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的兴衰枯荣:樱花在日本,究竟都有着什么样的内涵?

鸽子评国际 2023-02-23 19:12:08

“国花”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截至目前,全世界合计一百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国花”,且都拥有着独特、深切的寓意和内涵。

英国的国花,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玫瑰

明治维新开启后,致力于“脱亚入欧”的日本,很快就引入了“国花”的概念。一直深受国民喜爱的樱花,“不出所料”地承担起了“国花”的角色。

现如今,樱花不仅是日本的象征,还被赋予了“友好”与“和平”的含义。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以“日本国民”的名义,向我国赠送了樱花树,最终分植于北京、天津、沈阳三地。简言之,这些樱花树“见证”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全过程”。

邓小平和田中角荣

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期,樱花的“内涵”似乎与“友好”、“和平”等字眼没太大关联。那么问题来了,在日本的不同时期,樱花都象征着什么?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樱花

1)“国花”前传:樱花的逆袭

在编撰于公元712年的《古事记》与编撰于公元720年的《日本书纪》中,樱花就刷足了“存在感”。

比如在《古事记》中,天照大神之孙琼琼杵尊的妻子,神武天皇的曾祖母,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的“主祭神”,名叫“木花之佐久夜毘卖”;《日本书纪》中的记录与几乎完全一致,只不过女主人公的名字叫“木花之开耶姬”。

那么问题来了,“木花之佐久夜毘卖”究竟是什么意思?对此,日本语言学家山田孝雄考证后认为,鉴于古日语中一直存在着“m”音转为“ya”的运用情况。因此,“佐久夜(sakuya)”等同于“樱花”(sakura),“木花之佐久夜毘卖”可以直译为“樱花女神”。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

除了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之外,日本关东、中部地区“浅间神社”所供奉的主神,也是“木花之佐久夜毘卖”。原因很简单,很多日本人将“木花之佐久夜毘卖”视为了祈求好运与平安的神衹。于是,樱花树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受人尊重的“神木”。

还有民俗学家认为,古代的日本农民还习惯将樱花视为“占卜”收成的“工具”。因此在很多地区,樱花被视为“农业之神”或“守护之神”,为民众所崇拜。

日本的“樱花前线”,即“樱花开放时间表”

但需要指出的是,至少在10世纪之前,樱花一直都没能进入在日本贵族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法眼”。

在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成书于8世纪初的《怀风藻》中,“咏花诗”的主角,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梅花;至于咏叹樱花的诗歌,居然只有区区两首。

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成书于8世纪中期的《万叶集》中,“咏梅诗”多达118首,依然是“咏花诗”中的主角;咏叹樱花的诗歌,尽管与《怀风藻》相比有了幅度不小的提升,但是44首的数量,依然与“咏梅诗”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考虑到当时的日本各阶层,正在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因此,知识分子在审美以及赏花趣味中“一边倒”地模仿中国,实属情理之中。

电影《妖猫传》中的阿倍仲麻吕,由阿部宽饰演

不过,在成书于10世纪初的《古今和歌集》中,咏叹樱花的和歌数量,已经“压倒性”地超过了梅花——在134首“春歌”中,咏叹樱花的和歌已经超过了100首。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进入10世纪后,日本人在文化建设领域,正式走上了“摒弃唐风”和“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实际上,除了尽情咏叹樱花之外,诸如废止遣唐使、推行假名文字、发展大和绘举措,都是日本“复兴国风”的举措。

古今和歌集内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樱花逐渐成为了代表日本“民族性”的主要符号之一。无论是王公贵胄和知识分子们举行的花宴、武士阶层的“自喻”,还是以和歌为代表的文学表现以及大众赏樱习俗的养成,樱花全面进入“寻常百姓家”。以至于直到今天,日本人一提到“花”,依然会下意识地想到樱花。

平安时代(794-1192)的赏樱贵族

2)明治时代:“樱花”即“帝国”

明治维新开启后,樱花的内涵“被无限放大”,相继成为了民族、国民、武士道以及国家的象征。

诗人与评论家大町桂月(1869—1925),在其文集中如是写道:“在日本,言山为富士山,曰花则乃樱花之谓也;日本国民一般爱樱,樱花实乃日本国民之花也。”

紧接着,他进一步将樱花视为“日本国民之表象”:“樱花色淡红无造作态,突然开放而后转瞬无所眷恋地凋零,群树齐生,满山皆花蔚为壮观….日本国民之特质,淡泊恬然,达观慷慨,不畏生死,非个人而倚整体抱团方显强大。”

大町桂月(1869年-1925年)纪念碑

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不仅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还一度想将辽东半岛据为己有。但在俄、法、德三国的强力干涉下,他们不得不将辽东半岛“吐了出来”(拓展阅读:)。

对于“三国干涉还辽”一事,有日本媒体人如是写道:“伐清大军大举进攻,席卷辽东之野,有人遂在半岛植樱树五株,谓名曰‘朝日樱’,….岂料转瞬间满目江山复归他人之手….然而,不必拘泥于今,花若遇春总会发,要使敷岛(即日本)的大和心得以彰显,唯有等待春天的再临。….樱花将是未来之花,必将迎来东风,吐露芬芳。”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官兵在占领地栽植樱花树的行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樱花”已经成为了“日本帝国的象征”,日本官兵们在“占领地”栽植樱花的行为,与“将自己的军旗插上敌人的阵地”别无二致了。

浮世绘中的“三国干涉还辽”

另外,伴随着新教材的印制使用与“爱国歌曲”的广泛传唱,“樱花”即“帝国”的意识,已经根植于每一个日本孩童的精神深处了。

数据显示,从1881年11月至1884年3月间,由日本文部省统筹编撰的《小学唱歌集》中,合计收录了91首歌曲。除了以《君之代》等为代表的灌输国家主义思想的曲目之外,“歌唱樱花”的歌曲多达28首。

老照片中的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

日本军方则一直利用樱花“凋落无常”的“特性”,反复对士兵进行精神洗脑。

所谓“花数樱花,人数武士”的说法,最早出自日本传统剧《忠臣藏》中用来赞美“赤穗四十七武士”的一句台词。维新前的武士们,不仅以“樱花”自喻,并坦然接受着“像樱花凋谢那样死,才是足迹理想的归宿”的观点(拓展阅读:)。

近代的日本武士

明治维新后,武士阶级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取而代之的军人们,重新被注入了“武士与樱花”的生死观。

日俄战争后,日本军部旋即发布的《军人精神教育》中,就有这样的一段:“所谓武士,即尔等军人也。若把军人以花喻之,则樱花正合也…即纵使烂漫绽开至极,一发枪弹飞来,则当毫无眷顾,如一滴露珠消散于战场….尔等之职业即战斗!为了君国,生命轻比鸿毛。….忘却父母妻子,义无反顾,岂不当抱定如樱花般散落之决心与觉悟乎!”

简言之,军人的一生“不过樱花一瓣生死忽然”,军人“身为当代武士,不应惧死”,应该以“生命效忠君国”。至此,“樱花”又在一定语境下,成为了军人的隐喻;那些战死的军人,被比喻为“散落的樱花”。

电影《二二六》中的日本军官

3)二战时期:樱花与“军国主义”

进入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政党内阁制的终结与军部势力的上位,日本彻底陷入进了“极端国家主义”的旋涡,走向了扩大侵略战争的不归路(拓展阅读:)。

日本的军国主义少年

在这一时期,“樱花”不仅是“帝国的象征”,也被塑造成了“为国家和天皇万死不辞”的“偶像”,被赋予了军国主义的内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批的知识精英们摇身一变,成为了鼓动和美化侵略战争, 动员国民奔赴战场的吹鼓手。

“大学派”诗人土井晚翠(1871—1952),就在《大敌迫近》一诗中如是写道:

富士之巅高入云高不过大和魂绽放吧樱花万朵力量凝聚吧百炼破邪之剑即使有形的一切皆消亡却有大和魂与天地之凛然正气万古恒存益发昌盛

一言概之,土井晚翠将所谓的“大和魂”,比喻为“万朵樱花”一般“不畏死”的“精神”。

土井晚翠(1871—1952)

在一首由文部省作词、作曲,并在中小学广泛传唱的歌曲《特别攻击队》中,就有这样一段歌词:

啊!大东亚圣战我们誓言为天皇赴死先驱者散落如同若樱飘零

歌曲中的“若樱”,直译过来就是“树龄小的樱花树”。所谓“凋落的若樱”,指代的正是在“神风特攻队”中战死的年轻士兵。“若樱”这一概念的出现,让无数被洗脑的日本青年人“甘心为帝国赴死”。在他们看来,“为帝国而死”已经被赋予了一种充满荣誉的、“神圣的”甚至“浪漫化”的气息。

训练的“神风特攻队”队员

除了“战死的象征”之外,樱花还被赋予“战死者的转世物”的象征意义。在一首名为《同期的樱花》的军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既同为樱花当抱定必死之决心为了国家让我们美丽地凋落….我们将再会在花都靖国神社在春天的枝头绽开

一言概之,早已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日本年轻人们,不仅欣然接受着这样的宣传, 甚至“约定”在“靖国神社的樱花树下绽开”。当然,历史告诉我们,伴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全线崩溃,那些无数“凋谢”的“若樱”,最终化作了一缕无人问津的尘埃。

原子弹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最大阴影”

4)樱花在今天:日本的“独特之美”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彻底被挫骨扬灰。樱花作为“帝国” 的隐喻,至此不复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文化符号的樱花,衍生出了新的象征意义。

进入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泛滥成灾。环境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让日本政府与企业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正是重金属汞

在回归与保护自然,找回“美丽日本”的社会新思潮下,樱花“本来的美”有了重新的定义,最终以“美的形象”,重新回到了寻常百姓家。

对于广大商家而言,每年的“樱花季”,是不亚于我国“双十一”的营销战。在今天的日本,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各种各样与樱花相关的食物、周边和快消品——以“樱花”为噱头的商业模式,已经发展成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

星巴克出品的樱花杯

至于企图“复活战前樱花象征意义”的话语,我们不敢说已经完全消失殆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暴论”绝不是社会主流。只不过,当我们回顾并重温历史的时候,或许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究竟是草木扭曲了人,还是人扭曲了草木?

0 阅读:11

鸽子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