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十二回细读:瞒血山崩凤姐护权柄,逞强梁终叹大厦倾颓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平儿和鸳鸯一翻悄悄话,透露出王熙凤得了血山崩,而且不敢声张,也不愿意请医生诊治。
王熙凤得病不是突发情况,但一直隐而不说,讳病忌医。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记载,鸳鸯得知王熙凤的情况时说道:“既这样,怎么不早请大夫来治?”平儿叹道:“我的姐姐,你还不知道他的脾气的。别说请大夫来吃药。我看不过,白问了一声身上觉怎么样,他就动了气,反说我咒他病了。饶这样,天天还是察三访四,自己再不肯看破些且养身子。”
据此可知,王熙凤不想让人知道她的病情。
1
在封建社会,女性的疾病属于隐私范畴,这是王熙凤不愿就医的重要因素。
平儿与鸳鸯谈及病情时,“向前凑近,附耳低语”,还笑嗔鸳鸯 “女孩家竟会咒人”,足以体现古代女性对 “下红”“血崩” 等病症的羞耻之感。
鸳鸯与平儿的这番对话,便是这一现象的旁证。
当平儿反问鸳鸯如何知晓血山崩之事时,鸳鸯悄声笑道:“说起来,我也不太清楚什么是崩不崩的。你难道忘了,先前我姐姐便是患此疾离世。我起初并不明白这是什么病症,只是偶然听见母亲和亲家妈谈及此事,当时还满心疑惑,后来听母亲细细解释,才略知一二。”
从二人的交谈中可以看出,未婚女孩对这种病症一无所知,由此可见此病极为隐秘。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儿患上经血之症被视作不洁与禁忌,尤其是未出阁的女子,提及此类病症更是被视为伤风败俗之举。
王熙凤身为管家奶奶,既要维护自身的威严形象,又受到时代对女性身体的压抑性规训的束缚,她的病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不可言说的“丑闻”。
2
在荣国府的权力场中,唯有身体健康才能稳固地位。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王熙凤患病,王夫人即刻组建了由李纨、探春、宝钗组成的“三人管理小组”。表面上是暂代王熙凤之职,实则反映出对她能力的不信任以及对其权力的分割。
王熙凤患病时,平儿劝她调养身体,却遭到她的严厉斥责,这实际上体现了王熙凤对权力流失的恐慌。
倘若公开病情,王熙凤将加速被取代——一旦失去管家权,便难以再度夺回。
失去管家权力后,王熙凤利用月银放贷、在分配家族事务中谋取私利以及凭借职务收买人心等手段都将付诸东流。
这份精明的背后,是王熙凤对男权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在那个时代,女性管家的合法性完全建立在“能力”之上。一旦她病倒,“凤辣子”的传奇便会瞬间破灭,等待她的将是邢夫人的百般刁难、下人的轻视怠慢,甚至贾琏的背叛离弃。
3
王熙凤抱病坚持操持府务,最终却落得个得不偿失的结局。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在抄检大观园的深夜行动里,王熙凤虽在病中调养,却仍强撑着病体参与其中。
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中指出:“此时邢夫人借绣春囊一事发难,实则是二房与长房权力较量的总爆发。”
倘若王熙凤在此刻暴露自己的病体,不仅会失去查园的主导权,更可能被邢夫人抓住把柄,以“失德致病”之名加以指责。
她这种如履薄冰的艰难处境,恰恰印证了探春所言:“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然而,这场连夜行动让她的病情急剧恶化。查抄大观园之后,“夜里又连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止。至次日,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
当然,从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来考量,她隐瞒病情且不请医生还有潜在原因。
4
王熙凤抱病料理家务,本质上是对不信阴司报应的一种别样反抗。
她隐瞒病情并非是屈从于礼教,而是凭借自身实践能力证明:
即便身患隐疾,她依旧能够超越贾珍、贾琏等健康男性,成为百年望族中流砥柱。
绣春囊事件爆发,抄检大观园一事愈演愈烈,此时王熙凤发病,她以强作弱。
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误判她身体虚弱而贸然出击,却反落入王熙凤预设的圈套,最终被贾探春狠狠扇了耳光。可见,隐瞒病情成为她麻痹对手的心理战术。
从更高的层面审视,王熙凤深知“月盈则亏”“盛筵必散”的道理,却仍以病弱之躯竭力维持荣国府的运转,这与加缪笔下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形成了鲜明的镜像。她得病却不请医生,实则是拒绝外部的救赎,选择在虚无中自我确证存在的价值,完成对封建宿命论的超越。
5
周汝昌曾言:在贾府这个体制里,越是能干的“工具”,越会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王熙凤便是如此,奋斗半生,最终落得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惨结局。
王熙凤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健康高于一切!
苏珊•桑塔格说过:疾病是生命的黑夜面。带病强行支撑工作,终将消解职业价值。在职场中,任何人都不要陷入证明自身能力的陷阱。
无论处于哪个时代,职场需要的是有血有肉的完整个体,而非毫无瑕疵的工具。适时示弱,亦是一种智慧。
玛雅·安吉洛说,人无法忍受毫无意义的苦难。
在职场上,我们要有勇气拒绝西西弗斯式的徒劳循环,在奋斗过程中,需保持对体制性压迫的清醒审视。
尤其是女性朋友们,更要铭记:
职场宛如大观园,我们既要学习王熙凤“都知爱慕此生才”的锋芒,更要明白“机关算尽太聪明”所带来的反噬。
真正的强者,最终会与自己的生命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