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戳记币不允许被割裂——再谈苏维埃老伪币

红色潮看历史 2024-03-29 15:33:07

​​​#历史#​#读书#​

原创:李国锋

关于苏维埃戳记币,从最开始的民国三年袁像嘉禾版银币开始,到现在形成的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一路走来,一路坎坷。

作为承载着我党土地革命时期厚重历史的苏维埃戳记币,它的存在无论得到了提倡和认可,都是客观存在的。

任何孤立的去判断苏维埃戳记币的真伪的行为,都是徒劳无益,无异于坐井观天。

民国三年老伪币

这枚就是大名鼎鼎的老伪币苏维埃民国三年的袁大头银币!《克劳斯目录1900年﹣2000年》③、《中国历代货币大系-8》④收录的就是这种。还有行内某些知名评级公司入盒的也是这种!在知名度较高的拍卖会上成交的也是这种!

说到这,是不是有的藏友会说,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有啥争论的必要。事实恰恰相反,关于这枚币的争论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争论一:为什么只有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上面有“苏维埃”戳记,而其他年份的袁大头,还有其他品种的银币上确没有?

争论二:带有“苏维埃”戳记的民国三年的袁大头怎么就那么稀少?仅仅存世个位数?

要全面了解“苏维埃”戳记币,首先我们就要全面深入的去了解我国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的发展历史,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去评判“苏维埃”戳记币的真伪。

苏维埃是俄语中“理事会”的意思,是由俄国共产党创造的政治术语。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革命的影响扩大,中国产生了大量的左翼思潮和革命组织,其中以中共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组织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使用苏维埃这个词汇来称呼自己的组织和政府。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掌控了许多地区的政权,这些地区为了管理和治理,就成立了许多苏维埃政府。这些政府在治理和管理上体现了许多共产主义思想和实践,大力推广了以农民和工人为主体的民主革命运动,稳定了当地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标志。

另外,作为当时军政主体的中国工农红军就被亲切的称为苏维埃。一是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前期,中共受到苏联方面的很大影响,工农红军的名字借鉴了苏联红军,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直接来源于苏维埃联盟;二是在当时的江西、浙江一带的当地方言中,“苏维埃”的“埃”有“我”的意思,所以很多当地的人民群众就把“苏维埃政府”叫成“埃(我)政府”,而红军确实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所以“埃政府”的叫法也就很快传开了;三是在俄文中,“苏维埃”一词原指“代表会议”或“会议”,中国共产党将“苏维埃”作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形式接受下来,并将建立苏维埃政权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中国工农红军被称为苏维埃。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和土地革命时期,我党苏区由于受到敌人疯狂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工农业一度遭到极大的破坏,田地荒芜、工商业凋蔽,金融混乱。

当时,敌人可以说倾全国之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经济封锁。以盐为例,敌人严禁私人将食盐销往苏区,而如果苏区群众去国统区买盐,一旦被查获,则“则必杀无疑”。没有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部队的战斗力下降。当时红军战士们吃饭,没盐没油,只能以辣椒和芋头干下饭,时间久了,大家感到力气不足,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不单单是盐,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土布、煤油、西药等产品奇缺。

当时的经济那么困难,怎么可能还挑三拣四的只去在民国三年的袁大头?流入苏区的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能有多少呢?能满足当时苏区的需要吗?所以,只在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上有“苏维埃”标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作为苏区政府法定的流通代用币,苏维埃戳记币都是从收缴和征集来的各类旧制铜元、银元上打上戳记作为新货币使用的。不管是啥旧币,只要流入苏区,一律加上苏区标识使用。从理论上来说,任何流入的旧制钱币都有可能,这才是真是的苏区历史。再说,当时的我国苏区有7个,所辖16万平方公里200多个县级苏维埃政府1000余万群众,流通的苏维埃戳记币数量肯定不少,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尽管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大量销毁,但由于银和铜在当时都属于贵金属,人民群众怎么可能不掩埋私藏?现在留存的数量绝对不可能是个位甚至十位数。

先入为主的“苏维埃”老伪币,虽然有行内钱币专家的早期认可,有评级公司的入盒,有钱币专著的收录,但这一切都无法替代我党那段艰苦卓绝的发展历史,无法掩盖近些年在革命苏区的真正苏维埃戳记币的发现事实。

出现纰漏很正常,毕竟早期有关苏维埃戳记币的史料和实物也没有那么多,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阶段。如果到现在我们还在静态的迷信权威,甚至因为面子和利益去违心的否定真实的历史,那就真的会贻笑大方!

最后,附上一些真正的苏维埃戳记币供藏友鉴赏。相信,你们关于苏维埃戳记币的疑虑都会在其中找到答案!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依‬据‬作者或著作权人的‬意见进‬行‬包‬括‬删除在‬内‬的‬处‬理,但‬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0 阅读:0
红色潮看历史

红色潮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