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武帝时期,一年的正月初七的下午,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廷嬉戏,玩了一会儿之后,公主觉得乏了,便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
正在这时,一阵微风拂来,将树上的梅花吹得纷纷落下,其中有几瓣正巧落在寿阳公主的额头上。
寿阳公主嬉闹过后,额头还有汗水,经过汗渍的侵染,在公主的前额上留下了梅花的淡淡印痕,擦都擦不掉,便去找皇后。
皇后一看,发现女儿头上有了梅花印记之后更显娇柔妩媚,十分好看,便特意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她,过了好几天才清洗干净。
从此以后,爱美的寿阳公主经常摘几片梅花,贴在自己的前额上,宫中其他宫女们见状,纷纷效仿,从此便有了“梅花妆”的诞生。
腊梅不是四季都有,便渐渐衍生了用金箔剪成花瓣形贴在额头或者面颊上的妆容,并传入民间,开始盛行。
而梅花妆真正蔚然成风是在唐朝,自上官婉儿之后。
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酉阳杂俎》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曾经被武则天处以黥刑,为了遮盖额头的印记,上官婉儿便在额头贴上花子,没想到让本就国色天香的上官婉儿愈发娇媚,引得宫女们争相效仿,从而蔚然成风。
被称为女宰相的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武则天处以黥刑呢?
在正史上并没有关于上官婉儿被处刑的记载,但是民间传说倒是非常丰富,最广泛的一共有五种。
1.抢了武则天的男宠自从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引为心腹之后,凡事皆不避讳,包括跟男宠在床榻间欢好也是如此。
而武则天的男宠虽然能力才华一般,但是不可否认,都是极其罕见的美男子,尤其是在某些方面能让一代女皇满足,必有其过人之处。
久而久之,常年不能得到男人滋润的上官婉儿也被勾动了心中的欲火,于是跟张昌宗搅和在了一起。
有一天,上官婉儿正在与张昌宗眉来眼去,武则天突然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
瞬间怒火中烧,毫不犹豫便拔出一把金刀,直接向上官婉儿脸上扔去,上官婉儿甚至都不敢躲闪,让金刀直接戳中额头。
幸亏武则天力气不大,否则的话,一代才女说不定就会香消玉殒。
武则天伤了上官婉儿,怒气依旧未止,准备将其处死。
好在张昌宗连忙跪地求情,在加上武则天觉得上官婉儿还是用的顺手,所以待怒气稍消,总算赦免了她的死罪。
从此之后,上官婉儿额头便有了一个伤痕,为了掩饰痕迹,上官婉儿便化了梅花妆,引导了一时潮流。
2.被薛怀义所牵连第二个传说依旧与武则天的男宠有关,不过这次不是张昌宗了,而是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薛怀义。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原本就是个市井之徒,因与李渊之女千金公主的丫鬟私通,而被千金公主发现,进而留作己用。
后来,千金公主为了讨好武则天,便将其送给了当时还是太后的武则天,让武则天非常高兴,将千金公主收为义女。
从此,冯小宝被改名为薛怀义,并剃光了头发,扮演成和尚随意出入宫中。
在武则天称帝之后,更是飞黄腾达,被拜为大将军,先后被封为梁国公、鄂国公、柱国,风头一时无两。
薛怀义仗着女皇的宠爱,在宫中横行无忌,甚至将目光瞄向了年轻貌美的上官婉儿身上。
然而,出身官宦世家的上官婉儿根本看不上地痞无赖一般的薛怀义,对薛怀义的调戏百般推阻,惹得薛怀义勃然大怒,报复性烧毁了天堂和明堂。
薛怀义自然是被武则天处死,上官婉儿也差点被武则天处以极刑。
在临行前,武则天改变了主意,还是决定留下上官婉儿,只是在她额头上刻下“忤逆”二字,以示惩戒。
随着时间的流逝,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的恨意逐渐消退,便允许她在额头贴上花钿,以掩饰额头。
3.宫廷政变还有一种说法,据说曾经武则天粉碎了一起宫廷政变,而在策划政变的名单上,武则天竟然发现了自己引为心腹的上官婉儿的名字。
武则天大怒,便下令将其黥面,然后怒喝道:“当年你祖父因罪被诛,你母女被罚为奴,朕念你才华出众,这才重用为御前女官,不想你竟然勾结反贼欲谋害朕,真是气死了!”
上官婉儿听了武则天的骂声,坦然一笑,说道:“陛下可曾记得奴婢为陛下三次挡驾之事?”
武则天仔细一想,确实有这么回事,有几次传旨到御花园摆宴,临起驾前都被上官婉儿所阻,于是她点点头。
上官婉儿接着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园中,早已危机四伏?若不是我表面参与其中,打听到他们的情报,如何暗中保护陛下?”
武则天似有所悟,点头应是,但是金口玉言,已经下令将上官婉儿处以黥刑,她也不便收回。
只是,临行前,她让行刑人员用朱砂点额,仅刺了一朵梅花。
上官婉儿本来就精致的面容,加上这么一朵小巧的梅花,更增添一种神秘色彩,引得人人争相效仿。
4.窥探机密据段公路的《北户录》记载,上官婉儿曾经被武则天封为昭容,每次武则天与大臣议事之时,便让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录议事内容。
这一天,武则天正在与宰相商议要事,突然发现上官婉儿抬起头在暗中偷窥。
武则天当时忍住了怒气,待宰相走后,便取出一柄小刀直接扎在她的额头,并且不许她拔下。
上官婉儿不愧是才女,很快想到了一条乞命的方式,于是她当场即兴而作了一首诗,名为《乞拔刀子诗》。
武则天果然被上官婉儿的才华所打动,终于赦免了她的罪过,但是她额头上的伤势却也不能再恢复如初,于是便用梅花妆来掩盖。
5.惜才骆宾王公元684年,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并废唐中宗李显,立李旦为帝。
不久之后,英国公李敬业以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由,发动叛乱,率领十万之众讨伐武则天。
当时 ,一代才子骆宾王为其写下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传遍天下。
上官婉儿也从宫女手中得到了此文,本就文采飞扬的上官婉儿对此爱不释手,并对从未谋面的骆宾王也产生好感。
有一次,在与武则天交谈中,上官婉儿因此劝谏武则天要爱惜人才,招致女皇大怒,因而被处以黥刑。
对这五种传说,前面三个显然不那么靠谱,而第四个却更像是由曹植的七步诗演变而来,都不太符合女皇与一代才女的身份,第五个倒是显得更加合情合理一些。
不过,真相如何,后人早已无从得知。
上官婉儿的结局上官婉儿出身官宦世家,她的祖父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上官仪,当年因为立后一事得罪武则天,而惨遭灭门。
只有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被发配掖廷为奴,这才侥幸保住性命。
好在上官婉儿的母亲也不是普通人,官宦世家的大小姐,深知想要让女儿改变命运,只有让她饱读诗书,以后说不定会有被皇子皇孙看上的机会。
果然,随着上官婉儿年龄渐长,她的才华终究是没有被埋没,虽然没有皇子皇孙将其纳入后宫,却入了另一个更了不起的女人之眼,此人就是武则天。
说起来,武则天对上官婉儿有杀父灭族之仇,可是这两个女人都不是普通人,这段仇恨并没有成为阻挡二人成就一段佳话的障碍。
从此之后,武则天将上官婉儿任命为女官,后来又为其起草诏书,成为事实上的女宰相,开始影响朝政。
哪怕是在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退出历史舞台,唐中宗复辟,上官婉儿依旧靠着韦皇后、安乐公主、武三思等人的关系,在朝中有莫大的影响力。
期间,太子李重俊因为与韦皇后、安乐公主、武三思等人不合,发动景龙政变,先诛杀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又准备诛杀韦皇后、上官婉儿、安乐公主等人,却被唐中宗所阻,最终政变失败而亡。
这也导致了唐中宗驾崩之后,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继承人,进而发生唐隆政变,皇位再一次落到了唐睿宗一脉。
在李隆基所主导的唐隆政变之中,上官婉儿虽然投靠太平公主,想转投到李隆基帐下,可惜李隆基最终还是令人将其斩于旗下。
结语以上官婉儿的才华来看,若她在武则天死后,只是专心舞文弄墨,必然能引领时代风骚,成为千古佳话。
可惜,她在中宗上位之后,依旧野心不死,再次掺和到皇室权力之争中,她以为以她的能力,必然能游刃有余。
只能说上官婉儿高估了自己,或者说没有意识到权力之争的可怕之处,以前她总是躲在武则天背后,有武则天给她撑腰,因此在神龙政变之后,还能留下一命。
但是武则天死后,无论是韦后、还是太平公主,连自身都难保,何况她这么一个外人?
空余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