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央国企不仅禁止员工发表情绪化言论,还禁止看别人发表文章

荀攸广 2024-12-01 17:40:45
中午饭局上的意外“危机”

一位忠实读者给我讲了一个既无奈又值得深思的故事。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午餐时间——如果不是那天,他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职场里潜藏着那么多“不成文的规则”。

中午,他像往常一样,边吃饭边刷我的文章。文章写得正对他胃口,他看得入了神。但正是因为这个“沉浸式阅读”小习惯,竟然让他遭遇了一场职场“地震”。

那天,他刚点开文章标题,手机屏幕亮着,却因为取外卖的半分钟,顺手把手机放在了桌上。偏偏一个不怎么熟的小领导路过,随意一瞟,然后一句“你也看这种文章啊?”就扔过来了。乍一听像句闲话,没什么杀伤力,但问题来了——下午他就被叫去办公室谈话。部门领导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提醒他:“以后在办公室,尽量不要看这种‘容易引发情绪讨论’的内容。”

他说,这事表面上是“没事”,但实际上让他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职场的禁忌和规则,有时候比明文规定还冷酷,甚至让人喘不过气。

“情绪化言论”:职场里的隐形红线

听完他的故事,不禁让我联想到另一位读者的留言:“为什么有些企业总强调‘不要发表情绪化言论’?是不是太苛刻了?”虽然没有具体的“红头文件”规定,但在职场中,这却已经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大家其实都懂,领导最害怕什么?怕问题被放大,怕情绪蔓延,怕负面变成讨论的中心。于是,像“情绪化言论”这种表面上的小问题,背后实则是大忌——甚至有点“谈情色变”的意思。

有职场人感慨:“文章很好,但我不敢转发。”不是怕文章本身,而是怕被别人解读成“这家伙有意见”“这人有想法”。可这种谨慎,却让整个职场的氛围越来越压抑。说句实话,很多时候,大家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历史“言论禁区”的镜鉴

要说言论禁区,历史上比现在严得多。清代有句俗语:“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表面上一句无害的调侃,却成了当时许多文字狱的导火索。轻则家破人亡,重则连累九族。看似荒诞,却真实地发生过。

再比如元代杂剧,虽然文化管控严,但许多文学作品却“暗藏玄机”。一首《醉太平·讥贪小利者》直戳当时的贪官:“鹌鹑嗉里寻豌豆,蚊子腹内刳脂油。”短短几句,讽刺得淋漓尽致。而另一首《朝天子·有感》更直接:“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那时的民间作家,用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嘲讽。这些文人虽不能公开批评,却用智慧留住了那股不甘的情绪。

现在看这些文字,几百年的历史烟尘扑面而来,却让人不禁感叹——这种“借古讽今”的智慧,其实连现代职场也适用。

职场的“情绪出口”在哪?

为什么职场里会有“情绪化言论”?本质上,情绪化是因为压抑,而压抑来源于对规则的不解、对环境的无力感、对自我发展的迷茫。这种情绪没有出口,往往就积成了怨气。但高压的职场环境,又偏偏要求“人人情绪稳定”。于是,一个死循环出现了——情绪压着,效率高不了;敢吐槽,就等着挨批。

其实,千百年前的大禹早就说过了,“宜疏不宜堵”。情绪也是水,堵得太紧,迟早会决堤。而找到合理的出口,反而能让它变成动力。**与其禁止情绪,不如学会引导它。**这不仅能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也能让整个团队少些内耗,多些默契。

适应规则,也要找寻智慧出口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规则之下生存,保持“分寸感”是职场生存的基本功。可是,分寸感不代表沉默,也不意味着一味忍耐。关键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情绪出口——可以是写日记、听音乐,甚至像这位读者一样,读读文章、聊聊感受。

或许,我们不必像古代文人那样,用隐晦的诗句去宣泄情绪。但学会适当调节压力,找到一个出口,真的很重要。正如一位留言读者说的那样:“规则是死的,但人心有温度。只要心里有尺度,路总归会更长更远。”

0 阅读:4
荀攸广

荀攸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