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没换过防冻液,车子会坏吗?

汽车百科之谈 2025-04-03 04:11:20

更换防冻液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养护项目,特别是到了冬天,在4S店里每天都会有几个换防冻液的。对于更换防冻液,大家的态度有很大不同,有人知道它的重要性,到了更换周期会及时更换。而有人却认为,防冻液并不重要,只要冬天不结冰就不需要更换,哪怕它失效了。就如同农村使用的各种农用车一样,根本不加防冻液,都是加的水,用上十年也没见有坏的。有人就有疑问了,我的车已经用了六年了,从来没换过防冻液,车子会坏吗?哪里坏的可能性比较大?

答案是不一定,要看原车防冻液的更换周期。若是要求三年更换的,六年不换不一定立即会坏,但接下来的时间,车辆出问题的概率较大,一旦冷却系统出了问题,发动机的寿命会大大缩短。其实这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好比原本五千公里换一次机油,有人两万公里才换,车子也没坏,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异常,但是对于发动机的寿命一定是有影响的。当然,如果本身就要求8年才更换的,六年不换当然也不会有问题。

我们要知道,原车的防冻液几乎没有免维护的,都有固定的更换周期,大部分车的更换周期都在三年或者六万公里。这只是经过计算的大概年限,具体还取决于车辆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那么,如果一辆车6年没换过防冻液,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防冻液的性能会逐渐下降。防冻液的功能不仅仅是防冻和冷却,它还有着润滑和防腐蚀的作用。其中防腐蚀最为重要,缸体都是金属部件,如果里面是水,很容易生锈。为了达到防冻液的各种性能要求,里面会添加很多添加剂,比如防腐剂、缓蚀剂等。随着时间的增长,公里数的增加,防冻液中的这些添加剂会随着时间和使用不断消耗。其他添加剂也会逐渐消耗,产生异味、变色,甚至产生沉淀物,最终会变质而完全失效。

金属部件就会失去有效保护,开始生锈和腐蚀。水道中会产生大量的铁锈,以及各种沉淀物。导致水道堵塞,从而影响冷却液的循环,在发动机大负荷或者外界温度很高时,会导致发动机温度升高。长时间的高温会导致发动机出现一些故障,比如缸垫损坏、拉缸、抱瓦等,对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同人体发烧,虽然发低烧看上去影响不大,但如果时间过长,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其次,防冻液中的乙二醇也会在高温、氧化等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乙二醇会被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防冻液的pH值下降,酸性增强。我们知道,带有酸性的液体腐蚀性都很强,这样更加会加速对水道水箱的腐蚀。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其冰点和沸点,导致冰点升高,沸点降低,冬天有结冰的可能性,夏天有开锅的可能。

最后,除了使水道生锈堵塞外,失效的防冻液还会对水泵、节温器等冷却系统部件造成腐蚀和加大磨损,降低它们的寿命。进而也会导致冷却系统出问题,导致水温升高。所以说,防冻液的变质失效,影响的不仅是冷却系统本身,还会对发动机寿命产生影响。

六年没换过,虽然不会立即导致车子损坏,但这个影响是一点一点循序渐进的,危害在逐渐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大爆发,最终导致需要更换很多部件,比如水泵、水箱、节温器。再严重一点,还要疏通水道,甚至达到无法维修的地步。

总之,车上的所有液体根据更换周期和自己的使用情况,合理更换,车辆轻度使用或者大部分时间运行工况良好时,可以延期更换,但不宜拖延过长时间,毕竟更换防冻液的费用也不高,没必要冒损坏发动机的风险。

0 阅读:116
汽车百科之谈

汽车百科之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