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6-18世纪期间,世界贸易处于发展初期。东西方之间特别是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成为影响地区乃至世界发展局势的大事件。
(一)世界近代史中的早期国际贸易
公元16世纪通常被视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不仅是由于以西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更是由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到了18世纪末,西欧各国经过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贸易利润的追求,使得众多西欧国家开始寻求与亚洲其他国家的香料、茶叶、瓷器等商品的贸易,逐渐建立起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联系。
在欧洲大陆以外,欧洲各国通过建立殖民地、开展殖民贸易等手段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个整体。相较于西欧各国在南北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等都建立起众多的殖民地,开展不平等的殖民贸易,欧洲在亚洲的贸易则貌似“公平"。
这一方面是由于相较于其他大陆,欧亚大陆有着悠久的文明交流史,文明间发展差距并不明显。在政治上,东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相继崛起了诸如清、莫卧儿、奥斯曼土耳其等大一统的帝国。
经济上,在工业革命以前,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实力整体上是优于西欧地区的。文化上,亚洲各国文明的发展亦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东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发展,但亚洲内陆的大一统国家仍然遵循自身文明发展的轨迹,西欧文明在18世纪并没有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早期,亚洲国家的大部分商品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贸易的商品种类仍然主要集中于那些非竞争性的商品,特别是那些只有某些特定地区才能生产的地方特产”。
亚洲特有的商品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具有代表性的有东南亚、南亚的香料,中国的生丝及丝织品、瓷器、甘蔗以及后期的茶叶。较早从事东西方贸易的商人来自葡萄牙、西班牙。
在殖民时代的早期,西方殖民者往往通过暴力掠夺的方式,建立诸如果阿、马六甲、马尼拉、澳门等殖民据点的形式开展贸易早期的殖民贸易在重商主义的指引下,往往只追求交换价值,以期谋求更多的商业财富。
随着葡萄牙、西班牙的衰落,荷兰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间商,素有“海上马车夫”之名。与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不同的是,荷兰在贸易、航运和殖民制度上都打上了商业资本的鲜明印记”。
如果将葡萄牙、西班牙所建立的殖民体系称为殖民主义的1.0时代的话,那荷兰开创的殖民体系则是殖民主义的2.0时代。相对于葡萄牙、西班牙采取的暴力掠夺方式,荷兰通过成立对外贸易公司,在国内采取公开募股的方式,依托国家的支持,大大提升了殖民贸易的利润和效率。
随着荷兰的逐渐衰落,英国开始在殖民扩张中崭露头角。英国在吸收和借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经验的基础上,仿照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伦敦公司等一大批从事殖民贸易的公司。这些公司依靠英国政府的支持,在国内采取公开募股的方式,开展殖民贸易。
在从事东西方贸易的公司中,东印度公司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东印度公司最初的目标是东南亚的香料贸易和南亚的棉布贸易,到了18世纪末期,在东南亚、南亚殖民贸易的基础上,英国开始开拓与中国的贸易。
(二)18世纪及以前的中英贸易
中英之间的贸易最早可以追溯到1637年。英国人因为与澳门的葡萄牙人发生冲突后闯入广州内河,与广州的守军发生冲突,后通过与明朝谈判,获得在华贸易许可。但此时,英国仍然醉心于东南亚、南亚的贸易,对华贸易并不是其重点。
1685年清廷重开海禁之后,英国人获准在广州开设商馆,专事对华贸易。由于英国毛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不大、中国生丝及丝织品在英国贸易中占比不大、中英贸易体制机制矛盾等原因,中英贸易并没有取得明显的增长。
1711年,东印度公司重新整顿商馆,并与粤海关谈判,获得了贸易、管辖、减税等方面的优惠。从此,中英贸易进入新阶段。从1699年-1750年间英国对华贸易的数据就可以看出,英国对华进口总值增长5倍以上,中国对英出口总值增长21.8倍以上。
英国对华贸易的进展首先要归功于英国工业经济的发展。18世纪,英国初步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市场的形成、银行业的兴起都为英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对贸易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贸易对社会财富增长意义的研究。
从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威廉.配第的《赋税论》、马修.德克尔的《关于英国外贸衰落、土地贬值的原因及其恢复手段的分析》到亚当.撕密的《国富论》,主流经济理论在经历从重商主义向古典自由主义转变的过程中,都对英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贸易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英国政府一方面积极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实施出口补贴政策,这些保护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大繁荣。
除此之外,英国对欧洲消费市场的开发与培育也是中英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其他欧洲国家仍坚守于传统的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传统贸易品时,英国已经着手开发新的贸易产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
以茶叶为例,18世纪以前,茶叶在欧洲还是一种小众的、专供上流社会消费使用的商品,对于普通人而言,茶叶只是一种药物,并不为大众所接受。自英国获得清廷许可进入广州开展贸易以来,东西方之间的茶叶贸易快速发展起来。茶叶的大批量运输也使其成本不断下降,成了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商品,茶叶逐渐成为中英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根据1760-1833年间贸易数据显示,茶叶占中国出口英国商品中的比重维持在90%上下。在70年的时间里,茶叶贸易带动中英贸易增长了近12倍,其中中国输出到英国的产品贸易增加了近15倍。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外贸易中,英国在中国对欧美各国海上贸易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一直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可以说英国在对华贸易中主导地位,是与茶叶贸易分不开的。
(三)中英贸易影响下的中英关系
18世纪,在缺乏政治、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英间的贸易交流成为影响中英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在中英贸易不断提高的同时,中英之间关于贸易的纠纷与冲突则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早期的中英贸易中,从事对华贸易的英商分为东印度公司和散商。鸦片战争以前,东印度公司在英国政府的授权下在中英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广州从事贸易的中国人则是在两广总督、粵海关监督之下的行商以及在行商基础上成立的保商。
在具体的贸易操作层面:东印度公司与行商之间实行物物贸易,东印度公司贸易船只到达之后将货物交给各商行,并出具一份需要的中国货清单,行商按照清单购买。
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不能在广州停留须立即返航,行商代繳英商税款,待东印度公司返回广州时取走与其货物等值的中国货。行商制度是“清廷对外贸易的垄断所有权与垄断经营权的分离,是清政府干预商业经济,控制对外贸易的统治经验高度成熟的表现”。
中英两国在贸易上的制度安排特别是中国的行商制度,严重地阻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成为中英双方冲突的主要根源。1755年的洪仁辉事件、1784年的“赫符斯”号事件等都为中英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随着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英国国内对于自由贸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取消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特权、修改中国贸易体制的要求使得中英关系迎来更大的变数。
尽管对中英两国的矛盾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才完全爆发出来,但中英两国在贸易体制上的矛盾以及中英两国在政治上、文化观念上更深层次的矛盾早在18世纪中期就已经显露无疑。
结言
可以说,中英两国的冲突与矛盾发端于贸易,但两者的冲突与矛盾却不仅限于贸易,中英两国的冲突与矛盾是全方位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朝贡体系与以英国为代表的殖民体系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