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既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又展现出社会现实状况,更能让后世读者受益良多。
七律作品是深受诗词爱好者喜欢的一种诗歌体裁,虽然只有短短八句话,却需要掌握很多知识,运用一些技巧。
普通人可能搜索苦肠,也难以写出上佳之作,可是高明的才子却能做到意若贯珠,言如合璧。下面分享李攀龙的七律,抑扬顿挫,一唱三叹,堪为明代诗坛的佳篇。
魏使君过宿鲍山山楼分赋
明代 • 李攀龙
层楼风雨一登临,把酒重论十载心。
楚客岂须疑白璧,鲍山堪自见黄金。
褰帷上国风云满,伏枕中原日月深。
忽忆明光曾共被,那知萍梗到于今?
李攀龙,明代著名诗人,也是明代文学复古派的核心人物,被后世称为宗工巨匠。李攀龙的七律作品题材丰富,涉及广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深受世人的赞誉和评价。
李攀龙经常细心揣摩古代诗人的名篇,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诗歌应该宁险勿俚,同时他的作品也很少采用奇字、僻语和险韵。
题目中提到的“魏使君”,乃是他的好友魏裳,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济南知府,他与诗人私交密切,还经常亲自登门拜访。李攀龙当时在济南鲍山附近修建了一座白雪楼,诗人平日里闭门幽居,很少参加各种应酬。不过魏裳每次来访,诗人都感到非常开心,这首诗就传达出彼此间的深厚友情。
首联展现出好友间欢聚的画面,“层楼风雨一登临,把酒重论十载心。”二人携手登上高楼,然后入座交谈,又把酒言欢。窗外风雨大作,室内却气氛热烈。
相交十载,情谊无价,虽然并非久别重逢,可是他们每次相聚,依然觉得心中似有说不尽的知心话。“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里的景象,又暗喻风风雨雨的人生,更为下文打下了铺垫。
颔联化用典故,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赞赏之意,“楚客岂须疑白璧,鲍山堪自见黄金。”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了和氏璧,并将其献给楚王,可是楚王不仅不相信他,而且还砍去了他的双脚。
魏裳出生于湖北蒲圻,蒲圻在古代属于楚国地界,作者将魏裳比作楚客卞和,十分贴切。“岂须”二字,又表达出诗人对其才华和能力的赞美。
齐国大夫鲍叔牙能力突出,出类拔萃,曾经与管仲一起辅助了齐桓公称霸,他离世之后埋葬在济南的鲍山。后世流传了他与管仲“分金”的故事,显示出鲍叔牙的大度和容忍。诗人在此又将时任济南知府的好友比作鲍叔牙,称赞对方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大公无私。
颈联又将思绪拉回现实,“褰帷上国风云满,伏枕中原日月深。”褰帷是指体察民情,上国则代指京城,出句的意思是说,人世间风云变幻,朝堂中暗流涌动,各种难以预料的事情不断发生。
伏枕,本指伏卧于枕头上,这里是说诗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中原大地上危机四伏,黎民百姓更是处境艰难。诗人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只能与朋友倾诉衷肠。
结尾又回忆起过往的时光,“忽忆明光曾共被,那知萍梗到于今?”诗人曾与朋友一起在明光(代指京城)共事,那时候大家都是意气风发,更渴望大展宏图。可是谁能料想到,而今自己却如萍梗一般漂浮不定。
诗人直言不讳地悲叹自己的坎坷人生,也委婉地表达出对魏使君的羡慕和赞赏。其实李攀龙的遭遇,只是当时很多落魄才子的一个缩影,国家强盛时必然人才辈出,也都能才尽其用。
而当一个王朝逐渐走向衰败时,必然会出现类似晚唐李商隐、罗隐之类的悲剧人物。全文抑扬顿挫,一唱三叹,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