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33岁将公司卖给马云套现665亿,如今怎样了

百白谈史踪 2024-11-07 16:29:06
前言

“95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大多数人瞠目结舌,2018年,年仅33岁的张旭豪将一手创办的“饿了么”卖给了阿里巴巴,套现离场,这场交易背后,是外卖市场残酷的厮杀、资本的涌动,以及一个年轻创业者对未来清醒的认知。

张旭豪的成功,并非偶然,也并非终点,从上海滩的商人世家到互联网创业的浪潮,再到如今挥杆绿茵的高尔夫球场,张旭豪的人生轨迹,勾勒出一个不断突破自我、追寻价值的创业者形象,他“饿了么”之外的野心,才刚刚开始显露。

张旭豪:代码之外的野心

商业的基因,似乎早已刻进了张旭豪的骨子里,他的祖父张韶华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纽扣大王”,父亲张志平在渔具行业也颇有建树,伯父更是被誉为“轴承大王”,成长在这样的商业氛围中,张旭豪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商业运作的规律和市场的脉搏有着天然的敏感。

儿时跟随父亲讨债、帮母亲炒股的经历,更让他早早地积累了实战经验,培养了果敢的性格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父亲给他的十万元“启动资金”,也并非简单的金钱支持,更是一种对儿子商业潜能的认可和鼓励,张旭豪将这笔钱投入股市,迅速获得了第一桶金,也验证了家族商业基因的强大力量。

优越的家庭背景为张旭豪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而他自身的努力和对时代机遇的把握,才是他成功的关键,同济大学本科、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高学历的背景让他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资源。

研究生期间,外卖行业尚处于萌芽阶段,订餐方式主要依靠电话和传单,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突出,张旭豪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痛点,创立了“饭急送”,旨在为餐馆提供快速送餐服务,早期的“饭急送”经历了诸多挑战,送餐安全、现金支付、人工记录等问题都制约着平台的发展,然而,这些挑战并没有让张旭豪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寻求变革的决心。

从“饭急送”到“饿了么”,是张旭豪创业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他意识到,单纯的送餐服务无法解决外卖行业的根本问题,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才能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于是,他与软件学院的同学叶峰合作开发了“饿了么”网站,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在线下单和接单方面。

为了推广网站,张旭豪亲自组装电脑,降低成本,并耐心劝说商家使用电脑进行订单管理,在他的努力下,“饿了么”迅速在上海高校市场站稳脚跟,订单量持续攀升。

2011年,张旭豪开始积极参加创业大赛,并获得了金沙江创投的100万美元投资,为“饿了么”的扩张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后,凭借强大的地推团队和高效的执行力,“饿了么”迅速拓展至全国十多个高校市场,成为外卖行业的领军者。

“饿了么一代”的诞生

“饿了么”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就餐方式,更催生了“饿了么一代”,这群年轻人习惯于通过外卖平台解决吃饭问题,他们追求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也愿意为优质的餐饮服务付费,张旭豪曾提到,“饿了么”最早的用户并非懒惰,而是那些工作繁忙、时间宝贵的医生、律师、创业者等。

他们需要一种更便捷的就餐方式,以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而“饿了么”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饿了么一代”的崛起,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效率和体验,也更愿意为便捷的服务买单。

在媒体的报道中,张旭豪常常被塑造成一个“冒犯者”的形象,他敢于挑战传统、打破规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然而,这只是他性格的一个方面,在公司内部,张旭豪是一个思路清晰、注重逻辑的领导者。

他重视员工的需求和感受,反对“为设计而设计”的产品理念,强调一切要以用户为中心,在办公楼装修方案上,他拒绝了华而不实的“星空”设计,而是更注重员工的实际体验和企业文化的体现,这种务实的作风和对细节的关注,也体现在“饿了么”的产品设计和运营管理中。

退出“饿了么”:一个明智的选择

2013年,美团、阿里、百度等巨头纷纷入局外卖市场,一场“外卖大战”正式打响,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饿了么”开始疯狂烧钱补贴,甚至创下了一天亏损1000万元的记录,为了维持运营,张旭豪不得不不断寻求融资。

然而,随着融资轮次的增加,张旭豪在“饿了么”的股份不断被稀释,到2017年时,他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与此同时,外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外卖平台之争,而是演变成了阿里与腾讯之间的巨头对决。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张旭豪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饿了么”出售给阿里巴巴,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市场和自身情况的理性判断,他知道,在巨头的夹击下,“饿了么”很难凭借一己之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而阿里巴巴拥有强大的资源和生态体系,可以为“饿了么”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加入阿里体系后,“饿了么”可以与口碑整合,形成“到家+到店”的本地生活服务联盟,并成为阿里新零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尔夫的魅力:张旭豪的新征程

95亿美元的交易,让张旭豪在33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然而,金钱并非他的最终目标,在功成身退之后,他并没有选择安逸享乐,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高尔夫球运动,在很多人看来,高尔夫是一项“贵族运动”,是富豪们社交的工具,但张旭豪看到了高尔夫更深层次的价值。

他认为,高尔夫并非简单的挥杆击球,而是一种对专注力、自律性和心理素质的考验,在挥杆的瞬间,球员需要心无旁骛,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细节上,才能精准地击中目标,这种专注的精神,正是现代社会许多人所缺乏的。

张旭豪对高尔夫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他还希望将这项运动推广至更广泛的群体,他意识到,高尔夫之所以被视为“贵族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高昂的场地费用和设备成本,为了打破这一壁垒,张旭豪开始探索高尔夫的“平民化”之路。

他创办了室内高尔夫球场,利用投影幕布和高科技模拟器,让人们在室内就能体验不同球场的真实感觉,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高尔夫的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体验这项运动,2019年,张旭豪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家室内高尔夫球场馆,为高尔夫的普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结语

张旭豪的创业故事,展现了一个年轻创业者的激情、勇气和智慧,他敏锐地捕捉市场机遇,果断地做出决策,并凭借强大的执行力将“饿了么”从一个校园项目发展成行业巨头。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创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在外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他审时度势,选择将“饿了么”出售给阿里,这并非是认输,而是一种更明智的战略选择。

从“饿了么”到高尔夫,张旭豪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一个创业者的多元发展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他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突破,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24-10-11————套现100亿以上的80后巨鳄:王麒诚与张旭豪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16-08/03————饿了么:一群大学生的奇幻之旅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21-12-13————身家90亿的张旭豪再创业,瞄向高尔夫赛道

0 阅读:0

百白谈史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