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10个有9个是吓出来的,这6件事,家长一定要注意!

儿科叶冬兰 2025-03-17 16:26:31

7岁的小宇原本是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也相处融洽,可就是去年暑假的时候,小宇因为一件看似平常的事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暑假,小宇和几个小伙伴在小区躲迷藏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突然窜出来一只没有栓绳的大狗突然把他扑倒,虽然当时并没有咬他,可是也把小宇吓的脸色苍白,连哭都忘记哭了。

回去当晚孩子就发起了高烧,后面就算烧退了,晚上入睡的时候也总是哭闹,还老是惊醒哭个不停,白天在学校也是不停的眨眼,耸肩,清嗓子,有好几次和小伙伴玩的时候,还发出怪叫,孩子奶奶还以为是上次被吓到丢了魂儿,找了几次神婆。父母也急得不行,辗转多家医院,最终被确诊为抽动症。

其实,像小宇这样因为受到惊吓而引发抽动症的情况并不少见,在临床上,我诊治的不少抽动症患儿都是因为惊吓才出现症状的。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件事,尽可能避免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

1、避免过度惊吓:孩子的神经系统尚在发育中,对突如其来的刺激尤为敏感。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孩子经历过度的惊吓或恐惧,如观看恐怖电影、参与过于刺激的游乐项目等。

2、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最容易患上抽动症,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充满爱、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能有效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减少抽动症等心理相关疾病的发生。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应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并疏导负面情绪。当孩子遇到挫折或恐惧时,给予耐心的倾听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

4、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过度的学习和压力也是抽动症发生的潜在因素之一。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鼓励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和兴趣爱好,以平衡身心,减轻压力。

5、不要过度提醒或批评孩子的症状:当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家长不要过度提醒或批评,比如反复说“别眨眼睛”“别耸肩”等。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症状更加严重。应该以平和的态度对待,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6、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睡眠不足和作息不规律会加重抽动症状。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让孩子玩手机或看电子屏幕,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讲故事帮助入眠。

0 阅读:0
儿科叶冬兰

儿科叶冬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