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照林一家
刘照林,原名刘仕英,1912年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一贫苦农民家庭。
她早年成为童养媳,生活艰辛。1932年参加红军,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她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曾任地方政府和军队要职。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荣获多枚勋章。
刘照林从小被卖给人家做童养媳,根本没有条件读书,直到参加红军后才有机会开始识字学习文化。她跟随红军部队长征胜利到达陝北延安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曾在延安、绥德、靖边等地做基层妇女工作。
有一次,刘照林问一个认识字的老乡,自己的名字“刘照林”三个字应该怎么写?老乡就写了“林照刘”三个字,这也许是过去的旧式写法,也可能是同事之间开个玩笑而已。刘照林很认真地将三个字从左到右地念好、背好、黙写好,还高高兴兴地告别人:“我会写自已的名字了!”
当别人告她说:“你写错了,把自己名字写颠倒了!”她一气之下找到那个教自己写字的老乡,将他臭骂了一顿……
有了这样的经历,刘照林对学文化特别认真。她总是一边工作一边学文化,见人就问字该怎么读怎么写,并由此养成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
刘照林的读书启蒙是从延安开始的,这也成了她自己最怀念的美好时光。当时毛主席和党中央针对红军干部中缺少文化知识的普遍现象,成立了延安边区党校。刘照林有机会进入延安边区党校的初级班,成为第一期学员,主要补习基本的文化知识。
因为当时条件困难,首先要解决近百号人住宿的问题,学校第一次上课不是组织大家读书识字,而是讲解如何挖窑洞、讲解挖窑洞的安全注意事项等等。学校整整挖了三个月的窑洞才最终解决了学员的住宿问题,以致于刘照林生前每次给子女讲到当时上党校的经历,总是要半开玩笑地说:“上党校就是先挖窑洞!”
而刘照林开始学习的文化课程,是从学习最基本的汉语拼音声母开始的。从“ㄅ(播)、ㄆ(泼)、ㄇ(摸)、ㄈ(佛)、ㄉ(得)、ㄊ(特)、ㄋ(呢)、ㄌ(勒)、ㄍ(鸽)、ㄎ(蝌)、ㄏ(喝)、ㄐ(鸡)、ㄑ(七)、ㄒ(西)、ㄓ(蜘)、ㄔ(吃)、ㄕ(狮)、ㄖ(日)、ㄗ(字)、ㄘ(刺)、ㄙ(丝)”21个声母的学习过程中,她学会了识字。
后来刘照林也用这些拼音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她女儿李军记得自己在五岁左右就能背诵和默写母亲教给她的这些字母。当时刘照林把这些字母做成纸片,教给女儿读和写,这些纸片同时也成了女儿小时候的玩具,睡觉时都放在女儿的枕头下面。
刘照林经过一年的党校学习,基本上扫除了文盲,能看报纸,能写字了。她还在党校学会了唱秧歌剧,生前经常哼唱在延安时期学会的歌剧《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
从延安边区党校毕业后,刘照林被分配到盐池县四区任妇女主任,1941年9月,又被调到延安市政府妇联工作。
解放初期,刘照林又有了一次求学的经历。1950年,刘照林和丈夫一起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先后去了朝鲜前线,而把女儿和大儿子李开建送到辽宁省育才小学,把小儿子李开祥送到东北局幼儿园。
在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与美国鬼子进行艰苦作战的同时,党中央和志愿军总部仍不忘对自已干部进行文化教育和知识培养。当时赴朝鲜的志愿军干部大多是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骨干力量,文化水平都不高,上级就在辽宁省开原县成立了“志愿军速成中学”,帮助这些干部提高文化水平。1953年到1954年学校放寒假,李军和两个弟弟在这里度过了两个星期。
在开原志愿军速成中学学习的干部大约有两百人,其中只有三位女学员,刘照林即是其中之一。速成中学所在建筑呈“口”字形,北边和东边是教室,西边和南边是办公室和宿舍。
志愿军速成中学上午上课的课程主要有语文、算术和政治课,下午则是自习课和体育活动,晚上有晚自习。李军记得当时看妈妈的课表,还问她们为什么没有音乐课和美术课啊?逗得阿姨们直笑!
经过一年的学习,刘照林终于有了自己的初始学历——速成中学毕业。
到了老年,刘照林仍在坚持学习和写字,学习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1968年,李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海舰队工作,结婚后刘照林来宁波驻地照顾她生小孩。当时李军的爱人正在东海舰队“支左”,家里就她和母亲在一起。
刘照林承担了一切家务,为了给女儿改善营养,还养了十几只下蛋鸡,空闲时就一直坚持练习写字。女婿后来知道刘照林的习惯后,专门为她准备了练习写字的本子。
家务事之余,晚饭后,刘照林和女儿同时抄写《解放军报》社论来练习写字,两人为某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讨论得不亦乐乎。半年下来,娘俩就写了五六本。因为多次搬家这些本子没能留下来,但刘照林在窗前桌子上练习写字的情景却深深刻在了女儿的记忆中。
70年代,刘照林回到四川达县军分区干休所,仍然坚持每天上午和晩上抄写《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参考消息》的社论和重要文章。
受刘照林酷爱学习的习惯影响,她的三个孩子,均完成了大学学业,在各自的基层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直至退休。
1991年,刘照林在四川省达州军分区去世。去世前刘照林将省吃俭用留下的积蓄一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了家乡通江县涪阳中学,做为该校的奖学基金,专门奖励家庭贫困的女孩。这笔钱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她大概是感于自己自幼无条件上学,参加革命队伍后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就想通过这样的举措,教育家乡的后代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不断追求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