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补遗63-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当阳磨盘山遗址

大熊频道 2024-03-12 10:19:42

申包胥或称王孙包胥,是忠君爱国的楚国大夫,他在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搬吴兵攻入楚都的战役中力挽狂澜请求秦兵赶走吴兵后,楚王返国赏功,他逃赏时"自弃于磨山",这磨山可能是当阳以东的河溶镇磨盘山,该地发掘一座出有两件铭文为"王孙包作蔡姬食簠"春秋晚期的楚大夫墓。资料表明该地似乎就是申包胥的最后归宿。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发文,正式公布了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昌市季家湖古城遗址、枝江关庙山遗址、当阳磨盘山遗址都同时名列其中。

根据已掌握的楚文化的基本特征、发展系列,以及对形成期的研究成果,初步断定以当阳磨盘山为代表的遗存是早期楚文化遗存,因其文化内涵丰富,特点特别明显,且又具有典型性,故下面着重予以阐述。

磨盘山遗址在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位于沮漳河的东岸,南与赵家湖楚墓群相接,东临赵巷楚国贵族墓地,总面积为4.4平方公里。为了解这个遗址的时代和性质,原宜昌地区博物馆会同北京大学考古系,于1982年4月共同对磨盘山遗址做了第一次试掘,初步获得了局部有限的文化堆积地层和实物资料,通过对两条探方(1982年当磨T1、T2)的整理,综观所出土的器类和器物特征,它们正好是赵家湖B类墓第一期的直接前身,存在着明显的演变、承袭关系,是属于一个文化系统。

按照器物类型学往上排比推溯,其时代可定为西周中、晚期,最下层(第六层)可能还略早。如果从整体文化面貌分析,磨盘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鄂东北涢水、滚水和滠水流域、鄂东南的黄石、阳新、鄂州等地,鄂西北的襄樊、丹江、谷城等地区,乃至长江三峡川东一带所见到的西周时期的遗存是迥然有别的。

它以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它是汉水以西另一个区域类型,其文化属性,我们认为应当归于史载西周建国伊始的楚,是属于典型的楚文化范畴。磨盘山遗址的发现,终于使我们对西周楚文化的面貌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下面拟以磨盘山遗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为依据,再进一步阐述一下西周时期楚文化遗存中的陶器特点。

磨盘山遗址所出陶器是以红陶为主,尤以五、六层居多,约占60%以上;其次为红褐陶、橙黄陶及白陶和黑皮陶。红陶、红褐陶多为盂,橙黄陶多为甑,灰白陶多为盂,黑皮陶多为盆和豆以及直领鼓腹罐,纹饰以粗绳纹为主,次为弦纹、附加堆纹,圆窝纹、棱形暗划纹、三角镂孔纹。所出器类不多,炊器以鬲、艇为代表。鬲又有大口和小口之别,但均为尖沿、尖唇,足内空呈圆锥状,裆部较平,是标准的“楚式鬲”的祖形;盂、盆为宽檐深腹,豆作折盘或浅盘,粗、细把共存;以上这些陶器特征,曾见之于江陵张家山遗址的中层,与松滋苦竹寺乃至洞庭湖西北的石门皂市、澧县斑竹等遗址文化面貌也较为接近,它们似乎是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不过,它们的时代差异不大,共性大于个性。

看来湖南澧水流域也为我们扩大了寻找西周文化遗存的范围。从磨盘山遗址中的陶器群所包含的器类看,也反映了楚文化开始时,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鬲、版盂、豆、罐等器物群体和折肩罐、折盘豆以及簋形等形态特征,就同周文化有类似之处。楚是周的封国,一度与周王朝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认为楚国早期陶器与周有形似之处是不足为奇的。

它说明楚文化是吸收其他文化养料而逐步形成的。但是,作为楚文化主要特征之一的“楚式鬲”,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强烈的“鬲文化”,它是楚文化的“土特产”,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家知道,在长江中游及其以南,鬲只是到黄陂盘龙城的二里岗文化阶段的遗址中才发现。这种鬲的形态同郑州二里岗遗物一样,就是商文化南下过程中产生的。楚文化系统的高腿锥足红陶楚式鬲,同商式鬲迥然有别,不会是从中原系统发展而来的。同关中地区的西周早期的陶鬲也没有演变关系。因此,我们认为楚文化系统特有的

高腿锥足红陶鬲,即被已故的著名的老一辈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为“鼎式鬲”和“斝式鬲”,当是江汉地区和沮漳河流域土生土长的土著文化。但是,关于它的来源问题有待进一步寻找。

这里还特别提及的是,经勘探得知,磨盘山遗址保留有东西对称的两个夯土台基,在西部台基还出土有一些筒瓦和板瓦,瓦为泥条盘筑法,瓦面饰有粗绳纹,瓦两侧有用竹片切割的痕迹。这与陕西岐山凤雏及扶风召陈等遗址中出土的西周瓦件有某些类似。由此推测,磨盘山遗址当时应有房屋建筑。

仅就此材料分析,表明此遗址绝非一般居住遗址性质,因凤雏和召陈遗址为周王朝的故地,以此类推,加之又考虑到磨盘山遗址范围这么广大,其性质则是不言而喻的了。如果楚始都丹阳应在荆山南麓枝江说成立,那么,磨盘山遗址就成为探索楚文化渊源问题的一个关键地点。总之,磨盘山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特色,是沮漳河流域目前可以确认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处西周时期的楚文化遗址,是早期楚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具有重大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0 阅读:9

大熊频道

简介: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