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之死——柴壁之战重挫后秦,晚年未得到善终,被儿子杀

诗情画音儿 2025-01-19 10:16:41

北魏帝国充满了无数未解之谜,如迁都、部落离散、手铸金人仪式、子贵母死制度以及拓跋珪的神秘病症等,这些因素深刻影响了帝国的发展轨迹。随着首都从北方逐步南移,各部族逐渐分散开来,皇后的人选并非由皇帝独断专行,而是通过铸造金人的独特方式来决定;太子一旦被立,其生母便难逃一死。这一切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这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均发生在一个新兴城市之中。

平城(今山西大同),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内长城位于其南侧,外长城横亘于北边,东接太行山脉,西濒黄河天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塞北的重要城镇。

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著作《水经注》中的描述,当时的平城风光旖旎:

“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点缀··挹其芳澜,郁葱可冷。”

这生动地展现了公元4世纪云中郡的迷人景色。提及古代平城,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联想到汉朝与匈奴之间的首次大规模战役——白登之战。平城古城始建于战国初期,作为赵国的关键军事据点而存在。

在公元398年的七月,平城迎来了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年仅二十七岁的拓跋珪,这位蒙古与华北地区的征服者,决定将都城迁至平城。

平城处于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北魏选择在此建都颇具深意。拓跋鲜卑族究竟有着怎样的打算呢?此前,拓跋鲜卑联盟的大军历经一年多的大规模征战,虽然最终占领了后燕国的河北区域,但军队却损失了近三分之二。

此后,北魏的军事扩张暂时停止,既没有继续追击逃往辽东地区且内部动荡不安的后燕残余势力,也没有攻打退守山东、勉强维持生存的慕容德集团。

此时,北魏帝国高层出现了矛盾。以张衮为首的汉官集团与拓跋鲜卑贵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文明冲突”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不过这种冲突并非近代才有,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为了所谓的“文明”而争斗不休。

为什么会存在冲突呢?究其根本在于利益。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为此努力奋斗。利益才是引发文明冲突的核心因素,游牧民族需要放牧牛羊,而农耕民族则依赖于耕种田地。

北魏国的发展道路:游牧还是农耕?

在历史上,辽、金、元、清等朝代都曾统治过北中国,并且似乎做得轻松自如。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一个榜样——拓跋珪。

雄才大略的拓跋珪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可汗,他渴望成为皇帝,成为全天下人的领袖。然而,若想统治中原地区,仅靠武力征服是远远不够的。匈奴汉国、前赵和羯族后赵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暂时得到了中原的土地,也难以长久维持。

如果完全汉化,那么植根于大草原的拓跋贵族们是否会接受?这是一个难题。为了找到折中的解决方案,拓跋珪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这个想法直接影响了北魏帝国都城的选择。

当时,北魏控制下的中原土地包括今天的河北和山西。若要效仿历代统治者,选择都城的最佳地点无外乎两座城市:中山和邺城。

中山是后燕国的都城,而邺城则是后赵和前燕国的都城。邺城不仅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而且是一个著名的粮仓,水陆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还拥有前代王朝的经营基础。

《魏书》中记载,当魏军攻克邺城时,拓跋珪曾亲自巡登台榭,遍览宫城,甚至一度考虑定都于此。然而,这一念头很快被他打消。因为拓跋鲜卑联盟各部落绝不会允许都城设在汉人势力强大的地区,诸部对南征作战的意义早已产生了怀疑。

因此,拓跋珪最终选择了继续将都城定在盛乐,即草原上。尽管这样不利于接受先进文化,也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但这却是当时最为稳妥的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拓跋珪既能保持与草原各部落的紧密联系,又能逐步向中原渗透,为北魏帝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魏军频繁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进行掠夺战争,获得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当他们南下中原时,却发现这样做代价高昂且收益甚微。特别是对于主动投降的山西地区,魏军几乎没有对其造成任何破坏,但得到的土地依然掌握在汉人豪强手中。

鲜卑人并不熟悉农业生产,因此让他们进入一个无法带来财富且陌生的领域是不切实际的。当时北魏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畜牧业,军队主要由拓跋部及其联盟提供,所以将都城设在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是不可行的。

经过长达一年的伐燕之战,魏军损失惨重,鲜卑贵族们也普遍感到厌战,急需休养生息。

于是,拓跋珪决定停止军事行动,不再进攻后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也不去攻击山东的慕容德集团。为了平息后秦皇帝姚兴的愤怒并减少边境冲突,他果断处死了仅仅因为在书信中称呼不当而冒犯姚兴的大将奚牧,这表明他根本无意在南方发动战争。

如果迁都到邺城,由于它靠近后秦、南燕和东晋三国,必然会面临来自这三个国家的军事威胁。因此,选择邺城作为新都城并不是明智之举。

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既不能贸然迁都中原,也不能固守草原。经过深思熟虑,并兼顾鲜卑与汉两大集团的利益,拓跋珪最终决定将都城迁至平城。

通过这次迁都,他为北魏制定了发展的基调:游牧与农耕并重。从迁都后的种种措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这只是个过渡阶段,拓跋珪的长远目标是让北魏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原强国。

以迁都为契机,拓跋珪加快了汉化进程,按照中原的传统礼仪登基称帝,并改元为天兴。他废除了过去的留发辫习俗,要求国民束发戴帽。

根据北魏以往的习俗,每年夏初要祭祀天神和宗庙;每年夏末则率领民众前往阴山祈求降霜;秋季伊始还要去西郊祭天。现在这些习俗都被更改,完全依照中原古制进行祭祀、朝会等活动。

在北魏时期,新都的建设借鉴了古都洛阳、长安和邺城的设计理念,并在汉代平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新的首都拥有宏伟的宫殿、精致的园苑以及庄严的庙台,建筑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布局严谨且规划完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平城作为国都,分为皇城、外城和郭城三个部分。外城周长二十里,而郭城则环绕着外城,周长达三十二里,设有十二座城门。郭城围绕着宫城南部建造,内部被划分为多个坊区,每个坊区都有宽敞的巷道。较大的坊区能够容纳四五百户人家,较小的也能住下六七十户。

北魏政府为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从北部引入如浑水,从西部引入武州川水,使城内水流潺潺,东西两侧的鱼池中游鱼嬉戏。沿着水流两岸,垂柳依依,杨树与杂树交织成荫,与高耸的宫殿楼阁相映成趣,整个景象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唐代文人张嵩在其《云中古城赋》中生动地描绘了平城昔日的辉煌:

“灵台高耸如山,壁水环绕园池,双阙巍峨万仞,九衢四通八达,羽旌林立森严,殿堂错落有致。”

拓跋珪将各地官员和豪强迁往平城,以充实当地人口。

在随后历代帝王的努力下,至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北魏已在平城建都长达九十七年,历经六帝七世。在此期间,平城成为了北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拥有百万人口,堪称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然而,都城的迁移对草原牧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这如同清朝末年,人们从传统的土地耕种转向现代机器大生产一样,带来了怀疑、排斥与反抗情绪。这种情绪迅速蔓延,从普通牧民到贵族阶层,从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犹如瘟疫一般扩散开来。为避免草原牧民集体反抗,拓跋珪决定拆散他们的部族,并加速推行汉化政策,“离散部落”的策略应运而生。

起初,张衮在郡里担任五官掾这一小官职,这个职位没有固定的任务,主要是作为太守的助手和幕僚。当拓跋珪复兴代国并称王时,张衮被选为左长史,成为了拓跋珪核心决策圈的一员,经常参与重大决策,“常参大谋,决策帏幄”。

在击败刘显、攻打柔然、抵御燕军入侵以及进入中原等一系列战役中,张衮为拓跋珪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策略建议,几乎每次都能准确预测局势,而拓跋珪也对他言听计从,可以说他们是一对历史上罕见的知遇君臣。

早在拓跋珪尚未建立伟大功业之前,张衮就曾对人说:

“昔乐毅仗策于燕昭,公远委身于魏武,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主上天姿杰迈,逸志凌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夫遭风云之会,不建腾跃之功者,非人豪也。”

张衮把自己比作乐毅和荀攸,认为拓跋珪是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伟大领袖。

在魏晋之前,游牧民族想要统治中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匈奴人打破了这一传统,随后羯人、氐人以及慕容鲜卑人延续了这一传奇,尽管他们的结局都充满了悲剧色彩。

张衮深刻认识到,仅凭胡人的武力无法实现天下的统一。

相较于匈奴、羯、氐和羌等民族,鲜卑族若想在中原立足则面临更多的挑战。匈奴与羯族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迁入内地,而氐族和羌族更是长久以来与汉人共同生活劳作,迅速适应了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比之下,鲜卑族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长期居住在广袤的草原上,对农业耕作知之甚少。

如何让鲜卑族融入汉族社会?张衮提出了“分散部落,纳入户籍管理”的策略。他主张改变鲜卑人的生活方式,从依赖放牧转向农业生产。

具体措施是打破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部落结构,将土地分配给原部落成员,促使他们从游牧转为定居农耕。这样一来,这些原本属于部落的民众就成为了国家直接管理下的农民,不再受部落首领的控制。

张衮的这一举措十分果断,从根本上动摇了游牧民族的传统根基。例如,拓跋珪利用贺兰部战败的机会,对贺兰部实施了这项政策,使得他的亲舅舅贺讷失去了统领地位,变得孤立无援。

这只是开始,并非仅针对贺兰部,许多部落都被解散了。原来的部落成员被重新分配土地,定居下来,不允许随意迁移。曾经的部落领袖也被视为普通百姓对待。

在魏军攻克中山之后,他们将后燕境内的汉人以及慕容鲜卑等少数民族共三十六万,还有各类工匠超过十万迁移到了平城。这些迁移者被分配了牛只、田地,并与已经定居在此的拓跋鲜卑人一起成为了北魏的农民。为了给原本从事游牧生活的民众树立榜样,拓跋珪亲自下田耕种籍田,引领大家投身农业生产。

北魏的农业经济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游牧势力依旧十分强大。在这个国家里,两种不同的文明和制度并存,双方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这种争斗贯穿了整个北魏的历史,直到其最终覆灭之时仍未停止。

随着汉人与鲜卑人之间矛盾的加剧,两者间的冲突变得不可避免。据《魏书·太祖纪》记载,“诸部子孙失业赐爵者二千余人”,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的一个侧面。

由于部落联盟中很多人的后代失去了生计,他们可能不愿意转向农业生产,对此,拓跋珪只能通过授予爵位的方式来安抚他们。而以拓跋仪和穆崇为代表的鲜卑贵族则开始反击,把攻击目标对准了汉人中的领袖人物张衮。要打击一个人,就要找到他的弱点,那么张衮的“小辫子”是什么呢?

在南征的过程中,张衮面对治民官短缺的问题,积极向拓跋珪推荐汉人担任官员,而这些推荐的汉人大多得到了录用。这些人多为杰出的高门士族,具备相当的能力,但是否真心愿意为北魏效力,张衮也难以确定。

魏军几乎是在一场战役中就平定了山西,并占领了众多城市。为了迅速稳定占领区的局势,张衮在推荐官员时显得有些仓促,例如他推荐了卢溥和崔逞。卢溥与张衮是同乡,经过几次交谈后,张衮便将他推荐给了拓跋珪。

卢溥出身于范阳卢氏家族,在当地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拉拢卢氏以增强北魏的统治本无不当之处,然而后来卢溥却集结势力发动叛乱。

至于崔逞,张衮从未见过他,只是听闻此人有才,便对其赞誉有加,并大力向拓跋珪举荐。

张衮一直追随拓跋珪,且二人曾共度患难,因此深得拓跋珪的信任。他为人坦率,有什么说什么,从不瞻前顾后。然而,做事难免会有失误,尤其是在不顾后果地行事时更是如此。鲜卑贵族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借“卢溥叛乱”和“崔逞事件”对张衮及汉人集团发起了攻击。

崔逞出身于显赫的世家大族,其家族自三国时期的曹魏起,历代都在不同朝代担任重要职务。他不仅才华横溢,还在前燕、前秦和后燕等政权中任职,并参与编纂了《燕记》。

由于张衮的极力推荐,拓跋珪对崔逞十分敬重,并授予他高位。在魏军围攻中山时,军队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百姓藏匿粮食不愿上缴。面对这一困境,拓跋珪向群臣征询对策。

崔逞提出,桑葚可以作为粮食的补充。他引用古语说,鸮鸟(一种叫声难听的鸟类)吃了桑葚后,声音会变得悦耳。于是,拓跋珪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百姓以桑葚代替租税。然而,为了避免士兵扰民,崔逞进一步建议让士兵自行采摘桑葚,但必须迅速行动,以免错过时机,因为桑葚容易掉落。

不久之后,东晋将领郗恢给拓跋珪的弟弟拓跋遵写了一封信,其中提到“贤兄虎步中原”。拓跋珪对此极为不满,认为自己身为皇帝,应被尊称为陛下或圣上,而非简单的“贤兄”。因此,他要求张衮通知崔逞,在回信中贬低东晋皇帝。

然而,崔逞在回信中仅称东晋安帝为“贵主”,这使得拓跋珪更加愤怒。他认为自己给予了崔逞极大的信任和支持,而崔逞却没有尽心尽力地回报,最终下令处死了崔逞,并因此事牵连到张衮,导致其降职处理。

尽管拓跋珪清楚地知道事件与张衮无关,但他仍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让张衮离开了政坛。

年逾七十的张衮在退出政坛后不久便因忧郁而逝,临终前他心中依旧挂念着北魏统一中原的大业,并向拓跋珪进谏,强调文治的重要性。他的遗书中写道:“臣虽才疏学浅,但不敢忘却昔日之志;若魂魄有灵,愿在九泉之下报答您的恩情。”这句话深刻表达了他对拓跋珪的忠诚与感激。

张衮一生致力于为帝国的繁荣贡献力量,他认为个人的生命相较于国家的发展而言微不足道。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将儒家治理天下的理念传授给了拓跋珪,提醒其武力虽然重要,但要想真正实现全国的和平统一,还需要重视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

然而,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拓跋珪未能及时表彰张衮的功绩,直到后来由太武帝拓跋焘追封他为太保,谥号“文康公”。

张衮对北魏忠心耿耿,始终铭记拓跋珪给予的信任和支持,积极推动民族融合政策,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

相比之下,崔逞则对晋朝怀有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他对汉文化的认同感。

实际上,拓跋珪处决崔逞并非仅仅因为两件小事,而是出于派系斗争的需要,为了安抚鲜卑贵族势力。然而,这些妥协并未完全平息内部矛盾,反而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阴谋和争斗。

在拓跋珪登基为帝之后,他自然需要一位皇后相伴。当时,他已经二十九岁,并且有一位前任夫人——匈奴独孤部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刘氏。为了拉拢独孤部的牧民并分裂亲刘显的势力,拓跋珪娶了刘氏,对她极为宠爱,他们育有一女一子,分别是华阴公主和后来成为魏太宗明元皇帝的拓跋嗣。

刘氏不仅长期管理后宫事务,还生育了一名男婴,理应被立为皇后。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北魏帝国的皇后之位却落在了另一位女子头上。

在公元400年三月,前燕皇帝慕容宝的小女儿慕容氏被册封为北魏的第一位皇后。中山城失陷后,她被拓跋珪纳入宫中。随后,在左丞相卫王拓跋仪等人的建议下,慕容氏顺利通过了手铸金人的仪式,正式成为皇后。然而,这一过程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情节与缘由。

两位女性争夺皇后的竞争是通过“手铸金人”来决定的。刘氏未能完成这项任务,而慕容氏则成功铸造了金人,从而成为北魏历史上唯一一位因手铸金人成功而被立为皇后的女性。“手铸金人”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法,在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其起源已难以考证。

据《晋书》记载,早在冉魏时期,武悼天王冉闵就曾尝试用这种方法为自己铸造雕像,但未能成功。这表明,“手铸金人”这种占卜方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代。

最早的铸像记载可以追溯到佛教,据传优填王曾为佛陀铸造圣像。在中国,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在讨伐匈奴时曾获得休屠王的祭天金人。由此推测,这一传统可能是草原文明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并在石氏后赵时期达到鼎盛,随后被拓跋部继承,并在建国初期作为立皇后的一项重要制度固定下来。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铸造,而有些人却无法完成呢?虽然我们对当时的铸造工艺了解有限,但有几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失败的概率相当高;其次,所有参与人员必须齐心协力;最后,铸造者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手铸金人作为立后仪式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例如,卫王拓跋仪为何请求立慕容氏为皇后,而不是刘氏?难道是因为刘氏不得宠吗?实际上并非如此,《魏书》中明确记载,拓跋珪对匈奴夫人极为倚重,刘氏不仅生下了儿子,还负责管理后宫。

那么,拓跋仪究竟是谁?他是拓跋翰的长子,拓跋觚的兄长,也是拓跋珪异父异母的弟弟。拓跋仪外貌酷似关云长,美须髯且富有谋略,自幼擅长剑术和骑射,技艺超群。他能拉开十石硬弓,与陈留王拓跋虔并称“卫王弓,桓王槊”。从小跟随拓跋珪征战四方,平定诸部,屡建战功,最终被封为卫王。

贺兰王后改嫁给拓跋翰之后,原本为堂兄弟的拓跋珪和拓跋仪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尽管他们并非同一母亲所生,也不是同一个父亲的孩子,但他们都属于老代王什翼犍这一嫡亲血统,并且都是慕容皝女儿的孙子。这种深厚的血缘联系让他们在名义上成为了一家人。

拓跋仪之所以支持立慕容氏为皇后,背后有着他个人的雄心壮志——渴望登上北魏帝国的皇位。拓跋仪因其卓越的功勋而备受内外尊敬,势力庞大。一位北魏贵族曾言:“一旦皇帝驾崩,除了卫公(指拓跋仪),我还能畏惧谁?”这句话反映了当时许多人对拓跋仪的看法。

然而,仅有野心并不足以成就大业;还需要借助当时的政局、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及军事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目标。曹操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最初他只想担任郡守,随后希望封侯,再到向往周公的地位,最终却成为了太祖武皇帝。

在拓跋珪之前,代国的王位继承遵循着草原民族的传统习俗——兄终弟及。例如悉鹿、禄官、猗卢、弗、贺傉、纥那、翳槐、什翼犍等历代君主均遵循此规则。因此,在这一传统下,若拓跋珪不幸去世,拓跋仪继位便显得理所当然。

拓跋珪决定不让拓跋仪继承王位,而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当长子拓跋嗣出生时,兄弟二人之间的一次对话揭示了他们彼此间的猜疑与戒备。

在拓跋嗣降生的那个夜晚,拓跋珪紧急召见了拓跋仪进入皇宫。当拓跋仪踏入寝宫时,拓跋珪直接问道:“深夜召唤你来此地,难道你不觉得奇怪或害怕吗?”

对此,拓跋仪回应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洞察一切,臣心中坦然。虽接到夜半诏书略感诧异,但并无畏惧。”

这番问答看似突兀,实则暗藏玄机——身为君主召见臣属,即便是亲兄弟,在半夜时分也不该引起恐惧。然而,拓跋仪的回答既谨慎又得体,两人心知肚明。

接着,拓跋珪高兴地宣布:“我们有了一个皇子!”

听到这个消息后,拓跋仪立即行礼祝贺,并且跳起了属于拓跋鲜卑族庆祝新生命的传统舞蹈。

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拓跋珪实际上是在警告拓跋仪接受新诞生的皇子作为未来继承人的事实,即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拓跋仪最终屈服于这一安排,表现出他对皇位的渴望已久。

随后,两人共同饮酒直至清晨。这段经历也暗示了拓跋仪长久以来对于皇位的觊觎之心。

慕容氏铸造金像的成功,是由于汉人农耕文化和鲜卑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一过程中,两个文化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拓跋珪和拓跋仪。拓跋珪推行汉化政策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并确保中原地区的稳定;而拓跋仪则代表了鲜卑贵族的利益,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登上皇位。拓跋珪实行长子继承制,这表明他坚定地选择了汉文化的发展路径。

另一方面,拓跋仪以礼贤下士、仁德著称,吸引了许多贤才如许谦、张衮前来投靠北魏。然而,若要成为皇帝,拓跋仪必须依靠鲜卑贵族的支持,借助兄终弟及的传统习俗来实现其目标,因此他与鲜卑贵族紧密相连。

为了对抗皇子拓跋嗣及其母族刘氏的势力,拓跋仪联合鲜卑贵族支持慕容氏。在北魏征服河北后,军队损失惨重,暂时无力继续进攻辽东和山东地区。此时,与慕容氏联姻不仅能够缓解两族间的紧张关系,还为北魏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时期或休整时间。

中原地区的汉族豪强曾在后燕国统治下生活,他们也乐见慕容氏成为皇后。这种广泛的民众支持使得拓跋仪的策略看似平凡却极具力量。

面对这种情况,拓跋珪虽不情愿但无法拒绝,最终只能依照草原民族的传统习俗,铸金像占卜天意。

我们无法揣测在铸造金像的过程中,是否会有类似足球比赛中黑哨那样的暗箱操作,但慕容氏得到两派政治势力的支持,对于独孤刘氏来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篝火熊熊燃烧,青烟袅袅升起,在女巫们摇动铜鼓的声音中,两位美丽的女子走向那万众瞩目且庄严肃穆的祭台。她们用自己纤细而美丽的手指精心铸造金像,同时也编织着心中的梦想。然而,手铸金像的结果却让她们走上了相同的悲剧之路。

慕容氏的身世颇为坎坷,父亲慕容宝逃往辽东时将她遗弃在孤城之中。国破家亡后,她凭借美貌得到了新皇帝的宠爱,却又被卷入了宫廷斗争的漩涡之中。

对于慕容氏而言,皇后之位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罢了。她内心平静,所铸成的金像熠熠生辉,仿佛上天对她格外眷顾。而一心想要为儿子谋得帝位的刘氏则显得心浮气躁,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她的铸像失败了。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众人欢呼声中,慕容氏成为了北魏王朝的第一位正式皇后。

然而,上天的垂怜并不能改变她悲惨的命运。尽管她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却得不到真正的爱情,在拓跋珪越来越狂躁的怒吼声中,她的生命很快就消逝了。

在拓跋仪策划篡位的过程中,第二步棋是与部落首领穆崇合谋,计划发动一场宫廷政变,通过埋伏武士来袭击拓跋珪。穆崇不仅是立穆陵部的首领,更是曾经救过拓跋珪性命的恩人,并且他还揭露了刘显和于桓兄弟的阴谋,对旧主忠心耿耿,这样一位人物竟然也参与到了反对拓跋珪的行动中,这充分显示出当时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尽管穆崇对拓跋珪忠心耿耿,但为了维护拓跋贵族以及整个游牧民族的整体利益,他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拓跋珪的对立面。刺杀行动即将开始,隐藏的武士们已各就各位。

然而,在关键时刻,拓跋珪突然召见穆崇的儿子穆遂留,而此时穆遂留正手持钢刀与死士们藏匿一处,听到诏令后大为惊恐,以为刺杀计划被发现,于是跳墙而出,向拓跋珪坦白了一切。

实际上,拓跋珪并未察觉到任何刺杀阴谋,召见穆遂留只是另有任务安排。

得知这一惊天阴谋后,拓跋珪虽然内心震惊,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考虑到穆崇曾对他有恩,而拓跋仪又是他的兄弟,两人手中握有军权并且势力庞大,如果直接处理此事,恐怕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动荡,刚刚平息汉族豪强的嚣张气焰,再去挑战鲜卑贵族,可能会动摇他的皇位稳固性。因此,拓跋珪对于此次未遂政变选择了沉默。

鲜卑贵族采取了极端手段进行反抗,这激起了拓跋珪内心深处更为强烈的战斗意志。自幼身处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历经无数次明争暗斗与生死考验,他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决心展开反击。

在朝堂之上,一场颇具深意的事件发生了。博士公孙表进献了《韩非子》这部著作。如同西方的《君主论》教导统治者运用权术治理民众一样,《韩非子》也是一部指导君王如何凭借法术驾驭臣下的经典之作。

当拓跋珪亲自接过《韩非子》时,他向众臣宣告自己将借鉴秦始皇“依法治国”的理念。自此之后,他摒弃了儒家和玄学思想,转而依赖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逐渐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残暴狠毒的君主。

大将李栗成为了这种政策转变后的首位受害者。他的家族三代都为拓跋鲜卑效力,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谋略,在拓跋珪遭遇困境时始终守护在其身边,是北魏建国初期二十一员重要功臣之一。然而,即便如此,也未能逃脱厄运。

在代国初建时期,拓跋珪大多任用亲族和本部人员,唯有李栗并非拓跋氏的亲贵,却得到了重用。南征中原时,李栗带领五万骑兵作为先锋,所向披靡,敌军纷纷投降,直至攻下信都。

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仅仅因为一次不经意的咳嗽,便被拓跋珪下令处死。

鲜卑人与汉族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礼仪规范,在朝会上随意咳嗽或吐痰是常有的事。“坐端正,手放好”这样的规矩,对鲜卑贵族来说从未有过。

其实,这并不是李栗的过错,而是拓跋珪为了震慑群臣而采取的极端手段。李栗被处死后,整个朝廷震惊不已。从那以后,北魏的朝堂上再也无人敢随意清嗓子或其他小动作,谦逊有礼的风气自李栗之死开始逐渐形成。

在拓跋珪致力于增强君权之际,西线突然爆发了战事。这一事件成为他低调处理拓跋仪谋反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北魏的边境依旧不稳定,需要鲜卑贵族们的支持来维持战争。

那么,为何后秦会突然对魏国发动攻击呢?实际上,在后秦皇帝姚兴击败了氐族前秦的苻登并占领关中之后,他利用了后燕与北魏之间的冲突以及东晋内部的混乱,出兵占领了东晋的许昌和洛阳等地,从而使后秦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最初,为了与西部的强大邻国后秦建立友好关系,拓跋珪曾派遣北部大人贺狄干向后秦赠送一千匹马,并提出联姻请求。

这种情况下,拓跋珪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稳固边疆和应对来自后秦的压力上,从而暂时搁置了拓跋仪的问题。这也反映出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各势力之间的微妙平衡。

北魏的将领们以朔方为据点,逐步攻占了现今陕北和宁夏一带属于后秦国的附属部落。魏军的攻势席卷整个宁夏地区,使得长安震动不已,关中地区的各个城市白天也紧闭城门以防不测。拓跋珪预见到姚兴不会轻易罢休,于是下令邻近秦国的并州各郡在平阳乾壁(今山西临汾南、汾河东岸)储备粮草,以备秦国可能的进攻。

不出所料,姚兴集结大军,任命姚平、狄伯支等将领率领四万步骑作为先锋讨伐北魏,自己则亲自统率主力随后跟进,御驾亲征。此时的后秦刚刚灭掉前秦,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在向东进攻北魏的同时,姚兴还派遣六万大军由姚硕德带领向西攻打凉州。

然而,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往往难以取得胜利,姚兴的开局并不顺利。后秦东征的前锋部队经过两个月的激烈战斗,终于攻克了乾壁。与此同时,北魏迅速调动军队,柴壁之战就此拉开帷幕。北魏军队俘虏了后秦派来的侦察骑兵,导致姚平无法掌握敌情,只好退守至柴壁。随后,拓跋珪立即率领大军将柴壁团团围住。

姚兴率领四万七千秦军前往救援,计划攻占柴壁对岸的天渡,以运送粮食支援姚平的部队。然而,拓跋珪分兵架设浮桥,渡过汾河,并筑起堡垒阻击秦军。姚兴在一次战斗中失利后,不敢贸然进攻,于是驻扎在汾西,试图利用山谷建立营寨壁垒,并将成捆的柏树从上游顺流而下,意图冲垮魏军的浮桥。

然而,这一计策并未奏效。魏军制作了铁钩,从河中捞起了树木,用作取暖和煮饭的燃料,反而节省了伐木的时间。

与此同时,姚平的部队因粮尽箭绝,决定趁夜从西南方向突围。姚兴则在汾西布阵,举火呐喊以示声援,但并未真正向魏军发起攻击。最终,姚平的孤军突围失败,被迫率部跳入汾水逃生。

拓跋珪命令擅长游泳的士兵捕捞落水的秦军将士,俘虏了包括狄伯支在内的四十余名将领,以及三万余名士卒。

在战场上,秦军只能无助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敌军一个个擒获,如同大鱼被捕捞一般。后秦的士兵们悲痛欲绝,哭声回荡在整个山谷。

姚兴见状心急如焚,不断派遣使者请求停战,但拓跋珪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魏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并继续向蒲坂进军,对关中地区构成了直接威胁。

就在秦军陷入绝境之际,从北方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柔然族正计划进攻魏国。得知这一消息后,拓跋珪迅速撤军返回。柴壁之战以秦国的惨败告终,而柔然族在得知拓跋珪撤军后也立即逃之夭夭。魏国边境恢复了平静,然而朝廷内部却再度陷入了激烈的权力斗争之中。

随着两种文明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拓跋珪面临着重重困难。他在试图与保守的拓跋贵族达成妥协未果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支持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既然已经进入中原地区,就不再回到过去那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在荒漠中挣扎求生。

为了推动鲜卑社会向封建制度转变,拓跋珪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措施,这也使得他与传统的拓跋贵族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

按照鲜卑贵族的观点,他们作为征服者,汉人理应成为他们的奴隶。然而,拓跋珪有着长远的眼光,他认为要想稳固鲜卑人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汉族豪强的力量。

拓跋珪逐渐意识到,对他皇位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汉人,而是鲜卑贵族。因此,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首个特务机构——“侯官”,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其主要职责是监视官员们的行动。

借助这一特务系统,拓跋珪开始清除那些对他的王位构成威胁的鲜卑亲贵和部落首领,同时大肆诛杀功臣,充分展现了他冷酷无情的一面。

历史上成功的领袖往往具有双重性格,在对待盟友时如春风般温暖,在面对敌人时则如寒冬般严酷。政治斗争中不存在永恒的朋友或敌人,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昔日的朋友变成对手。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侯官们在暗夜中活动,揭露每一个人的秘密。

当侯官汇报说庾部首领、军事才能出众的司空庾岳以及中山太守、莫那娄部首领莫题生活奢华且行为举止模仿帝王后,拓跋珪立即处决了庾岳。随后,他派人带着当年莫题在拓跋珪与拓跋窟咄争夺王位时送给后者的一支箭,质问莫题:

“三岁牛犊,能负重载否?”

莫题父子相对哭泣,心中多年来的恐惧终于成真,最终被羞辱并灭族。

在秦国被囚禁的贺狄干作为战俘交换回到了平城。侯官们注意到他常常使用羌族的语言,并且穿着羌族流行的服饰。拓跋珪认为这是对本国文化的轻视,因此下令将贺狄干处决。

贺狄干的死主要是为了强化意识形态,而其他人的死亡则是因为他们被认为对新兴的北魏王朝构成了威胁。部落首领接连遭到杀害,标志着拓跋珪与部落贵族之间的斗争达到了顶峰。这种紧张局势使得拓跋珪变得越来越焦虑和多疑,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状态不稳定。

与此同时,拓跋珪沉迷于寒食散。这是一种药物,性质燥热,只有在心境平和的情况下才能安全服用。寒食散有助于魏晋时期的士人保持冷静、豁达的态度,不易发怒。

然而,对于性格较为粗犷、急躁的北方胡族来说,他们无法适应这种方式,反而会因为服用寒食散而加剧副作用。

由于频繁服药,拓跋珪的性格变得更加狂躁,情绪波动极大。有时他会连续几天不吃东西,有时又整夜不眠,反复思考自己的一生经历,自言自语,喋喋不休。这种状态进一步影响了他的决策能力和统治稳定性。

在北魏时期,国家频繁遭遇自然灾害。由于受到东汉谶纬学说的影响,当时的皇帝拓跋珪坚信天人感应的理论,认为这些灾变是由于臣子们未能尽到职责所致。因此,他总是将灾难归咎于臣下,觉得他们怀有恶意,整天疑神疑鬼。

每当文武百官前来禀报国事时,拓跋珪往往会想起他们的过往错误,并因此突然下令处决官员。如果有人神色稍有变化,呼吸不稳,步伐踉跄,或是言语出现差错,他就会怀疑此人内心有鬼,意图不轨,有时甚至会亲自将其刺死。天安殿前每日都陈列着被处决者的尸体。

开国功臣穆崇在忧虑中离世,而曾经参与政变的拓跋仪看到拓跋珪日益失去理智,担心自己会被记恨,于是单骑逃离京城,但最终被抓捕并赐死。

朝廷上下人人自危,官员们只能苟且偷生,平城内盗贼横行,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政务无人处理,官员们也纷纷远离皇帝,使得拓跋珪真正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拓跋珪虽然外表看似狂躁,但其头脑却异常清晰。在君位传承的问题上,他继承并发扬了一种极端而有效的制度——“立子杀妻,子贵母死”。这项制度最初由汉武帝发明,旨在防止母后干预朝政及外戚家族作乱。

汉武帝为了防止“主少母壮”的局面重演,避免吕后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决定将太子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并最终导致她忧困而死。汉武帝对此深感内疚,在甘泉宫前建了“通灵台”以表达对她的怀念。然而,这一制度在汉朝仅施行了一代。

相比之下,在北魏,“子贵母死”成为一条铁的律令,被七代君王严格冷酷地执行。从道武帝拓跋珪末年(409)到献文帝拓跋弘皇兴三年(469),六十年间共有五位皇后因这条野蛮的诏令丧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拓跋珪制定这样一条冷酷无情的政策?难道他真的精神分裂了吗?难道北魏数任帝王都是疯子吗?

因此,拓跋珪及其继任者并非真正的疯子,而是出于对权力稳固的强烈渴望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宫廷内嫔妃们视生育皇子为荣,因为这意味着有可能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太后。然而,在北魏时期,这一传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创始人拓跋珪确立了一项严苛的制度:一旦某位皇子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其生母则难逃一死。这样的规定导致后宫佳丽普遍希望诞育的是王公或公主,而非未来的太子。

当拓跋珪选定长子拓跋嗣作为太子时,他遵循了这一残酷的传统,下令赐死了拓跋嗣的母亲独孤刘氏,并向太子解释这是借鉴汉武帝的做法,旨在防止皇后干预朝政,确保国家稳定。但这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政治考量?实际上,这项政策并非始于拓跋珪,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在他手中得到了正式确立。早在拓跋部落从山区迁移到草原之时,这种‘杀妻’的行为就已经作为一种潜规则存在了。为了防止通过联姻而变得过于强大的部落威胁到自身统治,历代首领会在必要时刻牺牲他们的妻子。”

拓跋珪非常重视本民族的历史。在与汉人融合并向农耕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他依然注重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拓跋部作为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他们的历史经验主要通过口述故事和代代相传的歌谣来传承。

北魏建国初期,拓跋珪收集了拓跋部流传的各种歌谣,并将它们编纂成集,称为“代歌”,也称作“燕魏之际鲜卑歌”。这些歌曲后来被纳入北魏乐府,改名为“真人代歌”,并在宫廷中每日早晚吟唱。歌词内容涵盖了从祖先开基到历代君臣兴衰的故事,共有150章,堪称一部珍贵的拓跋史诗。然而,由于这些歌词用汉字记录了鲜卑语的发音,只有鲜卑人才能理解,其他人难以读懂,最终未能广泛流传。

一句谚语“诘汾皇帝无夫家,力微皇帝无舅家”揭示了这一段历史真相:实际上,诘汾可汗的妻子(天女)并非返回天庭,而是遭到了杀害;而力微可汗并非没有舅家,而是他的舅家全族被灭绝。到了猗卢及其妻子祁氏的时代,祁氏凭借强大的母族势力,先后扶持两个儿子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干预并掌控了联盟权力,成为实际的统治者。

拓跋珪依靠其母亲所属的贺兰部的力量实现了复国大业,他所面对的主要对手,如独孤刘氏诸部、贺兰贺氏诸部以及慕容燕国,均曾与拓跋部有过联姻关系。

这种历史背景正是促使拓跋珪建立“子贵母死”这一残酷制度的关键因素。与汉武帝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同,外戚部族对北魏政权构成了切实的威胁。

尽管手段看似野蛮,但却带来了秩序井然的结果,这正体现了集权与民主之间的差异。高度集中的权力能够实现许多在民主体制下难以想象的目标。

当太子拓跋嗣得知这条令人震惊的诏令时,他悲痛欲绝,泪水不停地流淌,回到自己的住处后,整日整夜地哭泣。拓跋珪对此非常愤怒,他认为作为未来的君主,拓跋嗣应当心系天下,为百姓谋福祉,而不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如此悲伤。于是,他下令召见拓跋嗣。

东宫的亲信们对拓跋嗣说:“殿下,您不能去!陛下现在极为愤怒,如果您进宫,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然而,拓跋嗣是一个极其孝顺的人,他对母亲和父亲都怀有深深的敬意。既然父皇召唤,他怎能不去?侍从们劝说道:“孝子对待父亲的态度应该是,在轻微的责罚下接受教训,但在面临严重的惩罚时则应暂时避开。如果只是几句责骂或几巴掌,那您应该承受;但如果可能危及生命,您就应该暂时离开,以免让皇上陷入不义之地。等皇上的怒气消退后再进宫也不迟。”

拓跋嗣听了这些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暂时离开平城,前往外地避难。随行的只有两位侍卫——王洛儿和车路头。王洛儿是平城人,属于东宫的官员之一。

在一次冬季狩猎中,拓跋嗣骑马过河时,因冰面破裂而连人带马掉入冰窟窿里。王洛儿不顾一切地将他救出,自己却差点因此丧命。王洛儿和车路头都是拓跋嗣最忠诚的朋友和支持者。

在拓跋嗣刚刚离开平城之后,宫廷内突然发生了一起弑父的悲剧。发动政变的是拓跋珪的次子,即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的母亲是贺太后的妹妹,从辈分上讲,她其实是拓跋珪的姨母,并且容貌出众。

当贺兰部寻求庇护之时,拓跋珪对这位姨母一见钟情,意欲将其纳为己有。对于草原民族而言,伦理观念并不像其他地方那样严格,因此贺太后并未以伦理道德的理由进行反对,而是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过于美丽未必是好事。”而且这位姨母已有夫君,不能强行夺取。

这句“过美不善”或许会让全天下的美女们齐声抗议,认为这是对美貌女性的偏见。

不过,此话出自同样美丽的贺太后之口,便显得别有深意。

实际上,贺太后所指并非仅限于女性,而是世间万物皆是如此。她的这种思想与前秦丞相王猛的想法不谋而合。

王猛曾说过:“好的开始不一定有好的结局”,世间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那些看似完美的东西必定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迟早会显现出来。

在拓跋珪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之时,他怎会放过自己心仪的女人?于是,他派人除掉了她的丈夫,并将她纳为自己的夫人。这位夫人后来生下了拓跋绍。

然而,这个儿子似乎完全没有继承拓跋珪的优点,反而尽得其劣性。他为人凶残且游手好闲,常常在大街小巷中游荡,以抢劫行人为乐,甚至剥光他人衣物取笑逗弄。

拓跋珪对这个儿子的行为极为不满,曾将其倒悬于井中作为惩罚,直到奄奄一息才拉上来。即便长兄拓跋嗣多次对其进行教训和责备,拓跋绍依旧本性难移,恶习不改。

贺夫人深知丈夫的脾气,多年来共同生活的经历让她明白,拓跋珪一旦动怒,后果不堪设想。之前,他就曾毫不犹豫地处决了许多权贵,甚至连同甘共苦的刘夫人也被赐死。面对这样的威胁,贺夫人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秘密派人通知自己的儿子拓跋绍前来营救。

年仅十六岁的拓跋绍果断采取行动,迅速与几位心腹武士和宫中侍卫商议对策。他们趁着夜深人静,由一名宦官带路,翻过宫墙,悄悄潜入拓跋珪的寝宫。

此时的拓跋珪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的侍从们因为长期忍受其残暴统治而心生恐惧,甚至可能暗中希望他早日倒台。当拓跋绍等人闯入时,侍从们只是大声呼喊“有贼!”却无人真正出手相助。拓跋珪在睡梦中惊醒,试图寻找武器自卫,但弓箭腰刀都不在手边,最终被拓跋绍等人乱刀砍死。

这位开创北朝辉煌历史的大魏开国皇帝,在三十九岁时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拓跋绍弑父后,迅速封锁了皇宫。次日正午,宫门依旧紧闭。意识到长期封闭并非长久之计,他假称奉诏,召集文武百官在端门前集合,让他们面向北方站立,并通过门缝对众臣说:“我有叔父和兄长,你们愿意听从谁的命令?”此言一出,群臣震惊,无人作答。

经过一阵尴尬的沉默,老臣长孙嵩率先表态:“我们拥护大王。”众人这才明白,拓跋珪已经遇害。至于死因,无人知晓,也无人敢询问。这时,拓跋珪的弟弟拓跋烈突然痛哭失声,转身离去。

平城内顿时一片混乱,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各怀心思。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点燃警报烽火,贺兰部落成员纷纷响应,其他部落也各自集结族人。得知局势不稳,拓跋绍决定分发大量绸缎布匹,试图以此安抚人心。

拓跋珪失去了人心,没有人愿意为他报仇。无论是文武官员还是各部落的首领,都不支持拓跋绍,他们似乎都在等待着某个人——那就是太子拓跋嗣。

与此同时,谋杀犯拓跋绍也在急切地寻找拓跋嗣。他知道,只有除掉这位太子哥哥,自己才能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很快,拓跋绍得到了消息:拓跋嗣已经回到了京城,并且住在王洛儿家中。叛乱分子迅速前往抓捕,但只抓到了王洛儿的邻居李道。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拓跋嗣确实回到了京城,因为李道一直在为他送饭。

在侍卫中,有一位名叫叔孙俊的人主动请缨,声称知道太子的藏身之处。拓跋绍听后大喜过望,立即派遣两名亲信与叔孙俊一同前去捉拿太子。

果然,他们在京城外的一座深山里找到了太子拓跋嗣。两位亲信见状正准备动手,却发现叔孙俊和侍卫们的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最终,拓跋嗣与平城内的官员们取得了联系,老将军安同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太子归来。皇宫侍卫们则将拓跋绍逮捕,并押送至太子面前。

拓跋嗣处决了拓跋绍及其母亲,并清除了拓跋绍的追随者,包括参与叛乱的武士和宦官等宫中人员,总共约有十几人。最先对拓跋珪下手的人被大臣们处以极刑,尸体被剁碎。这场弑父悲剧终于画上了句号。

随后,拓跋嗣顺利回到皇宫继承王位,即后来被称为明元帝的君主。他追封父亲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后来由太武帝拓跋焘改为道武皇帝),并将他安葬在盛乐金陵,庙号定为太祖。

拓跋珪长眠于广袤的草原之中,这片土地见证了拓跋鲜卑族的崛起。他可以自豪地向祖先报告:不仅复兴了国家,还建立了一个融合了草原与农耕文化的帝国。而他也成为了中国北朝历史上的首位君主。

拓跋珪并非一位优秀的父亲或丈夫,但他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君主。追溯他的一生,从十六岁起便开始复兴国家,征战四方,一生都在战场上度过。他在高柳城战胜了拓跋窟咄,在弥泽湖重创刘显,千里奔袭柔然,渡河消灭匈奴,北伐高车,饮马北海,南征中原,大破强燕。

拓跋珪为了使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型,他殚精竭虑,精心策划,为北魏奠定了长达一百四十八年的基业,也为草原民族入主中原树立了典范。无论是忽必烈还是多尔衮,都能看到拓跋珪的影响。他是拓跋鲜卑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当拓跋珪深陷民族矛盾困扰并最终不幸遇害时,江南地区正值东晋孝武帝在三十五岁的壮年时期,刚刚取得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却因一句戏言离奇去世。

一颗长尾彗星、一位接近三十岁的宫廷贵族、一名婢女以及一床厚重的锦被构成了一幅匪夷所思的画面,加速了东晋王朝的覆灭,也造就了一位气吞山河的大英雄。

0 阅读:5
诗情画音儿

诗情画音儿

一个音乐、历史、体育、影视、动画、情感,六边形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