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借谷证”

红色潮看历史 2025-01-11 03:12:42

红军的借谷证,全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临时借谷证”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向根据地群众借粮的凭证。

背景:1932年,中央苏区部分地方发生粮荒,同时国民党对苏区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导致红军粮食供应紧张,为解决粮食问题,苏区政府决定向群众借谷。

票面设计:通常采用双色单面印刷,使用的是苏区常用的毛边纸。票面上部从右至左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临时借谷证”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等字样,冠名下方有党徽图案,党徽图案下方有一条花边装饰线,再下方是借谷证面额,面额有伍拾斤、壹佰斤、伍佰斤、壹仟斤等。

使用规则:借谷对象与用途:红军流动部队在临时紧急行动中可使用借谷证向政府仓库、红军仓库、粮食调剂局、粮食合作社、备荒仓及群众借取谷子,以满足行军打仗中的粮食供给。借谷流程:红军持借谷证借到谷子后,需将此证盖印,交给借谷人。还谷规定:凡借出谷子的人,可凭此证向当地政府仓库或分支库领还谷子,或折价还款,证上注明在甲县借谷者,不得持向乙县领取。

意义与影响:解决粮食问题:中央苏区先后三次借谷运动共借谷100余万石,有效解决了红军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坚实保证。赢得民心:借谷证体现了党对自身信誉的高度珍视,让党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形象深入人心,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赢得了民心。后世借鉴:开中国军用粮票名称先河,为后来的粮食供给管理和票证制度提供了借鉴。

后续兑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继续履行红军当年的承诺,规定凡持有借谷证的群众,可以按时价兑换粮食或者现金,之后几十年,群众手中的借谷证陆续得到了超出借谷斤数甚至是十倍以上的兑换。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依‬据‬作者或著作权人的‬意见进‬行‬包‬括‬删除在‬内‬的‬处‬理,但‬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0 阅读:0
红色潮看历史

红色潮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