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诊过程中,我经常给抽动症孩子的家长强调饮食调整和营养素补充的重要性,可是总有家长对此表示疑惑和不解。因此,今天我将详细阐述抽动症孩子必补的几种神经营养,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并付诸实践。
一、Omega-3脂肪酸
研究发现,抽动症患儿体内Omega-3脂肪酸水平普遍较低。Omega-3脂肪酸中的DHA和EPA能够调节神经炎症,优化神经细胞膜流动性,从而改善抽动症状。

食物来源: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奇亚籽、核桃等。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神经发育和免疫调节。抽动症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相对较高,补充维生素D后,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状有所减轻。

食物来源:牛奶、鱼类(如鲑鱼、鲭鱼)、蛋黄等。
三、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在神经发育和功能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维生素B6和叶酸参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对抽动症患者尤为关键。

食物来源:全谷类、豆类、干果、动物内脏、瘦肉、禽蛋等。
四、镁
镁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抽动症状。抽动症患者往往存在镁缺乏的情况,适量补充镁可以有助于控制抽动症状。

食物来源:红薯、坚果、深海鱼、绿叶蔬菜等。
五、锌
锌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与代谢,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免疫调节十分重要。抽动症患者可能因锌缺乏而影响神经递质代谢和神经元的正常功能,适量补锌可促进神经递质平衡,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改善抽动症状。
食物来源:海鲜、瘦肉、坚果、豆类等。
案例分享:
6 岁的犇犇外表正常,动作灵活,跑跳自如,如果不是从他偶尔的眨眼、耸肩等动作,很难发现他是一个抽动症的患者。据父母所说,孩子 4 岁时,突然有一天发现他频繁眨眼,不时耸肩,经常清嗓子,有时还会发出怪声。行为上喜欢摆弄手指、扭动身体,但记忆力好,认知正常。
刻诊时,孩子面色略苍白,舌苔薄腻,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微弦滑,指甲淡、手指微凉。综合这些表现,辨证为肝风内动,痰瘀阻窍。

治则确定为疏肝熄风,化痰祛瘀,醒脑开窍。
开方:白芷,柴胡,白芍,石菖蒲,郁金,法半夏,茯苓,当归,川芎,全蝎(研末冲服)。
在用药的同时,我嘱咐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调整,增加富含上述神经营养素的食物摄入。

孩子服用中药七剂后,家长反映眨眼的频率和耸肩的行为有所减少。
继续服用一个月后,孩子开始减少清嗓子的行为,抽动症状有所改善。之后每两周复诊一次,依据症状和脉象调整药方。
三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半年后随访,抽动症状得到显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