里他是这么说的:“你看现在啊,你都成了座上宾啦,而我呢,却沦为了阶下囚。想当初你决定起义的时候,真应该跟我也说一声,要是咱们能一起起义的话,那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儿嘛。”

话说吴化文收到了王耀武写来的信,看完之后,他满脸不屑,冷哼一声道:“王耀武那可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他愿意死心塌地地为老蒋卖命,至死方休,那是他的事儿。可我吴化文才不会像他那样干呢!想想当初啊,如果我跑去劝他跟我一块儿起义,哼,就他那对老蒋的忠心劲儿,不把我给杀了才怪呢,根本就不可能听我的。”

吴化文不管怎么说,王耀武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他明确表示:“我王耀武要是在沈阳,肯定会如同曾泽生将军那般举行起义的。要是当时吴化文能跟我打个招呼的话,我也会随着他一起起义啦!”

先暂且不讨论王耀武起义的想法究竟是真还是假,接下来咱们看看他想要询问陈毅的五个问题都是啥内容。其一呢,他想知道为什么共产党这边的宽大政策能够在从上到下的各级都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说出去的话都能实实在在地做到,言行始终保持一致;可国民党那边却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呢。其二,他很好奇为什么共产党这边毛主席发出的号召只要一经传达下去,全党上下就都能够严格地遵照执行;而蒋介石呢,就算是坐着飞机到处去发号施令,却还是没什么效果,根本不顶用。而且毛主席就安安稳稳地待在陕北,也没有飞机可以乘坐,甚至都没到过山东,可为啥山东这边的共产党人员都能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开展各项工作呢?其三,他想弄明白为什么共产党的干部们都能够奉公守法,在工作上精心勤勉地去做事,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很好。他还想知道共产党这边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管用、很有成效的奖惩方面的条例呢。其四,他疑惑的是为什么国民党俘虏了共产党的士兵之后,一个都没办法让其为己所用;而共产党这边在俘虏了国民党的士兵之后,却能够迅速地让这些俘虏兵投入到战斗当中去打仗呢。

第五个问题的性质稍微有点尖锐,这里呢,咱们就简单来说一下吧。其实这个问题之前黄炎培就已经向毛主席询问过了。而这一次,舒同呢,他就是依照着主席所提出的“打破周期律”的思想来作出相应解答的哦。

在所有的五个问题都获得了十分圆满的解答之后,他积极主动地向舒同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说道:“我是愿意和霍守义、陈金城等人一起联名给那些老同学、老同事以及老部下写一封劝降信的,而且这封信也可以通过公开广播的形式传达出去!”

在这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就和《特赦1959》里刘安国(也就是文强)所描述的情况大致相同呢。俞济时后来还跟邱维达说起过这件事哦,邱维达呢,他可是七十四军的第五任军长,在淮海战役的时候被俘虏了,到了1950年初就被分配到华东军大去当教员啦。他在去香港探亲的时候恰好碰到了俞济时。俞济时讲的是这么个情况,当时在南京的蒋介石,听到了王的广播稿之后,那是气得暴跳如雷,直接就拿起手中的茶杯朝着收音机砸了过去,一下子就把收音机给砸坏啦。

陈毅与王耀武在山东的较量结果,历史早已明晰呈现。不过呢,我们心里头还是存在一些有待解答的疑问。比如说吧,倘若吴化文在起义之前跟王耀武事先打个招呼,那王耀武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来应对呢?这王耀武和吴化文,他俩在济南可是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对于这两位将军,历史又将会给出怎样的评判呢?还有哦,王耀武曾经想要向陈毅提出的那五个问题,要是换做是您的话,又会怎么去解答它们呢?

0 阅读:46
吕涛明轩说事阿

吕涛明轩说事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