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医院在更新宣传栏里的内容,里面提到冬燥,可能很多人不懂,到底什么是冬燥呢?
在中医里,冬燥是一种冬季的气候特点对人体产生影响而出现的情况。
冬季本应是寒冷且相对干燥的季节。从中医理论来讲,燥邪在冬季也会影响人体。冬燥的产生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空气湿度低,这种干燥的气候环境之 “燥气” 就容易侵犯人体。
人体的肺脏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而且肺喜润恶燥。冬燥首先会损伤肺脏的津液。
津液就像身体里的 “滋润液”,当它被燥邪损耗后,人就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的症状。
而且,皮肤也会因为缺少津液的濡养而变得干燥、瘙痒,甚至起皮。

另外,冬燥还会影响肠道。肠道也需要津液的滋润来保证大便的通畅,冬燥使得津液不足,肠道失润,就容易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情况。
不过,冬季的燥和秋季的燥有所不同。秋燥有时还会带有温(初秋)或者凉(深秋)的特性,而冬燥主要是和寒冷结合。
在寒冷和干燥的双重影响下,人体的阳气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人体阳气可能会内敛,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从而使得冬燥引发的症状可能会更复杂一些,像有的人除了干燥症状外,还会出现手脚冰凉等阳气不能很好地温煦四肢的情况。
但是这些问题也不是不能避免,不用看医生,食疗是最好的办法。

我经常在门诊推荐家长回去在家煮一碗小甜汤,孩子不燥了,妈妈气色变好了。
百合雪梨银耳羹—— 儿童冬燥调理食疗方一、制作过程材料有干百合 10 克(鲜百合 20 克)、雪梨 1 个、银耳半朵、适量冰糖、5 - 8 颗枸杞。
银耳温水泡发 1 - 2 小时去根撕小朵,干百合提前 30 分钟浸泡洗净,雪梨去皮核切块。
先将银耳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 30 分钟至出胶,加百合煮 15 分钟,再放雪梨煮 10 - 15 分钟,加冰糖调味、放枸杞煮 2 - 3 分钟至冰糖融化关火。



我是中医儿科叶冬兰,从事中医儿科45年,现在退休,除了平常的坐诊,就是整理些以前的治疗医案和小儿养护之类的内容,借平台分享给大家。
如果有鼻炎、抽动、小儿发育不良、咳嗽、脾胃虚弱等儿科问题,可以跟我说说情况,忙完我会一一回复。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一人一方,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实际运用的话,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证,模棱两可地盲目套用,那是对身体的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