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补遗64-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当阳赵家湖楚墓

大熊频道 2024-03-13 17:19:55
当阳赵家湖墓地

赵家湖,在湖北省当阳县东南35公里沮漳河东岸,介于前雄、前英、前丰、星火村之间,归辖于河溶镇。又东南距楚都江陵纪南城约40公里,西去7.5公里有古权国的糜城,南与草埠湖相望,离季家湖楚城仅10公里,西北面8公里有麦城,距昭丘只有2公里。近邻的余家塝、磨盘山、钟家坡、高家坡、陈家场、杨家大山等地,还分布多处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图一)。

赵家湖和紧邻的莫家湖、鹰落湖、朱家湖都是沮漳河的故道,古河床遗迹犹存。在没有围湖造田之前,赵家湖以北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水网沼泽地。现在的沮漳河沿赵家湖西流经草埠湖,然后折向东南分为两支,一支与沱江汇合入江,一支经老当阳县的万城入江。

赵家湖以南是一片广阔的原野;湖西为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湖东岗陵逶迤相接,低山矮丘毗连,一直伸延到江陵县的川店、马山和双忠祠为止,是属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段。

当阳与江陵两县接壤的边界,是一个蜿蜒曲折的丘陵地带,北起汉(口)宜(昌)公路旁的赵家巷,南至江陵县的双忠祠,在长约15公里、宽约5公里的范围之内,到处可以看到有许多高大的封土堆,其中为当地群众所熟悉的有:红门冢、金鸡家、三界冢、乌龟家、瓷器冢、熊家冢等。根据实地调查钻探所取得的资料证明,上述这些封土堆,都是用白黏土夯筑而成的,直径一般在30-60米左右,高约5-7米,最大的直径可达120米,高约10米,它们很可能都是东周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其中可能还有楚国的王陵。另外,在赵家湖周围的前程、前雄、前英、前春、新生、星火等村所辖的丘陵岗地上,也发现有分布十分密集的东周时期的楚墓群。

在当阳赵家湖1975年至1979年陆续清理了297座楚墓,共分六个墓区。这些墓葬的时代约自西周晚期至秦夺郢都以前。

墓葬形制:均为竖穴土坑,棺椁大多保存较好,分一棺一椁墓、单棺墓、无棺墓三类。

随葬器物主要为陶器,组合有鼎、鬲、豆、罐;鬲、盂、豆、罐;鬲、盂、罐;鬲、盂、长颈罐;鼎、簠、敦、壶;鼎、敦、壶等。铜器组合有鼎、簋;鼎、簋、盏;鼎、敦等。还出一定数量的兵器。漆木器出土数量较少。

整理者将1975至1979年发掘的墓葬分为甲、乙、丙三大类,乙类又分乙A、乙B两小类。甲类和乙A类分为六期,乙B类分为七期。第一期上限为西周晚期,第七期下限为战国晚期。铜礼器仅见于甲类墓二至四期,演变顺序是铜鼎、簋——鼎、簋、盏一—鼎、敦,甲类墓的四至六期仅出仿铜陶礼器、其组合有鼎、簠、敦、壶;鼎、敦、壶等。乙A类春秋阶段出陶生活用具,战国阶段出仿铜陶礼器。乙B类则自始至终出陶生活用器鬲、盂、罐等。丙类墓无随葬陶器。

这批墓葬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分类和分期研究,有助于确立楚墓年代序列,其中属于西周后期和两周之际墓葬是迄今各地发现的楚墓时代最早的一批。

金家山9号春秋楚墓保存较为完好。一棺一椁,棺为悬底长方盒形。出土器物铜器有鼎二件、簋三件、知一件、鱼十九件。鼎,方形附耳,束颈,蹄足,盖顶有透空的环形握手,其中一件周身施重环纹和蟠虺纹。陶器通体黑衣磨光,有鬲九件、盂二件、罐一件、豆八件、鼎一件、小罐二件。时代可定为春秋中期。

赵家湖西周晚期的楚墓,墓坑浅小,都是单棺,有的带有壁龛。多数墓中随葬鬲、盂、豆、罐等日用陶器。这些陶器均呈砖红色;鬲长颈、卷沿,饰粗绳纹,高锥状足;盂短折沿圆腹;罐厚胎,下腹饰粗绳纹。其陶器特征与当阳磨盘山、杨木岗、江陵张家山一荆南寺等遗址出土的陶器相近,时代亦相当。

0 阅读:16

大熊频道

简介: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