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坦诚地说,她的写作文笔确实出色,但是在意境方面却是稍显卑下。"这是杨绛对另一位同期的才女张爱玲做出的评论。"
从民国时期再到抗日战争这段时间中,可以说在中华大地上是充满了磨难,不过同时,在这一时期也是文学创作繁荣阶段,各种思想交锋激烈的时代。
鲁迅、胡适、钱钟书、林徽因、冰心、张爱玲等才子才女们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展示出了他们非凡的文学才华。
不过自古以来,文人之间总是存在相互轻视的现象。就比如说冰心就曾讥讽过林徽因是个“交际花”,而鲁迅也曾批评过冰心的文风过于单一,缺乏深度。
这些位文坛巨匠之间,都曾有过激烈的思想碰撞与交锋,然而,杨绛和张爱玲之间,却从未有过任何直接的冲突和矛盾。
世家望族出身张爱玲的出身,本身就是一则传奇。她出生于一个世家望族,家族与权倾一时的李鸿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1888年,那时已稳坐朝堂的李鸿章,他将自己的女儿李菊藕许配给了张佩纶,此人也就是张爱玲的祖父。仅此一事,张家便可以算的上是有了贵族的底蕴啦。
尽管当时的张家已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不过可以得到李鸿章的青睐,可见其曾经的辉煌。
婚后李菊藕曾生下一子一女,他们分别是张志沂和张茂渊。
然而,这位李鸿章的女儿,教育子女的方式却是与众不同,她将自己的儿子当作女儿来抚养,给他穿上女装,而将自己的女儿当则是作男子来养,这样的教育方式,毫无疑问是将两个孩子塑造成了独特的性格。
因为长期以来张志沂都是被当作女子来抚养的,这也导致他的性格变得有些扭曲起来。提起他,更多的是因为他是张爱玲的父亲。
不过就在张爱玲出生之时,此时的张家却是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了,曾经的权势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只不过是靠着祖上留下的家产,勉强维持地位罢了。
母亲黄逸梵,虽说是裹着小脚的传统女性,不过她却是被新思想给吸引了,在她身上透露着一股子对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父母的性格决定了张爱玲不可能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她的原生家庭充满了问题。出生地,是张爱玲无法选择的。
原生家庭虽然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全部,不过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那对他的成长和性格的影响是无可忽视的。
在古时候,周岁庆典上的抓周仪式被视为孩子未来的预示。男孩子期望抓取与读书相关的物品,象征着他们将来的学识与成就;女孩子则期望抓取女红相关的物件,寓意她们将成为贤良淑德的妇人。
在张爱玲满周岁的时候,这个传统的抓周仪式也在她家中举行。张爱玲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物品,毫不犹豫地首先抓起了一支毛笔,然后又拿起了 一盒胭脂。
看到她抓取毛笔的那一刻,这让在场的许多人都不禁为之紧张了起来。
在那个时代,女子舞文弄墨被认为是有失体统,众人普遍认为女子的归宿应该是相夫教子。
张爱玲拿起胭脂后,家中的老妈子们也是忍不住纷纷松了一口气,对主家来讲,小姐往后定然会是个爱美的女子。
张爱玲的父亲听到周围人的话,也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脸色也是放松了下来。虽然众人都不再提及毛笔之事,可是谁也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个小女孩日后竟真的依靠着手中的笔,下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录,这个传奇远比她的家族背景更加为之璀璨。
在张爱玲四岁的时候,他的家庭发生了变故,父母这时候离开了张家老宅,搬到了另一个住所,开始了独立生活。
从此,那个曾经长期受到压迫的张志沂,压抑的本性也是突然爆发了出来,他开始变得沉溺于吃喝嫖赌,尽情挥霍分来的资产,不再谋求上进。
母亲黄逸梵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便决定离开。趁着张茂渊出国留学的机会,黄逸梵随意找了个借口,便是匆匆离开了这个家。
这也让原本的一家四口人,就这样变成了如今的一家三口人,从此家中再也少了母亲的身影。
那时的张爱玲还年幼,并不清楚这件事究竟是意味着什么。“最初家中没有母亲,并未感到又任何缺陷,因为母亲很早之前就已经不在那里了。”
年幼是真的好,许多事情都不需要明白。张爱玲和弟弟,每日里依旧会在院子里荡秋千,每天还是会去逛公园,生活是那样的快乐。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张爱玲开始明白,自己的生活并非完美无缺的。
遇到渣男在大学求学期间,张爱玲奋发向上的汲取着知识。
然而,伴随着当时战争的蔓延,也是让许多学校被迫暂时关闭,这时候的张爱玲也是不得不重返上海。
1943年,她的处女作《沉香宵·第一炉香》横空出世,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张爱玲这个名字开始在文坛上闪耀。紧接着,《心经》、《茉莉》、《倾城之恋》等作品的陆续问世,更是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张爱玲的才华吸引了无数人,其中包括即将带给她一场噩梦的胡兰成。
此人是汪伪国民政府的宣传部次长,他不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汉奸,同时胡兰成还是一个毫无道德底线的渣男。
在阅读了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后,胡兰成就忍不住被她的才华深深吸引,于是便决定主动追求她。
然而,胡兰成要比张爱玲大上整整十四岁,他的婚姻状况也让张爱玲感到不安。面对胡兰成疯狂的追求,张爱玲一开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张爱玲也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胡兰成的热烈追求让她最终防线崩溃。
张爱玲后来曾在小说中这样写道:“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不经意间却是沦落至尘埃中。不过这她心里却是欢喜的,从尘埃中绽放了出来。”
在爱情中率先卑微的张爱玲,结局似乎是早就注定了,最后受伤的那个人一定会是她。
二人在一起后,胡兰成为了表达自己对张爱玲的爱意,立即就与与24岁的张爱玲结了婚。
尽管说二人没有走正式的婚姻程序,只有一张最为普通的婚书,上面只是简单的写着:“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自愿结为夫妇。”
在刚结婚时,胡兰成对张爱玲可谓是疼爱有加,他给了张爱玲两根金条和一箱钞票。
不过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人结婚没有到三个月,胡兰成便被调至了湖北担任《大楚报》的主笔,离别之际两人痛哭流涕。
不过在二人分别后不久,胡兰成便是与湖北与一名护士举行了婚礼。
此时的张爱玲还对丈夫的背叛一无所知,她还在自己的小说中这样写道:“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他在一直等着你,不论何时,也不管是何地。”
直至张爱玲得知丈夫胡兰成结婚的消息后,她这才恍然大悟,此时的他心中更是痛苦万分。尽管如此,张爱玲还是选择忍受,期望胡兰成能够回心转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开始抓捕汉奸。胡兰成害怕他也会受到追责,于是立即动身逃往了乡下。
在那段最为艰难的日子里,张爱玲从来未曾选择离开这个男人,而是来到胡兰成的住所中探望他。不过不久更让她心碎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胡兰成竟是与当地一寡妇又混到一起啦。
这让张爱玲再也无法容忍此人,最后他下定决心要离开胡兰成。
1947年6月,她主动写下一封诀别信给胡兰成,然后又将一笔30万元的稿费一同寄给了对方。自这以后,二人便是恩断义绝,各自开始了自己的不同人生旅程。
因为胡兰成曾经在汪伪政府出任过重要职位,那时的张爱玲是他的妻子,也因此被许多的人骂成了汉奸。
不过张爱玲却是从未参与过任何汉奸活动。对于汪伪政府那些歌颂和平的画面,张爱玲更是是从未曾有过半步涉足。
在美生活1955年,张爱玲离开了这块让她备受伤害的土地,去往了美国。此时的张爱玲依然是信心十足,他相信自己可以在美国寻到她一直以来都渴望的生活。不过现实却是没有丝毫留情地给了她一记惨痛的重击。
大洋彼岸美国的文化与她所熟知的中国故土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到这里以后,张爱玲发现自己竟是没有办法适应美国的文化市场需求。
她的作品,多以她熟悉的上海为背景,描述的多是那些落魄而又痴情的女性,这样的作品在美国却并未得到预期的反响。这时候的她创作陷入了困境,几部试水之作都如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回应。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爱玲只能选择住进慈善机构的宿舍,那里住的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生活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1956年2月,这时的张爱玲离开了那片凄苦的宿舍,搬到了纽英伦州的文艺营中居住。这个地方是当地专门为穷困文艺工作者提供的住所,尽管说这里的生活条件依旧十分的艰苦,不过却是相比起之前的宿舍来讲,却是好了太多啦。
在这个地方,张爱也玲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德国剧作家赖雅。他们相识仅仅半年,就选择了步入婚姻的殿堂。
有传言曾说,张爱玲之所以会选择嫁给赖雅,是因为当时的她急切地想在陌生的美国找到一个依靠,她以为赖雅作为一个能给好莱坞写电影剧本的人,必然是富有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赖雅实际上是一个花钱如流水,常常陷入经济困境的人。
此人只有在没钱花的时候,才会勉强写些剧本,用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在与张爱玲结婚后没过多久,赖雅便是忽然出现了中风情况,严重到更是瘫痪在床。
这时候的张爱玲不仅是不可以依靠赖雅,反而还成了赖雅的唯一依靠。从二人结婚到1967年赖雅的离世,那段日子里的他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以及最基本的赚钱能力,彻底成了张爱玲的负担。
在1967年赖雅去世以后,张爱玲的经济状况才变得好转起来。
时间转到80年代,张爱玲的名字在华语世界再度掀起热潮,她的经济状况也随之好转。
然而,此时的张爱玲却一直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她的漂泊背后,据说与她害怕的“虫子”有关。
那时候的她在与好友夏志清的书信往来中,曾经多次提到过自己所遭遇的“虫难”,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瘙痒”情况。
在一封信中,张爱玲曾经这样描述她在美国遇到的“虫难”:
“早些时候我再次因为逃虫患而不得不搬家,本来这间新房子是没有蟑螂的,已经有了就会在三年之内泛滥,杀虫人全都对此无效。最近又却是发现在租信箱中竟是有蚂蚁……接连闹跳蚤蟑螂蚂蚁等,这又并非是住在非洲,着实有些可笑。”
据统计,张爱玲曾在三年的时间中,曾频繁搬家次数高达到180次之多。
很明显,这是虫子的问题,而且还已经严重到了影响到张爱玲的晚年生活质量了。
张爱玲不断的提到的“虫”究竟是否存在呢?
有关这个问题却是一直以来都未有过公论,至今所有人都认为:张爱玲惧怕虫子,这纯属是心理上的问题。
台湾作家水晶就曾经在《张爱玲病了》中,肯定了所有人的猜测,:
“自她去年(1984年)搬家起,便是不幸染上了跳蚤。为了能够多省一些钱,她还专门买了一个二手的货冰箱,跳蚤也就是从箱底繁殖起来的,这件事更是后来弄得她更是走投无路,即便是自己的头发也不得不给剃了,每日里她还只要是去洗头,那到后来她只可以去穿plastic(塑胶)衣服,然后再脱扔掉……。
后来宋淇、夏志清等人,也从为张爱玲请的名医那边证实:她的皮肤中最初的时候确实是存在着被虫咬过的痕迹,不过后来,张爱玲的瘙痒问题,则全是她心理作祟了。可就算是如今事实已经摆在到了张爱玲眼前,他依旧有些不信。
除了“虫难”以外,张爱玲也会时常受到记者们的打扰。那时候的众位读者们都很想得知张爱玲的境况,不过身在美国的她却是基本不会去透露信息。
正是由于张爱玲不肯去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这也让一个记者竟是疯狂地翻出了她的垃圾袋,得知这件事后,张爱玲当夜竟是搬离了出去。
最初前往美国,张爱玲为的是想获得一份“安全感”以及“自由”等等,可是这些她却是通通未曾得到,她的美国梦也因此给碎了。
更让所有人感到唏嘘的是:此时身在美国的张爱玲,她所赚取的钱,竟靠的全是国内读者。
杨绛评价缘由在1995年9月,张爱玲离开了人世,
与此同时,那些曾经围绕她的流言蜚语也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去。然而,当杨绛先生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提及张爱玲时,那段尘封的往事却是又一次的浮现了出来。
杨绛先生说:他的外甥女曾经与张爱玲是同窗,根据这个外甥女的讲述,张爱玲在学校期间名声并不是很好:
“她总是穿着奇特的服装,拼命想要引人注目,她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同学们都不是很喜欢她,与人们所描绘的那份神秘相去甚远。”
然而,作为一位独立思考的知识女性,杨绛先生并未因此而轻易地对张爱玲产生反感。这其中与家国情怀实际上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杨绛先生的大半生都在日军侵华的战火中度过,他亲眼目睹了国土被践踏,多少文人志士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
因此,这也让他始终无法原谅那些曾经背叛民族大义的人。而张爱玲因为个人感情原因,竟是与大汉奸胡兰成成了婚,无疑这在杨绛先生看来,这是背离了民族大义的举动。
事实上,张爱玲并非如传言中所说的“文化汉奸”。在她的作品中,她的笔是不可能被允许去书写精忠报国、奋勇杀敌故事的。
不过战争却是她创作的主题背景,在张爱玲笔下的许多人物,他们都在战争旋涡中苦苦挣扎着,都是在为了生存而努力着。在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丑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而所谓的“文化汉奸”,是指那些利用文艺作品为侵略者助威、赞美敌人的文人。显然,张爱玲从未用她手中的笔去取悦过任何一个敌人,她也从未曾在敌人面前出卖过自己的灵魂。
因此,她的一生是清清白白,不过只是被舆论给硬生生地扣上了一顶“汉奸”的帽子罢了。
yueyue_3865
你这么说的话,杨绛和当时的出名女性关系都不太好[笑着哭]
冰凉酒 回复 02-23 08:53
漂亮的都被她说
用户11xxx62
不会吧,说别人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