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有个粉丝在底下留言,大意是: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了不断摸索的状态,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所以这个话题也确实值得拿出来单独探讨一下。
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了我很多年,高考之后,身边的家人、朋友、老师等无数的人,包括我自己都在不停地问自己一个问题:“以后想做什么”。
我曾经有过各种各样想法,但是大多都觉得不切实际。
直到今天,这个问题我仍没办法给出确定的答案,可能你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并不代表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坚持一下看完这篇内容,或许能够启发到你。
01
记不记得我们小的时候,都会有过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想。
比如我啊,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麦当劳,所以我当时就想成为麦当劳的员工,觉得这样我就可以一天三顿都吃麦当劳了。
而我现在回想起来,就会觉得我当时的想法实在是太好笑了。
但是如果那时,我把当麦当劳员工当成我的人生目标,并一直按照目标行动,我的确会成功,但我大概会恨死我自己(哈哈不是说M记员工不好,而是这已经不是现在的我想做的了)。
因为这个目标本来就是不成熟的,在我小时候的认知里,要想吃到吃不完的麦当劳,就得去那里工作,根本想不到可以通过赚钱来买这种方式。
我可能要说一句,和你以往认知,不一样的一句话了。
就是,先想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本就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做法,当你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你就已经被自己现在的状态局限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
你现在所在的这一刻,就是你目前人生里的认知水平巅峰,而你未来经历的每一刻,又在不断的地刷新着你的认知巅峰。
倘若你着急做出一个决定向的决定,你就一定会被你现在的认知和能力局限住你整个人生发展的方向和节奏。
02
我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也一直认为。
如果想做出一些改变,就一定要反思自己、反省自己,之后设定人生目标,不断的按着这个目标来行动。
然而大学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想不明白,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没办法进行接下来“真正去做”的环节,也因此导致了我大学前几年每天重复自己的生活,更没有任何改变。
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禁锢住我的恰恰就是这种想法,因为我发现当我尝试着去做的时候,一些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想清楚了。
我们应该是先做而后产生新的想法,而不是总要,想明白些什么之后,再去做。
所以我也重新且认真地回答一下开头的那个问题:
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先向身边你觉得厉害的人去学习,那些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做着做着你的思想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改变。
随着你的改变,你面对的问题和你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个时候你再重新界定自己,你才有可能界定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慢一点的决定可能会更接近正确。
03
除此之外,在具体行动上,我们也很容易走进一些误区。
就比如我一开始写作能力很差,当我打开word页面,看见一片空白的时候,根本想不出要说些什么。
但是当朋友们出现什么困惑,或者需要一些建议的时候我就能滔滔不绝地说很多话。
于是对于写作我一次又一次打退堂鼓,替别人出谋划策的事情我却没少干。
我很乐于去做那些我擅长的事情,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做,它就像毒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因为我的快乐和自信都源自于它。
这样下去,最后我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只会做这些我擅长的事。
直到我认识到这样的事情之后,我才进而去努力克服自己写作这件事。
慢慢地把写作也变成了自己擅长的事情,而现在我又在克服新的领域了,比如,
拍视频。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去界定自己能做什么样的事,而是应该通过不断的做有挑战性的事情来重新界定自己的能力。
现在的我,对于半年前的我,对于未来的规划,又有了一些小的变化。
04
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
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会自省和反思并给自己定下目标,之后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直至目标达成。
不是说这样的建议不对,而是,他不适用于所有人,它适用于那些,已经有了一些阅历,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之后人。
对于,学生,或者职场新人,我觉得,你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制造一些经历,从而在这些经历中,让自己的目标不断清晰。
不要用此刻你的认知和能力去界定未来的你,而要以行动为起点,之后再进行反思。
以便,你重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