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史料才发现:75年黄维被特赦后,为何还想要被俘军统特务的命

百年小人物 2025-04-21 15:43:00

1948年12月,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被俘。但国民党内却宣布了黄维阵亡的消息,并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追悼会”。

被俘后第一天,黄维就很不配合,也拒绝合作。杜聿明、邱清泉等人被围困在陈官庄后,中原野战军曾动员十二兵团的高级将领给他们写劝降信。当时,大家都在劝降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但只有黄维,坚持不签。

有记者曾问黄维说:“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呢?”

黄维听到这位年轻记者的问题后,愤怒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只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我为什么要投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我要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种种迹象表明,改造黄维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的任务。而事实也证明如此。

在战犯管理所里,黄维蓄起胡子,直言:

“这是在国民党时期留的胡子,不能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剃掉。”

当时,许多将领都开始阅读共产主义的书籍,杜聿明在阅读了《论持久战》后,更是写下了超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但黄维却从始至终坚称自己“无罪”,拒绝接受改造。因此,黄维成为了大家眼里“拒绝改造”的典型。

其实,一直以来,黄维与共产党人之间就已经有了颇深的渊源,但他却一直没有在这种影响下,走向共产主义阵营。

早在江西师范学校读书期间,黄维就结识了年长自己四岁的老乡方志敏。他与方志敏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对他以兄长相称。

后来,黄维还和方志敏准备一起报考黄埔军校。当时,因黄埔军校还没有开始报名,但黄维的盘缠已经见底。这时,方志敏托熟人为他介绍了一份工作,这才帮他渡过了难关。

原本,方志敏也收到了黄埔军校的复试通知。但却因为党组织对他有了新的工作安排,他这才没有参加复试,也没能跟黄维一起进入黄埔军校深造。根据党的纪律,此时的黄维并不知道方志敏共产党员的身份。如果方志敏当时告诉了黄维的话,黄维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呢?他是否会“投降得早一点呢”?

进入黄埔军校后,蒋介石的“君臣之道”、“忠臣良将”与黄维很是合拍。因此,尽管他身边的同学徐向前、陈赓、左权等都是共产党员,但他却在加入国民党后,对蒋介石始终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1975年3月19日,黄维获得特赦,结束了自己长达27年的战俘生活。尽管已经获得特赦,但他心中依然不服输,其实,这种不服输更多的是对自己失败原因的困惑。

于是,黄维提出“参观西柏坡指挥所”的请求,直言这是彻底改造自己思想的一把钥匙。原本,他的这一请求遭到了拒绝。但毛主席意外听说后,却明确指出:“可以满足他,就去西柏坡看看,免得说我们‘小气’。”

就这样,黄维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西柏坡,尽管途中的风景不停变换,但黄维却没有什么欣赏的心情。

当黄维来到西柏坡,走到作战指挥室时,他看着眼前简陋的房间,惊讶地确认道:“这就是当年的作战指挥室吗?”

陪同的工作人员肯定地回答道:“对啊,当年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

黄维虽然肯定共产党的指挥室一定没有国民党的指挥室高级,但他也从没有想到过,居然就是这样一处平平无奇的农舍。

随后,讲解人员又指着全歼黄维兵团的作战图,开始了讲解。在得知中野当时武器装备的情况后,黄维惊讶不已。

面对黄维兵团在双堆集固守待援的这一情况,讲解员则直言“犯了两个错误”,即“愚忠愚勇”。

黄维一直坚信蒋介石已经派出了援兵的“空头支票”,固守在此,这是“愚忠”。而说他“愚勇”,则是黄维不懂“知己知彼”的用兵之道,因为决定战胜成败的关键在于人,而不是物。

这次西柏坡之行,令黄维多年郁结于心中的问题有了答案。看着眼前简陋的作战室,他的眼睛里多了一抹敬意。

谈及这次的经历,他真诚地说道:

“如同朝了次圣,得益甚多。开阔了眼界,净化了思想,解开了谜团。我服输了,而且是心悦诚服。”

另人意外的是,黄维虽然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但却对军统特务痛恨不已。甚至在获得特赦后,他还曾放下狠话说:

“要是我是共产党,抓到军统特务的话,就把他们都杀了。”

一般来说,军统特务也是蒋介石手下的鹰爪,为国民党服务的,同为国民党阵营的黄维为什么如此痛恨这些军统特务呢?这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在黄维看来,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就应该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较量,他看不起那些在背后搞阴谋诡计的人。而军统特务干的恰恰就是他看不起的这种勾当,经常用暗杀、施加酷刑等手段,这些做法与作为军人的黄维所秉持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此外,军统特务还多次对手无寸铁的无辜之人进行大肆屠杀,这种行径毫无人性,黄维对此深恶痛绝。

第二点,军统特务的无能也让黄维看不起他们。黄维被俘后才发现自己的通讯副官就是一名地下党员。这意味着自己下达命令的同时,共产党的指挥所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然而,负责搜集情报、安插间谍特务的军统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察觉到异常,导致了自己在战场上的惨败。这也让黄维彻底看清了军统的无能。

第三点,虽然国民党内自上而下的贪腐情况十分严重,但军统的情况更为严重。军统的特务只会高喊着“反共”的口号捞钱,自己在后方捞钱,而让国民党将领和战士们去前方送死。

最后一点,跟黄维的个人经历有点关系。在战犯管理所期间,被俘军统特务曾与他多次闹矛盾。

黄维是“拒绝改造”的典型,也时常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而原军统局电讯处少将副处长董益三作为改造的积极分子,不可避免地与黄维发生了冲突。

董益三曾多次向管理人员汇报黄维不认真改造的情况,这引起黄伟极大不满,两人的关系也急剧恶化。

1952年,在谈论关于民国四大家族的会议上,黄维因为公开质疑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引起了学习小组成员的强烈不满。吵到不愉快时,情绪失控的董益三突然伸手扇了黄维一巴掌。如果不是身边的人阻拦,两人一定会大打出手。

以上种种原因,让黄维在获得特赦后,依然对军统特务痛恨不已。

参考资料:共产党员(辽宁)2010年15期、领导文萃2016年7期、《同舟共进》、铁军2014年3期、传记文学2014年6期、文史天地2009年11期

1 阅读:557

评论列表

JACK

JACK

2
2025-04-23 19:38

黄维是外行啊。

泥丸函关

泥丸函关

2
2025-04-23 20:16

从黄维研究永动机就知道,黄维是一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主。

用户10xxx25 回复 04-23 23:27
见识浅,所以轴

百年小人物

百年小人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