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些英勇的身影,他们为了信仰,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惧风雨,勇往直前。陈毅元帅与肖劲烈士,便是其中的两位。疾风考验了他们,劲草知道了他俩的坚韧与不拔,真是铁打的英雄好汉。
肖劲烈士,1906年——1928年,湖南临澧人,黄埔三期毕业生,牺牲时任红四军第28团第三营营长。目前百度公开资料上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

红4军第28团3营营长肖劲烈士牺牲在冲锋路上
1927年5月,中国大地风雨飘摇,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大屠杀”后,两面派杨森接受了北洋军阀的委任——四川省省长一职,马上暴露出贪婪虚伪和毫无人性的丑恶嘴脸,指挥部下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4师夏斗寅部攻打北伐军,武汉国民政府任命第24师师长叶挺为讨伐叛军夏斗寅的前敌总指挥。
5月18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一起合编为中央独立第1师,配合叶挺部进攻夏斗寅部,使武汉转危为安。

叶挺将军
这时候,任国民党南京政府主席的蒋介石积极勾结国民党武汉政府的汪精卫、唐生智等,一起发动对共产党的团灭,革命形势岌岌可危,江河日下。
6月下旬,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撕下虚伪面孔,突然宣布取消中央第1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生回军校读书,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解散。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当时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同志一手创立的。

解散毛泽东创办的学校,就是拔光他的羽毛。
毛泽东愤而提出辞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的位子,并于当夜赶到上海共产党中央,向中央领导人瞿秋白、李立三等领导汇报,接受了赴湖南领导和发动农民起义的任务,史称这一时期的毛泽东为称毛委员——这个我们在《秋收起义》等影视作品里也常常看到。
尽管十分欣赏毛主席才华的汪精卫竭力挽留,并且再三保证毛泽东仍旧是他的政治秘书,并且只要毛泽东宣布退出共产党,将会在武汉国民政府中另外安排一个相当重要的要职。

曾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的毛泽东
——大家要明白,在明、清时期的几百年里,一个县里,没有副县太爷,师爷就是县里的二把手。到了民国,师爷改称秘书,仍旧是二把手。有些土匪队伍里,仍旧沿袭叫师爷的这个习惯,我们在现在的影视剧里也经常可以看到。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几乎所有的组织工作、报告起草、会议日程安排等幕后工作,都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几个秘书做的,当时的毛泽东坐在前面主席台的最旁边,而职位仅是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只能坐在最后几排,眼睁睁看着大红人毛泽东忙里忙外。
俩人哪里料到,他们将会是斗争几十年的对手啊!

国共谈判时期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主席愤然地对绣花枕头汪精卫说道:“我就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你就是把国民政府主席的位子让给我,我也不干了。”
汪精卫的夫人陈碧君闻声来劝说毛泽东,毛泽东仍旧敬称陈碧君为师母,可是,他们只看到眼前的个人权力和名利,拿这些功名利禄劝说他,哪知道毛泽东是系天下大任于斯人的伟人也!早在十年前就“粪土当年万户侯”了!
唉,真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焉!
就这样,毛泽东连国民政府里的工资也没结算,就带领着800多个他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生,离开当时大革命的中心地武汉,来到湖南。这个800人,就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一支最坚定的革命力量!

秋收起义
至今,国民政府还拖欠着毛泽东10000多块大洋的工资呢!到现在,估计值多少钱了?有哪位大神能计算出来啊。
毛泽东这一走,反共风向十分明显,连小小的武汉军校准尉文书、共产党员陈毅也不能待下去了。
陈毅隐蔽到共产党员郭化若——55年授衔中将的机炮连里。没几天时间,郭化若遭人出卖,自己也不能待了,最后时刻,他把陈毅带到特务连,交给共产党员特务连连长、黄埔三期毕业生肖劲,继续担任机炮连准尉文书。

7月28日,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和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司令唐生智一夜睡不着,生怕军校师生借口第二天到大洪山打野外,被不怀好意的人把部队拉走。
一大早,天色稍微开朗,唐士智就动用野战部队正规军一个师把武汉军校团团包围起来缴械。
关键时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共产党员叶剑英就向第二方面军张发奎司令建议:“军校里2000多人可都是将才啊!”张发奎将军校授意“你带队去解救”,最终从唐生智手里解救出来,改编为第二方面军教导团。

叶剑英元帅
8月1日,南昌起义——我党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打响。
当时陈毅等人还不知道南昌起义爆发了。
陈毅奉命与肖劲等人带着教导团2000余人,从武昌煤炭码头,乘坐几艘小火轮拖着长长的多艘木船,到南昌“讨蒋”。
8月4日,行至九江,教导团收到第二方面军司令张发奎发来的停止前进的电报,并被他派来的部队缴械。
张发奎还算有情有义,对教导团里的共产党人网开一面,不拘留一个人,但必须单人无枪离开部队,自谋出路。

自称跟错一人的张发奎将军,我军十大元帅九人出自他部下
陈毅布置了应变办法:1、暴露的离开。2、愿意回家的,回去找当地党组织,接受新任务和工作分配,无法与地方党组织联系上的,就地搞农民运动。3、没有暴露组织关系的,留在部队,掌握部队。
没有暴露的、自愿继续留下的共产党员大约有200多人,他们与教导团的1200多人后随张发奎开到广州,成为张太雷、叶剑英领导的12月广州起义的主力军。
从张发奎的口里,他们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当时叫南昌暴动!这令年轻人陈毅与肖劲雀跃欢呼激动不已。
是啊,最近几个月来,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随意拿捏,任意枪杀,与其坐着等死,早就该举枪反击了。开完内部会议后,俩个年轻人起劲地奔赴南昌。

等俩人到了南昌时,起义军已经南撤,俩人不断追赶,终于赶上了起义军队伍,又被派出去与当地农民武装谈判,谈判不成,面临绝境之时,俩人又机智脱先,再次追赶起义军队伍,终于又赶上了。
一、千里走单骑:
那是一个闷热的夜晚,陈毅与肖劲并肩而立,他们面临的,是追赶起义队伍的艰巨任务。风,轻轻拂过,带着几分战场的肃杀。两人无暇顾及其他,眼中只有那遥远的南昌方向。
“咱们得快点了,起义军可能已经走远了。”肖劲的声音有些焦急。
陈毅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坚定而果决,“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走,追上去!”

周恩来总理
两人步伐匆匆,夜以继日地赶路。他们穿越山林,跋涉河流,尽管疲惫不堪,但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终于,8月6日晚上,在一个灯光落寂的夜里,他们赶到了南昌,面对的不是起义军队伍,而是草木皆兵的追赶和打击起义军的钱大钧所部。
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心头一沉。起义军已经撤离,黄绍竑部钱大钧所部到处搜查共产党人和负伤军民,城头挂着被割下的我军将士的人头,在这个烈日炎炎夏日里,腐烂的臭气已经十分熏人,苍蝇连夜在人头上狂欢般地吮吸。

刘伯承元帅
满含着悲伤的热泪,陈毅和肖劲悄悄商议:
“怎么办?起义军已经走了。”肖劲有些沮丧。
陈毅却并未放弃,他紧皱眉头,仔细思索着,“他们可能去了抚州,咱们得赶紧追上去。”
于是,两人凭借着身上的军服和肩章,一个准尉、一个上尉,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又踏上了向抚州追赶的征途。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前追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忙碌而有序的抚州城里,找到了起义军。

地势险峻的抚州城
那是8月8日的早晨,雄鸡啼鸣的最长一声里,陈毅看见了抚州城头上飘扬的军旗和严肃警戒的军人,凭感觉他就感到这样的军队应该是自己辛苦找寻和追赶的队伍了。那一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尽管起义军后面有追兵,尽管抚州附近还有敌人的部队,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陈毅和肖劲见到了周恩来和刘伯承,向他们报告了教导团的情况。

陈毅元帅
二、接受任务: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在与起义军汇合的喜悦里时,却遭遇了意外。周恩来给他们俩人分配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去找一支叫“农民建国军”的绿林部队,如果愿意接受贺龙和叶挺的委任和指挥,就送几百条枪给他。前委认为,能争取和团结过来这支有近千人的一个独立团或旅或纵队编制的武装,对于让起义军就地扎根、安置伤病员或牵制和掩护起义军安全南下大有好处。
于是,屁股还没坐热的俩人又离开部队,走起!
这一次,26岁陈毅的肩章换成了三星二杠的上校参座,21岁肖劲的肩章仍旧是一杠三星上尉,是陈毅的副官。

然而,当他们前往联络时,农民建国军队代表避而不见,而更不幸的是,陈毅和肖劲俩人出城时被敌人哨兵缠住,没有上级命令谁也不能出城。
肖劲上前一步,啪啪打了哨兵两记耳光,然后职业地喊道:“稍息,立正——”他指着陈毅的肩章说道:“参谋长有要务在身,你再纠缠就毙了你。”
肖劲伸手一摸腰后的驳壳枪,敌哨兵平时那能这么近距离地见得到这么大的长官,自然晓得得罪不起,就木桩一般不敢啃一声。
陈毅斥责了一声,就与肖劲脱离了险境。俩人摸黑急走了50多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上起义部队。

朱老总时任南昌起义军第九军军长
最终,在历经种种波折后,他们在江西宜黄再次赶上了起义部队。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庆幸和欣慰。他知道,自己终于追上了信仰的队伍,可以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继续奋斗。
周恩来与叶挺、贺龙、刘伯承等人商议后,分配陈毅任第25师第73团政治指导员,肖劲任73团营长。
周恩来说:“派你干的工资太小了,你不要嫌小。”陈毅朗声笑道:“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起武器我就干。”
他俩后来都在朱德的领导下参加了南昌起义部队在南征路上最为壮烈的三天三河坝阻击战。朱德带领余部转战到江西天心峪整编时,陈毅自不必说,肖劲任连长,跟林彪、粟裕同级。

天心峪整编图片
1928年,肖劲任红四军第28团第3营营长,在龙源口战斗中,壮烈牺牲。如果肖劲能看到新中国的红旗飘扬,1955年评衔至少是大将。
在阅读历史的道路上,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时刻激励着我,感动着我。
革命先辈们永垂不朽!
以上,便是陈毅与肖劲“千里走单骑”,追赶南昌起义队伍的经过。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信仰的力量,用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一段英勇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