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丞相”一职从春秋战国时便开始逐步设立,是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从创立之时,权力便是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位高权重,令人仰慕。
而自秦朝以来,丞相的这一官职也是在历朝历代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但总体趋势却是丞相权力越来越小,丞相人数却是越来越多,例如秦朝设左右两位丞相,唐朝设“群相”等,都是为了实现打击相权,强化君权的目的。
直到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丞相,权分六部,并且发表遗训,子孙后代也不许设丞相,这也宣告着丞相制度正式寿终正寝。
要知道,丞相制度在中国古代发展延续几千年,深受各朝君主的青睐。可偏偏到了明朝,为什么朱元璋在处决了相应的官员之后,也废除了丞相呢?朱元璋:我不需要丞相!
君主专制下的君权、相权矛盾在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制度是其特征之一。君主专制,顾名思义,就是以君主为核心的集权制度,特征便是将国家的一切大权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我国的封建朝代则皆以专制主义为基础。
而秦之后,丞相则成为了诸多官僚机构中官职最高,权力最大的职位。虽然,丞相经历各朝各代,职能有所变化,但是仍然基本是百官中权力最大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一山怎容二虎”呢?无论是魏武帝曹操还是新朝王莽篡汉,都是历史上丞相成功夺位的例子,后来的统治者无一不在为丞相权力过大而焦虑,所以各朝各代大多都在削弱相权,强化君权。
这便是封建社会的趋势,无论相权如何被削弱,君权如何加强,皇帝心里也会不踏实。似乎丞相对皇帝永远都是威胁的存在,这就表明了君主专制主义下君权相权基本矛盾的不可调和。
而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扫清了这一方面的障碍,但是也有它的弊端。日常朝政的大部分工作也就交到了皇帝手上,这使得导致朱元璋每天都要为了国事心力交瘁。“昧爽临朝,日宴忘餐”则是他的真实写照。即便是这样,工作效率还是大不如前。
如此,这也让朱元璋犯了难,既不能恢复丞相,还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那应该怎么办呢?
久而久之,朱元璋想到找一个顾问替自己起草诏书、参与决策的办法。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一职,帮助自己处理日常工作,这也是明代内阁的前身。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立内阁作为辅政机构,将大权牢牢揽在自身,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但为了防止内阁扩大权力成为第二个“丞相”,明成祖使宦官和内阁相互制衡,发明了“票拟”和”批红“两种方式。
”票拟“,就是内阁学士把自己的批改意见用小票拟写并贴在奏折上,请皇帝进行批准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而“批红”呢,则是为了醒目,皇帝亲自用红笔批改奏折,但是久而久之,大多数奏折则直接交予太监来批改。
这个办法虽好,但也为太监、东西厂等宦官在明朝后期的横行霸道埋下了祸根。
除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这一问题,朱元璋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必须要废除丞相呢?
借“胡惟庸案“,打击功臣派势力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开国皇帝,大部分开国皇帝,身边都会有一群常年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功臣。很多开国皇帝对于昔日功臣全都大开杀戒,虽然这种卸磨杀驴、兔死狗烹的行为时常被后人诟病,但是为了保护江山稳固传承,对昔日同伴下手也慢慢无可厚非了。
如汉高祖刘邦,一步步扫平自己的功臣最后确立“白马之盟”,非刘氏者不可为王。这也就从侧面将国家牢牢掌握在刘氏子弟手中。
反观朱元璋,也是如此。在位之时,诸多功臣例如徐达、蓝玉、李善长等人都是直接或间接死于他手。
而胡惟庸这个人呢,起初是李善长推荐为相。做相期间,独断专行,结党营私,作威作福。这让本就多疑的朱元璋很是焦虑。最后以谋反罪株其九族,受牵连者足有三万余人。这次的事件,便是当时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
通过”胡惟庸案“,开国功臣李善长、陆仲亨等人被朱元璋处死,这一举动也沉重打击了功臣派的势力。并且借此借口,朱元璋决心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独揽大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胡惟庸案”不过是朱元璋为了削弱相权,打击功臣派势力的一个借口,进一步使自己的大权独揽,却阴差阳错的也让中国的丞相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如此说来,是否胡惟庸本人也是被动的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呢?
不仅如此,元朝的丞相权力过大导致的动荡也是让朱元璋不得不提防丞相这一职位。
元朝是明朝的前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领的王朝。而在这个王朝里,却发生了丞相权力不削反增的反常行为。
元朝后期,皇位继承混乱,皇室贵族之间常常大打出手,从而导致皇权旁落常常依附丞相,而丞相则可以主定政局,甚至左右储君,威胁皇权。
明朝在建国之初很多制度上延续元朝旧制,这也导致了朱元璋无时无刻不担忧元朝的前车之鉴再一次降临到明朝。这也导致了朱元璋为了保证大明能够延续千秋万代,决心废除丞相制度。
朱元璋本身的性格因素相对于其他朝代的皇帝,朱元璋算是出身最低微的一个了。出身贫农,为了活命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甚至自己父母去世都没有钱为他们办理丧事。
这样的早期经历造就了他冷血无情的性格,让朱元璋成为了一个十分自私自利而且不易信任他人的人。
而在后来,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就非常在意自己手中的权力,自然不愿意与丞相分享权力,变得也是愈发多疑且独断专行。
这种性格也造成了朱元璋对于丞相十分的警惕怀疑,明朝初期出现了四位丞相,而这四位丞相无一不直接间接的死于朱元璋。再到后来,“胡惟庸案”,朱元璋株连三万多人。这种行径无一不体现着朱元璋自身的残忍无情。
虽说朱元璋是一个残忍无情,自私自利的君王,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也是富有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雄主。
此话怎讲呢?要知道,他最开始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读过什么书,一个乞丐,从一点点打拼成了皇帝。这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来说都是极其励志的。从参加起义开始,一步步打败了竞争对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最后挥师北伐,消灭奄奄一息的元朝,成功统一。
再说,如果他没有自己的雄才大略,是否也就无法吸引诸多帮手助他一统江山呢?
再来说他的励精图治,自从废除丞相之后,全国政事一下子都集中到了朱元璋手上,据史料记载,平均每天朱元璋要处理二百多件奏章,有时候他做的批示都比奏章要长一大截,如此日复一日的工作,在古代,也可以说朱元璋也是一个”劳模“皇帝了吧。
如此的励精图治也让朱元璋能够承担起废除丞相的后果,也让废除丞相制度变得可能起来。试想一下,如果皇帝本身就庸庸碌碌、贪图享乐,如刘禅之流,自身就会巴不得有个”万事通“的丞相来替他主管政务。如此对比是否也就说明了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雄主呢?
总结在封建社会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是君主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将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推向了顶峰,有利于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胡惟庸案“和元朝的前车之鉴则给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提供了直接原因。或者说是变相的提供了废除丞相的借口。
而朱元璋本身冷酷多疑,精明强干的性格也就注定了无法忍受丞相的胡作非为。自身的旺盛精力也为之后废除丞相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带来了有效地解决。
为什么明朝要废除丞相制度呢?朱元璋:”我不需要丞相!“。从诸多角度来讲,这一切似乎也说得通了。
而明朝后期,绝对的集权带来了极度的腐败,皇帝长居深宫不理朝政,宦官打着皇帝的名号横行霸道、祸害朝纲,百姓生灵涂炭,人们奋起反抗,最后大明王朝亡于农民起义之手。
如果朱元璋能够预想到未来,他是否还会废除丞相制度呢?
由此可见,君主专制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只是一味的依赖专权,那么最后也会亡于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