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吃饭都离不开蔬菜,几乎每天都要吃。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菜市场的一些蔬菜并不能够分辨好坏。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更是看到便宜的就喜欢买。市场上着4种蔬菜即使再便宜也不要买,不仅危害健康甚至还会导致癌症。
1、娃娃菜
娃娃菜,又称微型大白菜。是从日本(一说韩国)引进的一款蔬菜新品种,近几年开始在国内受到青睐。不过有报道称,一些娃娃菜蘸有不明液体,根据蔬菜经销商透露,该液体为甲醛溶液,能够保持菜的新鲜,经过甲醛浸泡的娃娃菜不仅卖相好看,还可以保存很久。
甲醛可是强力致癌物,新装修的家居就有这种气味,是导致幼儿白血病的罪魁祸首。
2、蕨菜
蕨菜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菜,在春季很容易采集到。蕨菜的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
不过虽然蕨菜营养丰富,但是央视报道过这蕨菜能够致癌,在蕨菜中检测出一种致癌的物质称作原蕨苷。而且已经被证实了,在国际上也早就将蕨菜列为二类致癌物质。因此,要少吃,少量吃不会有什么问题。
3、无根豆芽
豆芽营养很高,而且口感也非常不错,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不过现在市场上口感清脆、有根须、高营养、无公害的豆芽比较少见了。到处充斥着卖相好、没有根须、肥胖白净的豆芽。而“无根豆芽”很可能是通过药物催化出来的毒豆芽。
无根豆芽的生产过程中除大量使用无根剂、防腐剂、增粗剂(粉)等化学原料外,还用上了漂白粉、保鲜粉等有毒化工原料。如果长期食用危及健康,甚至会导致细胞癌变,从而形成癌症。
4、西葫芦
西葫芦营养价值高,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
西葫芦本身是不致癌的,但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表的《首个总膳食研究报告》称如果西葫芦高温煎炒就会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香港食物安全将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包括肉类、蔬菜、豆类及麦制品等。结果发现样本中47%的食物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而且在蔬菜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