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气”创新草书艺术,赢得评委喜爱,入选全国书法展

滨滨谈文化 2025-02-12 02:40:37

全国书法展上的入展作品,大都能得到许多书法爱好者的认可,认为这些作品不仅有功力,也有创新精神。但是,对一些创新度较高的作品,大家却有不同看法。例如,墨色渲染过度、章法奇特、字法丑怪的作品,都是人们讨论的诟病的重点。

上面这幅草书作品,从整体上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行摆动非常强烈,可以说是左右不停地摇摆,从上至下,摆来摆去,加上墨色的渲染,使得整个草书作品好像有过度创新的嫌疑,对于这一点,也引发了许多书法爱好者的讨论和热议。

一些书法爱好者说,这样的草书作品,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评委喜欢而已。也有人认为,这幅草书作品,用行气来增加作品的看点,这是迎合评委目光的做法,其实作品本身也没有其它高明之处。但也有人觉得,自己很喜欢这样的草书作品,虽然在行间上摆动很多,但这也是一种高明之处,至少在章法创新上有自己的特点。

对于草书的行气上来说,它并不是要写得像正书那样,整整齐齐,草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章法空间上能自由处理,而在草书的创新上,许多书法家都利用字法(大小、粗细等)、章法(疏密空间)、墨色(干枯浓淡、轻重缓急等),进行许多有益的创新,从而使草书作品百花齐放,让许多评委从中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上面这幅草书作品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章法上的创新。这个创新,并不是作者随意而写,而是根据草书特点和要求进行了行气上的创新,通过摆动增加行与行之间的灵动感,从而提升书法的生命力。二是在墨色上进行变化。墨色多以轻重、浓淡的笔法来实现,它与行气进行了有效配合,实现了作品的可观之处,有远近之景深,艺术性效果很明显。三是字法交替变化,这些字法有大小、粗细及笔画上的轻重变化,加上与其它几种艺术性效果相互配合,从而增加作品的特殊性。

评委为什么会喜爱这样的草书作品?对于许多书法爱好者来说,这类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度,但如果缺乏古意,只有创新是不可能入选的,因为评委认为一味地创新,基础不好也是不可能入展的。而评委真正喜爱这幅草书作品的原因就是它既有古意,更有创新。从那些入展作品的特点来分析,评委则把目光的重点放在了创新之上,这是许多入展作品中极少的,或许他的运气太好了。

如何创作出这类草书作品?其实,也就不外乎这么几点:一是要有一定的学古能力,不论是魏晋草书、唐宋草书还是明清草书,都一定要要在古人那里下够功夫,掌握古人的用笔方法、章法处理及墨色变化之道。二是要在字法上懂得大小变化,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其实字法的变化都是历代书法家所实践出来的经验,它并非是今人的专利。三是要综合艺术性的要求进行创新,艺术性就是指各种矛盾关系,用这些关系就能实现书法的艺术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1 阅读:107
滨滨谈文化

滨滨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