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铁粉”穆塞韦尼,靠着5本《毛选》打游击,成功推翻军政府

博恩话史 2025-01-28 20:24:3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众所周知,毛主席除了是伟大的领袖之外,还被称为伟大的导师。

这个头衔并不夸张,毛主席不但指导和领导了中国的革命,他的思想也指导了那个年代全世界被剥削和压迫的人民,起来反抗不公,或者争取国家独立。

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切·格瓦拉。

但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却是非洲的一个小伙子……

1974年6月份,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内,来了一个又瘦又高的年轻人。

年轻人见到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之后,放下了手里面提着的包,快步上前握住对方的手,说道:“你好,中国同志。”

年轻人自称是乌干达本地人,在坦桑尼亚留过学,最近正好放假回国。

一听这话,使馆工作人员就明白他为什么会称呼自己为“中国同志”了。

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关系很好,坦桑尼亚元首曾多次访华,在70年代还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年轻人在坦桑尼亚接触到进步思想并不奇怪。

来者都是客,工作人员便安排他到会客室休息,并给这个小伙子倒了一杯茶。

小伙子也不客气,端起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半,然后才说道:“我在坦桑尼亚期间读了很多中国的书籍,最喜欢看的就是《毛泽东选集》。

相信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和中国的遭遇十分类似,你们长期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又遭受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后来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你们赢得了解放。我们则是推翻了英国统治后又迎来了阿明的反动统治,民不聊生。急需有人出来领导人民得到真正的解放。”

这小伙子的意思很简单,希望大使馆能借给他一套《毛泽东选集》,他希望能后在家里继续学习。

既然人家愿意学习毛选,那自然没有不给的道理,于是,大使馆工作人员就上楼拿了一套已经出版的《毛选》交给了这个年轻人。

等到年轻人离开后,工作人员看了一眼他在传达室便笺上写的名字:“: 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

看到这个名字之后,使馆工作人员不禁有些错愕。但也随机释怀,更加明白穆塞韦尼那句“中国同志”的深意了。

穆塞韦尼的确是从坦桑尼亚过来的,不过他可不是“回国度假”,而是回到乌干达“打听情报,搞地下斗争”,顺便摸掉几个哨所。

穆塞韦尼原先是总统府研究助理秘书,后来阿明发动军事政变,他也被迫流亡,在坦桑尼亚建立了“乌干达民族救国阵线”,自己出任主席。

他这些年里一直在和阿明政权打游击战,想要推翻阿明政权,自然要借鉴成功的经验。

当我国驻乌干达大使葛步海知道穆塞韦尼冒着风险跑来借书了之后,专门下达了一个命令:“对方求书, 我可应索提供。”

于是,哪怕是毛主席逝世后才出版的毛选五的英文版,穆塞韦尼都搞到了。

1978年,阿明的统治越发摇摇欲坠,甚至出现了全国范围的骚乱。阿明本人也差点遭受刺杀。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坦桑尼亚在捣鬼,于是主动挑起了和坦桑尼亚的战争,顺便转移一下国内矛盾。

问题是,坦桑尼亚国防军是中国教出来的,外号“东非解放军”,最起码继承了解放军近五成的能力。他们甚至会在非洲属于极高难度的步坦协同!而且步兵不会因为不小心跑到坦克前面被轧死!

于是,乌干达这个侵略军反而被打的落花流水。

而穆塞韦尼领导的游击队也同时发起了攻势,牵制了乌干达部分的兵力。

见势不妙的阿明选择了跟卡扎菲求助,进而引发了一场中式军队和苏氏军队的历史性对决,卡大佐的部队损失惨重,扔下所有的重武器落荒而逃。

1969年,坦桑尼亚攻入了乌干达首都。而穆塞韦尼也在新政权当上了国防部长,并经过内战,在1986年当上了总统。

他是货真价实的毛主席“铁粉”,在游击队时期就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东西要付费”,内战期间还主动给老百姓分粮食,部队没有一个私吞粮食的。

这让穆塞韦尼在群众中的名声很高,甚至称其为“乌干达的罗宾汉”。

穆塞韦尼当上总统后,更是经常把毛主席的话放在嘴边上,可以说是主席的“铁粉”。

0 阅读:0
博恩话史

博恩话史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