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避免这一点,让你的孩子不再厌烦

沧海野客 2020-11-27 12:06:17

欢迎大家关注老野,回复“名著”可以领取“中考必考名著”系列课程,为孩子的中考助力。

“妈妈总是唠叨,一件事可以唠叨几十次烦死了。如果我顶嘴,她就说的更起劲,简直就是加强版更年期,整天的埋怨、指责、唠叨,好像就没有一件让她顺心的事情。本来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唠叨破坏了。现在我一听到她唠叨就有种发疯的感觉,我真的受不了了。”

每次写作业时,妈妈总在旁边不停的数落,说人家某某某多好多好,比《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还要能说。太能唠叨了,什么事都不放心,我和同学出去玩,能反复说好几遍,什么不要跟别人说话,路上要小心,晚上一定要早点回来,烦都烦死了。好像我还是三岁小孩似的,真烦!

每天早上起床,妈妈总要不停的喊我,好像不喊我几十遍,就起不来似的。他越叫我起床我就偏不起来。

这是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一出闹剧,父母自以为好心对孩子不断的叮嘱,不断的提醒,不断的督促,但是却引来孩子满心的怨气。对这件事情,特别是做母亲的,生怕孩子不明白,不理解自己的意思。等到孩子抱怨顶嘴的时候,还特别委屈,我怎么就做错了呢?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他们所不愿听的恰恰正是父母的唠叨。但是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的唠叨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像下面这种情况,应该每个人都不陌生。

不懂的问题要去问老师知道吗?你什么时候能让人少操心?这次怎么才考80分?平时就知道玩说了多少次了,要专心听课,心思都跑到哪去了,你怎么又做错了?今天我不检查出来,明天本子上又一个红叉,怎么这么粗心?

面对着父母的这些毫无羞耻的叮咛和唠叨,孩子的反应是如何的呢?

父母喜欢唠叨孩子,初心是好的,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督促,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施压,利用孩子的弱点和父母的权威,对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的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的教训孩子,那么孩子将很难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种唠叨的环境中,长大后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有专家认为,唠叨就是永远一个标准,一种腔调,在孩子身上反来覆去的重复那几句话,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进不了内心。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听话,也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就像我一个朋友,担心孩子不用心学习,在家从早到晚提醒孩子学习的事,而且和孩子外出时,也不忘随时随地的进行现场教育。看见清洁工,就会告诉孩子你将来不好好学习,连这样的工作都找不到,掏厕所也要用机器,你也干不了。看见乞讨者也会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也会是这样。害得孩子以后压根就不想外出,而且现在越来越自卑。

其实我们每一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每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一片好心,无休止的唠叨,使得自己的教育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产生了负面效应,引起了孩子的反感,这样的事情是极其可悲的。

当再想唠叨的时候,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如果你是孩子,你喜欢这种方式吗?你是爱他的,要让他感受到你的爱。

对于这件事,您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多多留言讨论

0 阅读:1
沧海野客

沧海野客

读世间书,梳胸中理,悟尘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