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不仅仅是的质疑华佗是不是中国人,还有华佗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也是他提出来的。当时的民国有这样一批人,名为“疑古派”。胡适,钱玄同还有顾颉刚等人都算是这“疑古派”的一员。
当然在经历过大量的研究过后,孙悟空是中国猴的“本土猴”国籍终于算是保住了。但疑古派的怀疑还是不少,比如说他们对夏朝的怀疑态度,却造就了至今史学界对夏朝存在与否的争论。
但正因为他不随大流的非疑古派身份,以及权威的历史学家身份,华佗是不是中国人,以及华佗到底存不存在一事,就更加引人注目了。陈寅恪先生提出这一点想法的前提,是因为他精通拉丁文,梵文以及古汉语。
首先是华佗这个名字,与古印度语之中“江湖游医”的发音十分的相似。其二是在用药的方面,华佗最出名的麻沸散与阿拉伯传到印度的某种麻醉药十分的相似。在其三,在那时候震惊国人的开刀手术,在印度次大陆,与华佗同时代的文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
以上这些猜测,俱都能够找到可靠的史料落脚点。但是偏偏有些人就喜欢拿着华佗不是中国人这一点来说,并且加上前面那三条状似无法反驳的证据。断章取义。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热度,但后果却是导致民众们混淆视听。
而另一点,关于华佗到底存不存在这一点。大家可以再读一下陈寅恪先生所写的《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的原文:
大宗世骏《三国志补注》肆引叶梦得《玉涧杂书》略云:“华佗固神医也。……人之所以为人者以行,而行之所以生者以气也。佗之药能使人醉无所觉,可以受其刳割,与能玩养,使毁者复合,则吾所不能知。然腹背肠胃既以破裂断坏,则气何由含,安有如是而复生者乎?审佗能此,则凡受支解之刑者,皆可使生,王者亦无所复施矣。”
陈寅恪先生先写的是,“大宗世骏”,也就是杭世骏,生于1688年。他在《三国志补注》之中怀疑华佗开刀的真实性,因为“行之所以生者以气也”。而华佗开刀的治疗方式,则是“气何由含”,所以他怀疑华佗的真实性。
而后他自己再次强调,“夫华佗之为历史上真实人物,自不容不信”。他是肯定了华佗是历史上得真实人物得,但之所以有人说华佗不是真实存在得。甚至还引用了陈寅恪先生得话得人,纯粹是断章取义,非蠢既坏。
爱仁者达
你就不说说关羽哪里的吗?他可是红面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