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曹家用人不疑,一掌柜领7万两白银赔光,再领再赔,又领大赚
山西太谷县,一座不起眼的小城。谁能想到,这里曾孕育出一个商业帝国?19世纪末,曹家的生意遍布全国,甚至远及海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却因为一次次的赔本而岌岌可危。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东家不但没有责罚亏损的掌柜,反而一再给予信任和资金支持。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商界简直闻所未闻。到底是什么样的经营之道,让曹家在商海中屹立不倒?让我们一起走进曹家大院,揭开这个传奇家族的神秘面纱。
话说到了民国初年,曹家的生意已经是日薄西山。当年叱咤风云的商业帝国,如今只剩下一座座空荡荡的大院,昔日的繁华犹如镜花水月。老一辈的太谷人还记得,那时候的曹家后人,整天吞云吐雾,醉生梦死,哪还有半点先辈的进取精神?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败落的家族,曾经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要说这曹家的辉煌,还得从头说起。
且说清朝末年,曹家的生意可谓是如日中天。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店面,甚至连海外都开起了分号。做的生意五花八门票庄、银号、钱庄、典当、绸缎、布匹、呢绒、颜料、药材、毛皮、杂货、洋货、茶叶,应有尽有。光是银子就有1000多万两,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曹家的发家史,说起来还真是一部传奇。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有个叫曹三喜的穷小子来到东北谋生。这位曹三喜可不是等闲之辈,从种菜卖豆腐起家,慢慢做到了杂货、典当、酿酒,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曹家的招牌都成了当地的标志,有句话叫“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
曹三喜有七个儿子,把家业分成七份,每家拿出10万两银子成立了个叫“曹七合”的总管理处。后来有个儿子出嗣了,就改名叫“六德公”。就这样,曹家的商业帝国开始了快速扩张。
说到曹家的生意经,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他们的用人之道。一般的大商号,东家都恨不得盯着每一分钱,生怕手下人偷鸡摸狗。但曹家不同,他们相信一个道理人心换人心。
有个故事在太谷县流传很广。曹家在沈阳开了家叫富生峻的店,给了掌柜7万两白银的本钱。结果这位掌柜两年就给赔光了。换作别人,肯定是大发雷霆,把掌柜轰出门去。但曹家东家呢?不但没有责骂,反而问人家还想不想干。掌柜说想啊,东家二话不说又给了一笔钱。
你以为故事到这儿就完了?大错特错!这位掌柜拿着第二笔钱又干了几年,结果又赔了个精光。按理说,这下东家该翻脸了吧?没想到,曹家东家又给了第三笔钱!
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商界可谓是石破天惊。要知道,那会儿的商人大多精打细算,恨不得算计每一分钱。曹家这种“放水养鱼”的做法,在外人看来简直是疯了。
但正是这种看似“疯狂”的做法,为曹家赢得了员工的死心塌地。这位屡战屡败的掌柜,拿着第三笔钱后,可算是开了窍。他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改变了经营方法。这一回,不但把前面赔的钱都赚回来了,还靠着盈余开了四家分号!
曹家这种用人方式,不光是对这一个掌柜。他们的员工个个都是人精,为了生意可是绞尽脑汁。有个掌柜回家路上,看到高粱地里的虫害,立马掉头回去大量收购高粱。结果高粱歉收,价格飞涨,这一手可是赚大发了。还有个掌柜十年不回家,每天半夜起来看天象,就为了判断来年的收成。
曹家的生意可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环环相扣。比如说,他们的典当行如果有人典当衣服却没来赎,这些衣服就会转到曹家的旧衣店去卖,一分钱都不浪费。就这样,曹家的商业帝国越做越大,从东北发展到全国,甚至开到了国外。
然而,再辉煌的帝国也有衰落的一天。辛亥革命后,曹家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直奉战争、东北沦陷,一次次打击让曹家难以承受。最要命的是,曹家的后人不思进取,整天吸鸦片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最后,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就这样轰然倒塌了。
曹家的辉煌,就像一场绚丽的烟花。从一个卖豆腐的小商贩,发展成为横跨全国的商业巨头,这个传奇故事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商业头脑。有人说,曹家的成功在于他们抓住了历史机遇,清兵入关时发了一笔横财。也有人说,是他们独特的用人之道成就了这个商业帝国。但无论如何,曹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商场如战场,成败只在一念之间。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或许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