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奸商的斗争

阿柳聊历史 2023-05-17 07:15:20

北宋是一个天灾频繁的国家,两宋三百多年来,有记载的天灾有六百多次,也就是一年一两次,这让朝廷很是头疼。

有一年,浙江闹大了一场灾祸,当时派了范仲淹去给人当赈灾官,但他还是采取了财政措施,开始了第一次的救灾工作,事情的经过如下:

1050年,浙江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大饥荒,也就是俗称的“吴中大饥”,街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死尸,场面十分骇人。

在“吴中大饥”时期,杭州知州就是范仲淹,他以“忧国忧民”为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每当灾荒之年,总会有一些人趁火打劫,许多无良商人都会趁着这个机会,抬高粮价,造成更多人的死亡。

朝廷为避免饥荒百姓闹事,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收购,而商人们也因此不断涨价,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面对这样的局面,官方往往会颁布禁令,对那些没有节操的粮食商人进行惩罚,以此来震慑他们。

但这种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范仲淹便想到了一种新的办法,那就是把杭州所有有头有脸的粮食商人都叫来,要求他们抬高粮食价格。

那些粮食商人见有这样的好处,几乎都是“奉命涨价”,就算出了什么事情,也有杭州知州撑腰,只要不出什么事情,他们就能捞到更大的好处,所以他们更加卖力地抬高了物价。

那个时候,杭州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很多地方的商人都发现了这个好东西,纷纷向杭州运来大量的粮食,希望能够从中获利。

范仲淹此举一经上报,便引来无数非议,有些大臣甚至觉得此举无异于助虎狼之势,但范仲淹此举的实际成效,让那些对此事持怀疑态度的人哑口无言。

当一批又一批的稻谷抵达杭州时,范仲淹便将自己的储备粮食拿出来,放到了市面上。朝廷事先囤积粮草,并非是为了赚钱,而是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现在的粮价很低。

大批储备粮流入了市场,狠狠地打击了那些无良商家的炒作,这时候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可是如果按照原来的路线运输,那他们就会遭受到更大的损失。

到了这个时候,朝中大臣与民众终于明白了范仲淹的真正意图,杭州的百姓更是对范仲淹赞不绝口:

“果然是一位贤臣。”

比如杭州储备的粮食,如果提前上市,或许能减轻一些损失,但绝对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然而,随着大批粮源进入杭州,储备粮的急速释放,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惊慌失措的情绪,于是,粮商们也就跟着惊慌失措,纷纷效仿当时的一种经济策略。

范仲淹不仅利用财政手段提高粮食价格,而且在救灾方面,他还制定了两项措施,即“荒年三策”和“大兴土木”。

饥荒的时候,劳力的价格很便宜,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这一条也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强烈抗议,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当务之急是出现大饥荒,先把活下去再说。

在这种关键时刻,让饥寒交迫的平民去做苦力,看着朝廷大兴土木,很容易引起民怨沸腾。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在大灾大难之年,人力最为丰富,所以成本的消耗也相对较小。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土地被水淹没了,所以想要找到一份工作,让他们干活,这样才能减轻他们的怨气,减少他们的悠闲。

两宋时代,佛教兴盛,寺庙林立,范仲淹便将杭州各地寺庙的主持都叫来,请人来修复这些寺庙。

各寺院的住持认为范仲淹所言极是,于是花钱请人代劳,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大部分寺院都会供应食物,这让朝廷的救灾压力小了很多,而且寺院还能给百姓们带来更多的收入,可以说是将灾难变成了发展基础设施的契机。

各大寺庙的建设,如火如荼。

范仲淹救济灾民的第三项方针就是鼓励内需,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自己连吃饭都困难,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去内需呢?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一年,范仲淹在端午时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龙舟赛,当时其他地方的官员都在为抢粮而发愁,只有范仲淹率领杭州民众,兴高采烈地玩起了龙舟赛。

在某些思想保守的官员看来,范仲淹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地道了,但杭州却靠着一项举国上下都参与的赛事,带动了本地的旅游业。

这一天,不但杭州的富豪们来了,附近几个县城的市民也都来杭州凑热闹。

范仲淹还在湖边摆了很多摊位,让杭州的交通、食肆、生活用品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那些商人赚了钱,为了扩张自己的生意,就雇佣了一些难民。

因此,范仲淹所制定的“荒年三策”,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也是少有的运用财政方法进行救灾,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卓有成效。

1 阅读:11
评论列表

阿柳聊历史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