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很善于发现自己毛病,却从不认真改正可怕的“错误”

凡人摸史 2023-05-26 19:16:00

苏轼才出道时抓到的绝对是一手有宋以来难得的好牌。

但从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发配黄州,到贬往岭南去瘴疠之地自生自灭,最后直接踢到天涯海角迎来人生的最高峰——如果可以把地面掰起来的话——他的这手牌,可谓打得稀烂。

其实他真不是没有发现自己的毛病,只不过,他不喜欢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们看看《颍州初别子由》的第一首就能瞧出端倪。

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

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

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

寡辞真吉人,介石乃机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

有如醉且坠,幸未伤辄醒。

从今得闲暇,默坐消日永。

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

诗小长,不全读,我们只看当中几句。

他说弟弟你的性格,跟我们老爷子很像,不怎么说话,很安静,却又刚强。《易经》里写道,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时候躲在石头后面保护自己,也是机警的一种表现。唉,你哥哥啊,就是平时太过张狂了,做事做人不知深浅……以后我还是闭紧嘴巴,不能说的话坚决不说,该说的时候也先想三遍,免得因言得祸啊。

可见,因不满新法被王安石手下那班人教训了几次、灰溜溜圆润润滚往杭州的苏轼,对于“自省”这件事,是很在行的。

他极速分析出自己的之所以不受执政大臣喜欢的原因,就是没有像弟弟一样,随了父亲那稳重的性子 ,而是显得毛毛糙糙,白口直言,不能忍受一点压力……

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接下来要解决问题吧?

可我们的苏轼却在痛定思痛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只讲是非,不顾立场,新党旧党两边得罪,最终搞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话,他并不认为自己解剖的那些问题,是错误——

所以,标题里,我给错误二字,打上了引号。

话又说回来,如果苏轼没有自己的坚持,做了墙头草,新党来时讲老王喜欢听的,旧党来时讲司马喜欢听的,以他的文才与号召力,左右逢源,将仁宗皇帝“我为子孙找到两个太平宰相”的预言变成现实,也是洒洒水的事吧?

可那样,还是我们喜欢的苏轼吗?

0 阅读:7
凡人摸史

凡人摸史

一个普通人的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