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爱国诗人,虎门销烟的壮举,暂时拯救了大清王朝逐渐衰亡的命运,也彰显出华夏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
林则徐的诗文、书信都展现出其极高的文学造诣,他在外出公干、被贬异乡过程中创作的文学作品,虽然时隔很久,却依然显得极其亲切,并能打动人心。
林则徐在34岁那年曾被任命为云南乡试的主考,他在羁旅途中就曾赋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挂念之意。下面分享林则徐写给妻子的七律,看似描述平常景象,却寄托了满腔深情。
寄内
清 · 林则徐
古驿寒宵梦不成,一灯如豆逐人行。
泥翻车毂随肠转,风送驼铃贴耳鸣。
好月易增圆缺感,断云难绾别离情。
遥知银烛金闺夜,数到燕南第几程。
林则徐考中举人之后,就与大家闺秀郑淑卿结了婚。二人婚后的感情非常融洽,只可惜林则徐公务繁忙,需要经常出差,使得这对新婚燕尔经常聚少离多。妻子非常贤惠,她不仅从不抱怨,而且还细心地操持家务,照顾老幼,默默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
“古驿寒宵梦不成,一灯如豆逐人行”,首联交代时间和地点,并表达出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诗人一路奔波,身体疲惫,夜宿古驿时却辗转难眠。寒夜漫长,思绪万千,诗人在灯前踱步,光线不断地追逐着诗人的身体,在墙面上投下变幻不定的影子。一灯如豆,催动相思,“梦不成”三字,表达了作者由于极度思念反而无法入睡。
接下来的两句,继续描述作者对妻子的挂念,“泥翻车毂随肠转,风送驼铃贴耳鸣。”马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车轮经常会在泥沼中空转而无法继续前进,就像诗人柔肠百转。周围还有驼队正运送着一些物资,诗人的耳边不断响起清脆的驼铃声。
作者从视听两个角度进行描绘,生动形象,炼字讲究,抒写了作者的真实感受,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也细腻地传达出作者在途中愁肠百结、顾念家人的心境。
“好月易增圆缺感,断云难绾别离情”,这两句借景抒情。一轮明月皎洁迷人,同时也让诗人想起了苏东坡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无常,人生难料,诗人望月思亲,也担心一家老小遇到不测,心中顿时觉得忐忑不安。
天宇之中飘过一片白云,诗人恨不得托它给妻子捎去几句话,可是自己却无法系住那飘飞不定的云层,思念之情只能默默地藏在心里。此时此刻,诗人觉得心情越来越沉重,他不断地压抑着这种情感,瞬间便觉得快要透不过气,更感觉无法迈开步伐。
尾从对方落笔,“遥知银烛金闺夜,数到燕南第几程。”诗人悬想妻子或许正在闺房里点燃了蜡烛,然后盘算着行程,更会焦急地期待着与夫君早日团圆。
宋代诗人王从叔曾有诗句“聚散两无情,今朝第几程”,表达了羁旅乡愁的惆怅。林则徐也渲染出相似的意境,委婉地传达出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全诗刻画细腻,情致绵邈,“车毂、驼铃,明月、断云”等意象,看似平常景象,却寄托了一份难以抑制的思亲之情。结尾尤其感人,诗人想起妻子悉心抚养几个孩子长大,又经常伴随自己四处漂泊,心中常有一种愧疚感。可是为了社稷和苍生,诗人也只能眼含热泪、不停跋涉。
林则徐在文中没有使用一个“思”字,只是通过景物描写、时空转换,就抒写了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才子遥遥相望,愁肠寸断,淼淼情思,无法克制,就像即将喷涌的熔岩,又似不择地奔淌的洪流,令人感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