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任总参谋长由谁担任?毛主席笑道:在青岛的名将该出山了

历史的丰碑 2023-12-14 15:04:48
前言

1949年10月1日这天,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新的军事委员会很快就成立了,接着便是要明确军委四部的合适人选。在这里面首当其冲的便是总参谋部部长该由谁来担任。

总参谋部是军委的军事工作机关,这个机构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其职权与地位都极为重要,因此也成了众将眼中的“香饽饽”。

毛主席在得知情况以后,思考片刻,然后主席说道:“在青岛不是还有位名将吗?他也该出山了。”

毛主席与徐向前的感情

在1935年的这天,徐向前带着红四方面军迎接了中央红军的到来,他先是与中央红军的彭德怀见了一面,之后他又询问起了有关中央苏区如今状况以及各位领导人的情况,接着他很是关切地了解了遵义会议的相关情况。

随着交流的深入,徐向前忍不住说道:“我太想见毛主席了!”

那一刻,徐向前手中紧紧握着的那张写着“寻找毛主席”的纸条,不知不觉间距离上一次相见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之久。

然而,时间从未让他想见毛主席的心减弱分毫。

在这一年的7月,徐向前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在藏族同胞简陋的房子里,徐向前与毛主席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次的握手,他们等待了八年。徐向前动情地说:“我一直以来都很想见到您,主席!”而毛主席也动情地回应道:“我也一样,向前同志!”

毛主席毫不吝啬地赞美徐向前的才能与贡献。

不过对此徐向前却谦虚地说:“我的水平不是很高,能力也有限,还是希望中央可以给我另配一个工作。”他说这句话的背后,是隐藏着这八年来的心酸历程。

在这八年里,徐向前在张国焘的领导下,尽管他竭尽全力领兵作战,却始终无法获得张国焘的信任。

他希望能够离开红四方面军,找到一个全新的搭档,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战斗工作中。然而,面对他的请求,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后并未同意。

尽管如此,这次与毛主席的见面,却依旧让徐向前终生难忘。

到了这一年的8月,草地行军的艰苦使让很多红军战士和干部都倒下了,徐向前也曾去探望过毛主席。

他清楚主席烟瘾大,于是就将自己的烟袋塞到毛主席的手里说:“主席我这里有些老叶子,还请您收下,抽着过过瘾。”

毛主席当时就想将这老叶子给卷起来抽上,但是这老叶子却是抽起来十分的呛人,即便是习惯了抽烟的毛主席也忍不住连续咳嗽了好几声。

那一阵阵咳嗽声,也传入了徐向前耳朵中,他对此也是感到有心无力,他说真的想帮主席再弄来一些纸烟呀。

1937年5月1日,毛主席得知徐向前回到西安后,很是高兴,立即发电报表示祝贺:“庆祝你脱险归来,相信你一定能够在中央领导下继续为革命奋斗到底。希望你病愈后能来中央。”

然而,当徐向前于7月抵达延安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由于他所率领的西路军在战斗中失败,徐向前感到无颜面对毛主席,没有主动去找主席。

最后还是毛主席主动找到了徐向前,两人见面时,徐向前内心百感交集,他不由的回想起了大革命失败时寻找毛主席的经历,以及草地相逢与分兵的情景,

再加上西路军的失败,这一刻的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流下了滚滚热泪。

毛主席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关心地问徐向前:“向前同志,辛苦你了,身体最近怎么样呀?”

徐向前回答说:“病了些日子,牙齿又疼……”

毛主席听后说道:“俗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可是真要命啊!”

毛主席的关心也是让徐向前感动不已,他主动向毛主席提起了西路军的情况。

对于失败的原因,实际上主要责任并不全在他身上,但徐向前还是做好了接受批评、撤职或杀头的准备。

然而,毛主席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相反,主席还轻松地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平安回来就好,有鸡才会就有蛋嘛!”

徐向前坚持战斗

1943年,毛主席将徐向前从战斗第一线调离。

这个决定让徐向前一时间不知所措,他意识到这将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他无法继续在战场上英勇奋战。

作为一名军人,他清楚战场是实现抱负的最佳舞台,因此他也明白毛主席的这个决定或许有可能会改变之后他人人生方面。

然而,他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徐向前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党的命令。

实际上,毛主席与徐向前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毛主席的这一举动仍然让人费解。

徐向前不理解,在抗日战争如此关键的时刻,担任前线指挥员才能发挥出他的最大价值。

不过毛主席的考虑深远,他期望徐向前能到后方担任抗大校长。

徐向前曾在太原师范学校接受过教育,拥有专业的师范背景,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才是毛主席挑选他的原因。

当时的徐向前一心想继续留在前线作战,于是他向毛主席说道:“主席,我对教育工作没有经验,还是让我留在前线战斗吧!”

他担忧自己在军事学院的工作尚未理出头绪,如何能放下手中的事务去承担新的职责。

毛主席深知他的疑虑,回答道:“战斗是要打的,军事学院也是需要你的。”听了毛主席的话,徐向前这才勉强同意了下来,不过在真正开始投入工作后,他才意识到主席对他的信任,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付给他。

就如毛主席多年前所言:“有鸡就有蛋”,抗大就是那只“鸡”,而徐向前要做的就是帮助党组织孵化出越来越多的“蛋”,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将领!

后来的抗大果然就如毛主席所预料的那样,规模越来越大,声势也是越来越浩大。

1945年8月,徐向前病情加重,此时的他已经无法进行繁重工作,只好先卸任了抗大校长。也是在这一个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位于延安的和平医院里,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的徐向前正在病床上仔细阅读一份文件。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以为又是护士前来提醒吃药,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去。

然而,出现在徐向前眼前的并非护士,而是一个高大威武的身影和一张熟悉的面孔。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是毛主席,毛主席亲自前来看他了。

护士扶着徐向前坐了起来,这时毛主席上前握住了徐向前的手,亲切地问道:“向前同志,你的身体恢复得如何?”

对于徐向前,毛主席一直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与品格的,称赞他为“好人”。徐向前激动地看着毛主席说道:“主席,我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请让我回到战场,再打一仗吧!”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徐向前无法忍受自己无法亲身参与战斗的痛苦。

毛主席理解徐向前的迫切心情,安慰他说:“向前同志,你还是先安心养病,国民党是不会让你闲下来的。”尽管身在医院,徐向前仍然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

当党的七大召开时,徐向前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不过他对于党的政策方针,徐向前依然是了如指掌的。

此时的他已经预见到中国的未来。徐向前告诉毛主席说:“主席,我已经看过了你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方针。我认为蒋介石会发动内战,我们必须有所防备。”

对于徐向前的观点,毛主席表示赞同:“向前同志,我们尽量争取不打内战,但如果蒋介石一定要打,我们也有能力应对。”

不久后,徐向前离开了医院,被安排到了枣园中。

在枣园的日子里,徐向前的生活依然十分的规律,每日阅读电报,研究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重要讲话,有时还会陪同毛主席等人讨论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问题。

对于国民党,徐向前的态度非常坚定:“必须打,对蒋介石不打是不可以的。”毛主席笑道:“对,只有通过战斗,才能推迟内战的发生。蒋介石想要动手,我们就陪他过招,彻底消灭他。”

徐向前毕业于黄埔军校,从某种意义上说,蒋介石还是他的老校长。.

当年,蒋介石曾亲自考察过徐向前。当蒋介石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时,他回答:“徐象谦。”当蒋介石问他:“你是哪里人?”时,他回答:“山西人。”当蒋介石问他:“你曾经干过什么?”时,他回答:“当过教员。”这样的回答让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蒋介石认为,像徐向前这样的年轻人是难成大器的,于是失望地让他离开。

然而,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被他看不起的学生,最终会成为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甚至将他手下的将领打的落花流水。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徐向前于晋中战役中,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歼灭了阎锡山的正规军7万余人,非正规军3万余人。俘虏敌军军官16人,击毙师级以上干部9人,阎锡山的军主力第七集团军总部及五个军部、9个整师、两个总队全部被歼灭。

晋中境内的14座县城全部解放,晋中战役结束后,山西境内的战局逐渐明朗。

战后,徐向前向毛主席汇报作战成果,毛主席听后忍不住询问他道:“你凭借手中6万余人,是如何能够在一个月内做到歼灭阎锡山10万部队的?”

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了首次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在这次重要的决策过程中,徐向前尽管缺席,却依然当选为军委委员。新的军事委员会成立后,紧随其后的是对军委四部人选的明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总参谋部部长的人选。总参谋部作为军委的军事工作核心,执掌着国家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其职权和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也成了众多将领眼中的“香饽饽”。。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毛主席深思熟虑后,一锤定音地说道:

“青岛不是有一位名将吗?他也该出山了。”

就这样,徐向前在万众瞩目中,被任命为了解放军总参谋长,同时还兼任了华北军区副司令员。

然而,由于当时他身体状况不佳,直到1951年才正式走马上任。不过即便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徐向前一到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前往寒冷的苏联,洽谈武器购买合同,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毛主席临终前给徐向前的密令

1976年,对于新中国来将,无疑是一个充满悲痛的一年。

在这一年的年初,周总理离世,年中,朱德总司令也离我们而去。

短短几个月内,两位伟人的相继离世,给所有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而此时,毛主席已经83岁高龄,身体状况本就堪忧,再加上两位挚友的离世,对他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令人痛心的是,灾难接踵而至。那年7月28日的凌晨,毛主席所居住的中南海忽然便地动山摇。

毛主席此前刚因心肌梗塞被抢救过来,因此他的住处一直保持着宁静,以便他能够静心调养。

然而,地震的发生却是让警卫人员担忧起了毛主席的安危。

所有人纷纷冲向毛主席的卧室,却见毛主席正穿着睡衣半躺在床上,尽管说面临这突如其来的地震,主席却是并没有惊慌失措。

由于当时毛主席几乎无法说话,他只能向进来的工作人员摆摆手,仿佛在安慰大家不要惊慌。

天亮后,有关部门查明地震源自唐山。唐山灾情严重,通讯设备被全部震毁,党中央只能在北京焦急地等待消息。

幸好,唐山人民在经历了这场灾难后,心中仍想着向党中央汇报情况,他们甚至派出了同志亲自赶到北京,含泪向中央领导汇报了灾情。

随后,毛主席便收到了唐山的初步灾情报告,主席看着报告上的字迹,他的情绪变得愈发激动起来,忽然主席流下了眼泪。

不过毛主席知道,此时并不是他感伤落泪的时候,他振作精神,作出了重要的批示。很快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大批解放军战士也被迅速调往唐山。

就在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之时。毛主席的生命却是已走到了尽头。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溘然长逝,此时距离唐山地震不足两个月。

令人感动的是,在离世前,毛主席还为中国人民留下了最后一道“护身符”。

就在这一个月,徐向前收到一封绝密电报,里面区区19字却是让他泪洒当场。

只见上面赫然写道:“全国,全军要进入一级状态,一级战备,保持稳定。”这封电报只有短短19个字,却充满了毛主席对人民的深深关爱。

徐向前收到毛主席的临终电报,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当场便已是泪流满面。

他深知毛主席的用心,立即遵照指示行动,但他仍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为毛主席落泪。

他的泪水里,既有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悲伤,更有对毛主席的深深钦佩,因为毛主席一生都在为实现他年轻时的宏伟誓言而努力。

主席从当年高喊“学不成名誓不还”离开韶山冲,到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再到之后领导共产党武装斗争,毛主席的走的每一步都都是那样艰难却又决绝。

好在数十年拼搏过后,毛主席终于带领共产党为新中国人杀出了一条生路,新中国这才得以成立。

在1990年6月,徐向前元帅因病住进了医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着深入了解的他,预感到大限将至,心中已经有了准备。

在这所医院里,徐向前元帅向他的妻子和孩子们详细交代了他的三项遗愿。仅仅过了数日,李先念同志到医院探望他时,他也严肃地向李先念重复了这三项遗愿。

首先,他表示,在他离世后不需要举行任何形式的追悼会。

其次,他也不希望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他的第三项遗愿是,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被分别洒在大巴山、太行山、大别山和河西走廊。

这些地方,都是他多年前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地方,他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陪伴他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

徐向前元帅一生过着朴素的生活,这三项遗愿,也是他一生廉洁自律的体现。他的子女们,也愿意尊重他的意愿,按照他的遗愿办理后事。

然而,当时的国家考虑到徐向前元帅一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为他举行追悼会,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0 阅读:99

历史的丰碑

简介: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