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大多数的老年人,在身材上都是一种无所谓的状态,也不管胖瘦,只要健康就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身体健康的标准也是和身材有关的,如果过胖的话也是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但是过瘦也是不行,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等问题,抗病能力也会随之减弱,影响大家的长寿健康。所以有的人也会说胖一点比较好,比较长寿,但是也会有人觉得瘦一点比较好,这样才能更加的健康。
那么,对于年纪大的人群来说,到底是该胖还是瘦呢,寿命和体重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BMI是一种体重指数,一般来说通过这样的一个指数就可以帮助评估一个人的身体是瘦还是胖,是健康还是不健康。
故此,建议所有成年人 BMI 应保持在 18-25 之间。如果这个:
BMI>25,则很有可能超重,
超过30则表示肥胖。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BMI 也有不同的评估级别,这个具体取决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年龄,也可以说是个体差异不同。像是这种评估胖瘦的方法并不适合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评级,会使BMI比平时高或低,比如新陈代谢慢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力。这里应该加上,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如果一个人体重 60 公斤,身高 1.7 米,那么体重指数 (BMI) = 60 ÷ (1.7 × 1.7) = 20.76。
而多项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重指数在25~29.9之间,死亡率最低。
所以,把体重维持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合适范围内,有利于人们延年益寿。
每个人都知道超重会导致健康问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体重不足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为,在大部分人的心里,体重不足就是瘦,是健康的。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骨骼肌会不断减少,人们会出现消瘦,四肢单薄,无力,感觉虚弱,容易摔倒,行走困难,步态缓慢等症状;还有就是年龄增大之后人体会更加容易失去肌肉,患痴呆症的风险也更高,这些在老年人中是非常常见的。
还有就是体重不足也会损害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以及生殖问题,以及对肌肉运动障碍患者抵抗和应对各种压力事件的能力较差。此外,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之后,身体会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不仅影响质量寿命,但也会缩短寿命。
因此,研究表明,60岁以后的老年人,太瘦的话,死亡率会更高,并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所以,这个年纪的人们,微胖反而更加容易长寿,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来对抗身体出现的各种疾病,以降低死亡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的不应该是脂肪,而是肌肉。
总的来说,老年人为了身体健康,最好是将自己的体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不能超重,但是我也不能过瘦,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状态与病魔战斗,从而长寿。建议中老年人群,为了身体健康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营养,此外在饮食上以少油少盐、少糖少酒为主;并进行轻度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防病能力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