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名将胡琏:晚年绝口不提粟裕,临终前拿笔颤抖地画下一幅地图

史在没有弦 2024-11-08 01:41:1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国民党将领中,胡琏以其独特的军事才能和狡猾如狐的策略著称。他既有张灵甫的勇猛,又兼具黄维的忠诚,却在谋略上远超他们。这位军事奇才,曾让毛主席称赞其“狡如狐,猛如虎”,连敌人也宁愿俘获他而非其他十个将领。尽管如此胡琏唯独对粟裕心存畏惧,甚至晚年写书时,都不敢提及这位对手。究竟是什么能力让胡琏如此忌惮粟裕?他又是如何在一生的战斗中,与这位强敌周旋不休的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在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中,胡宗南与胡琏并称“二胡”,前者作为“西北王”享有蒋的厚信,后者则作为“金门王”拥有坚固的地位。胡宗南是黄埔军校的首届学生,深得蒋介石的信赖与依赖;而胡琏,黄埔四期出身,尽管他晚了几期,但在蒋介石的眼中,他并没有得到如胡宗南那样的青睐。

尽管如此,军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十个西北王,不如一个金门王”,这足以显示胡琏在军事战略上的才能受到了内部的高度认可。

胡琏出生于1907年的一个陕西农家,聪明机智。尽管家人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教师,在动乱的年代中保持一份稳定的生活,他却立志于军事生涯,追求更大的舞台。初入军营是在冯玉祥的部队,但不久之后,一个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黄埔军校在广州招生。胡琏抓住这一机遇,南下广州,成功进入黄埔四期。

黄埔四期培养出了许多未来的军政要人,如谢晋元、张灵甫、伍中豪、刘志丹、林彪等,这些人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各自开辟了不同的道路。胡琏在校期间的表现虽然不如其他同学那般耀眼,这或许是蒋介石对他的评价并不那么高的原因之一。

北伐战争期间,胡琏依附于他的老乡关麟征,并随关麟征加入了陈诚的第十一师,从此与“土木系”结下不解之缘。“土木系”得名于陈诚最初的第11师与后来的第18军的合称,该派系成为了蒋军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自1931年的第三次“围剿”起,作为黄埔军校四期的胡琏就开启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反共生涯。初期的解放战争中,他身为第十八军十一师师长,因其狡猾和果敢被毛主席形容为“狡如狐,猛如虎”,连粟裕也被提醒要对他保持警惕。

胡琏与粟裕的初次交锋发生在1946年底。虽然那时粟裕的主要目标是戴之奇部,胡琏却敏锐地选择了旁观,避免了直接的冲突。但1947年7月的遭遇却不再有先前的幸运,粟裕这次明确将目标定在了要围歼胡琏领导的整编十一师。这场战斗,胡琏几乎无路可逃。

当年,为了支援其他前线紧急局势,国民党从山东战场撤走了七个师,仅留下包括胡琏的十一师在内的少数部队。这为粟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他决定利用这一战略空虚,直接攻击胡琏的阵地。

华野的主攻队伍在南麻集结完毕,三个纵队配合执行主攻任务,而另一部分部队则负责牵制。1947年7月17日晚,华野以猛烈的炮火开启了战斗,连番冲锋令胡琏的部队濒临崩溃。面对绝境,胡琏竟祈求神灵庇护,以此激励士兵。

不可思议的是,正当胡琏以为末日将至时,突降暴雨,持续了整整七天夜,解放军的弹药受潮,战斗形势意外转变。在天助之下,胡琏亲自带领部队突围,这场看似必败的战斗竟然让他又一次存活下来,被蒋介石誉为“常胜将军”。

与粟裕的对峙不止一次给胡琏带来了生死考验。1947年秋,胡琏又在曹县与粟裕进行了一场凶险的战斗。那时胡琏率领的部队在大义庄一带筑起了坚固的防线,粟裕则决心彻底消灭这一威胁。解放军迅速完成了对十一师的包围,战斗激烈至极。胡琏凭借地利和防御工事,在即将被击败之际,派遣突击队发起了逆攻,这延缓了华野的攻势,还意外等来了增援。破晓时分增援部队的到来让胡琏再次从死亡线上脱身,他的运气似乎总是在最后关头扭转乾坤。

在1948年9月,蒋介石指令解散国军中的整编军单位,胡琏所属的整编第十八军便被合并到新成立的第十二兵团,而黄维被任命为兵团司令。对于这一决策,胡琏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利用。由于不满与黄维的直接合作,胡琏选择以“疗养”为名,暂时离开了军事前线,隐居至武汉。

这一举动使得胡琏错过了随后爆发的淮海战役初期的战斗。战役进展至关键时刻,黄维的部队陷入困境,蒋介石不得不召回胡琏,希望他能挽救不利的战局。尽管胡琏被迫返回南京,随后被派往淮海战场,他的到来并未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他并未直接参与到关键的战斗指挥中。

如果按照一些观点认为双堆集战役是粟裕与胡琏之间的对决,那么结果显然是粟裕的胜利。在战役中胡琏未能发挥重大作用,反而在战况不利时选择了撤退,据说是在夜幕下匆忙乘坐军车逃离了战场。

粟裕在苏中战场上取得的“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严重挫伤了蒋介石的军威,尤其是粟裕歼灭了国军精锐的七十四师,让蒋介石对他怀恨在心。胡琏深知,如果能够在战场上击败粟裕,自己在国军内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因此,每当面对粟裕领导的部队时,胡琏总是全力以赴,集中所有精力应对。

在一次战略决策中,蒋介石调动了三十万大军进攻鲁中地区,却因为华野和中野的坚强抵抗,使得国军的原计划彻底失败。见状蒋介石迅速撤回主力,只留下胡琏和黄维等少数部队继续作战。

胡琏很快意识到粟裕接下来肯定会将焦点转向他这位战力强大的对手。于是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加强防御,以备不时之需。果然当国军大部队撤退后,粟裕迅速调动重兵向他发起攻击。由于胡琏提前做好了准备,他的防线暂时挡住了解放军的猛烈攻势。

正当胡琏为自己的防守成功暗自庆幸时,粟裕调整战术,采用了迂回包抄的策略,逐步压缩胡琏的阵地。面对日益危险的形势,胡琏试图寻求援助,但由于他在军中的高调作风,早已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此刻却无人肯伸出援手。

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大雨改变了战场的局势。解放军的弹药因雨受潮,不得不暂时撤退。胡琏因此得以喘息,蒋介石误以为是胡琏的坚守使得解放军撤退,于是再次发电表扬了他。

胡琏心知如果不是那场意外的大雨,自己可能已经命丧当场。这让他对粟裕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既想证明自己能击败这位对手,又深知自己在直接对抗中可能不是粟裕的对手。

在随后的战斗中,胡琏采取了先发制人但随后快速撤退的策略,不再与华野部队进行长时间的正面交锋,从而多次躲过了被包围的命运。

但战争是残酷的真实检验,胡琏的军事实力终将面对终极考验。在淮海战役中,粟裕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军事调动,成功将胡琏困在了碾庄,这次没有了“天助”,胡琏发现自己真正无路可逃。

这次战役中,他与黄维被迫分别逃命,尽管黄维最终被俘,胡琏侥幸逃脱,但他身负重伤,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经过长时间的抢救,胡琏虽然恢复了生命,但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

在1972年的尾声,胡琏结束了他在大陆的军事生涯,被安排回到台湾,并被任命为台湾领导层的战略顾问,一个名义上的职位。此时的他年已65岁,从前线的烟硝逐渐转向幕后的思考。找寻身份感的他,选择在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深入研究历史。

在人生的黄昏,胡琏不再奔波于战场,而是将过往的战争与经历编织成书,撰写了《古宁头作战经过》、《金门忆旧》和《越南见闻》等多部作品,记录了他对战争和历史的深刻见解与个人感受,在这些回忆录中,他刻意回避了与粟裕的那段历史,那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痛点,与华东野战军的屡次交锋,他都以失败告终,这部分往事成了他不愿触碰的伤疤。

1977年6月22日,胡琏因长期的病痛缠身去世。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他弱不禁风,却坚持要求家人递给他纸笔,他颤抖着手绘制出一张粗略的地图,那是他记忆中故乡陕西华县的模样。自从1949年跟随国民党撤退至台湾后,他就未曾踏足故土,念念不忘的家乡,只能在他的画笔下若隐若现。

胡琏的一生是战争与权力的缩影,他手上的鲜血和决策的后果让他在晚年感到孤独和反思。他的执着和犯下的错误,使他永远无法返回那片曾经熟悉的土地。古人云“落叶归根”,但胡琏的落叶,却再也找不到归宿的根。这份无法回家的遗憾,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笔痛苦的注解。

0 阅读:26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