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作为东吴第一重臣,又是孙策女婿,孙权为何非要逼死他不可?

老夫从不吹牛 2023-03-24 13:28:05

作为《三国志·吴书》中唯一一个被单独列传的重臣,先破刘备,后败曹休,出将入相,最后却被孙权逼死,其中有何隐情?

二宫之争

孙权在军事上能力并不出色,对不起孙家的基因,后世有人送他一个雅号,曰“孙十万”,可是他在政治上的能力却远远超过他的父兄。

然而,孙权在政治上也有犯错的时候,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晚年放任二子夺嫡。

公元242年,孙权长子孙登去世,因次子早亡,所以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

而老四、鲁王孙霸也不甘寂寞,拉了一票人就开始跟太子打擂台,展开了热热闹闹的储君之争。

要说,这事儿还是孙权自己考虑不周,他虽然立了孙和为太子,却对太子与鲁王二人无差别对待,没有厚此薄彼,导致二人同在一宫室中饮食起居,没有礼仪的上下之分。

这也纵容了孙霸与孙和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

孙权的女婿全琮、也就是著名的孙鲁班的丈夫,他的儿子全寄为鲁王孙霸的宾客,很早便陷入了储君之争的漩涡中,他开始也为此感到焦虑,便写信给在武昌镇守的陆逊。

陆逊出将入相,此时已经是东吴朝堂第一人,他自然不会轻易站队,而且他极力反对这些外臣参与立储之争,认为这样必然会导致拉帮结派。

于是,陆逊回信给全琮,劝他学习金日磾杀子以防羞辱家门。

不得不说,陆逊的建议很有建设性,这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结果很显然,全琮既不会杀了儿子,也不会对陆逊有感激之心,反而将陆逊恨上了。

陆逊之死

因为孙权放纵鲁王与自己争夺太子之位的原因,太子孙和便将孙权也给恨上了,并且还派人藏在孙权的床底下偷听,想打探消息。

有一次,卧底之人果然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孙权和杨竺竟然在谈论想要立孙霸为储君之事。

当孙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满是彷徨,他一个无权的太子,当然是没有能力施行兵谏的,想来想去,在这个关头,能让父亲改变主意的,只有当朝丞相陆逊了。

正好,陆逊的族侄陆胤是孙和一派,于是孙和便请陆胤去武昌,请求陆逊出面为自己申辩。

与此同时,太子太傅吾粲也几次与陆逊互通消息,希望他能帮太子一把。

陆逊果然没让二人失望,得到消息之后,便数次上书,陈述嫡庶之别,希望孙权能郑重对待。

大概是见孙权没有明确回复,陆逊不放心,又请求入京亲自面圣,向孙权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

《三国志·陆逊传》:及太子有不安之仪,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

陆逊却不知道,他的这封信已经让孙权火冒三丈!

孙权与杨竺谈论消息,是在极其私密的地方,并无第三人知道,为何会让丞相陆逊得知此事?

难道陆逊竟然在自己身边安插了奸细?这还得了?

于是,孙权先是将与此事有关的杨竺、陆胤、吾粲全部收监审问,问这个消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同时,陆逊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虽然没有被孙权责罚,但是孙权却也遣使写信责备他打探宫中机密。

这个罪名可着实不小,更令陆逊雪上加霜的是,在狱中,杨竺因为是孙霸一党,所以招供了陆逊二十余条罪证,而陆胤和吾粲作为太子亲信,为了防止太子被牵涉其中,特意隐瞒了太子的消息。

最终陆逊只能背了打探宫中机密的黑锅,这下黄泥巴掉进裤裆,陆逊有苦说不出。

没过多久,陆逊便气得吐血而亡!

陆逊之死,实为孙权逼之

其实,稍微分析一下便知,陆逊之死,并非偶然,实际上孙权有意逼迫。

不仅仅是孙权不信任的问题,在调查太子与鲁王一事中,作为一国之君的孙权,怎么可能查不出其中的真相?

况且,陆逊出将入相,已经是百官之首,根本没有必要卷入二宫之争,他的立场本来就是为了东吴的百年大计,这才亲自写信劝说孙权。

况且,以陆逊的智慧,若真的是他故意打听宫中机密,他会这么轻易就直接告诉孙权吗?

说到底,孙权只不过是借此机会,想要打压,或者说逼死陆逊罢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孙权怕了!

当初陆逊在危难关头替孙权赢得赤壁之战,后来又于石亭大败曹休,气死了魏国大司马,居功至伟。

孙权为了表现自己对陆逊的信任,不仅将与蜀国的外交全权交给陆逊,甚至还刻了一枚自己的印玺,让陆逊随时都可以代表东吴与蜀国的丞相诸葛亮通信。

此一时,彼一时,到了如今,孙权对陆逊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这其中也充斥着无奈。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

孙权比陆逊大一岁,在公元244年,也就是陆逊被封为丞相的那一年,孙权已经63岁。

在三国时期,63岁已经算是高寿了,随时可能一命呜呼,所以这个时候,孙权需要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了。

一旦孙权驾崩,他的儿子想要坐稳皇位,其实最大的敌人并非蜀国和魏国,也不是其他宗室,而是丞相陆逊。

1.陆逊功劳太大,地位太高。

能在《三国志》中单独列传,陆逊的功劳其实不用多说,仅仅拿一个人尽皆知的夷陵之战就可以让大家心服口服。

要知道,夷陵之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又过了足足二十多年,陆逊所立的功劳已经数不胜数。

在孙权称帝之时,因为对陆逊封无可封,特意在大将军之位上又设立了一个“上大将军”的官衔,这个官衔就是专门为陆逊而设,地位在三公之上。

后来,东吴的第一任丞相顾雍死后,孙权又将陆逊任命为丞相,并且他原本的荆州牧、右都护兼武昌留守等官职依旧保留不变。

权倾朝野,说的就是陆逊此时的情况。

2.陆逊的家族势力太强大

其实,陆逊原本与孙家是有灭族仇恨的。

陆逊出身于吴郡陆氏,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

陆逊少年丧父,一直跟随从祖父陆康在庐江学习,后来孙策攻打庐江,陆康坚守两年之后病逝,而陆氏族人也在此战中死了将近半数。

孙策与陆家从此结下深仇大恨。

后来,孙权上位之后,为了拉拢江东世族,便将陆逊招入府中,渐渐地随着陆逊的崭露头角,孙权决定跟陆家缓和关系,于是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

从此之后,两家的仇恨烟消云散,陆逊也成为孙权面前的红人,成为一段佳话。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陆逊所在的家族是有多么强大,孙权明知两家有血海深仇,还是不得不靠着联姻来缓和仇恨,而不是斩尽杀绝。

其实,这也是与东吴的特殊国情分不开的,东吴与曹魏、蜀汉不同,因为立国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江东世家的支持,所以已经有了门阀政治的雏形。

从东吴后期,国内重要职位全部被世家大族把持,就可见一斑。

陆逊本身地位高,又有如此强大的家族做后盾,并且这个家族还与孙家有仇。

试问,有如此一座大山在此,孙权能放心咽下最后一口气吗?

退一万步讲,哪怕陆逊本身没有野心,可是他的家族已经如此强大,若是孙权死在前面,让陆逊辅佐幼主,将来陆家势必更加强大,他的儿子是否甘愿依旧称臣呢?

孙权不敢赌,也赌不起,他只能对不起陆逊了,这才有了孙权写信问责一事。

0 阅读:351

评论列表

猛虎蔷薇

猛虎蔷薇

16
2023-04-20 10:16

孙权晚年就是昏庸的很,每次一有新的儿子就疼爱的不行,把一些皇子的地位搞得跟太子一样。陆逊就是担心他这么搞会整出一场夺嫡惨剧,让东吴元气大伤,才会用刘表、袁绍的先例提醒他,虽然陆逊这么做也是犯了忌讳,但孙权的反应更是歇斯底里,直接整出一个10宗罪还是12宗罪来着,让太监带着圣旨去一罪一罪的羞辱陆逊,可把陆逊气的,自己这么多年矜矜业业,虽说不一定比不上诸葛亮对蜀的心血,但也绝对是劳心尽力的守护东吴,到头来因为一句话被打成大罪人,给气的重病而死,真是可怜的很

规划院长

规划院长

1
2023-04-19 12:50

参与立储素来都是大忌

放异过去

放异过去

2023-03-25 16:49

孙权要睡小乔,陆逊横刀夺爱,自己找死怪谁?不信你看湾湾版《三国传奇》。

李默

李默

2023-04-10 11:28

你要知道 陆逊死时虽然是丞相 但他可是军系出身 在任何王朝时代 军系干政甚至于左右立储都是大忌 这意味着皇子拥有了可以造反的能力 把陆逊换任何内职文官孙权顶多就是不满 但陆逊的插手却会让孙权感到恐惧 而陆逊恰恰就是看不清这点 所以不理解为啥就是提个意见孙权就会深斥他 这也是他死的主因

老夫从不吹牛

老夫从不吹牛

闲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